杜巍
- 作品数:33 被引量:295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网络节点重要性与个人绩效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在企业员工绩效研究中,度中心性作为重要的社会网络结构变量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并未获得一致的结论,其原因是传统的度中心性指标难以揭示隐藏在相同度中心性背后的结构差异。为了揭示这种差异对个人绩效的影响,基于网络节点结构异质性,本文定义了一种新的网络指标——节点重要性。通过对2009年在西安市进行的组织结构与团队绩效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非正式网络相比正式网络会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产生较大影响,而"节点重要性"相比度中心性更能够反映个体在网络中的权利地位,进而影响其绩效。
- 蔡萌杜海峰杜巍任义科赵晨
- 关键词:社会网络个人绩效
- 农地政策回应如何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基于生计资本的中介效应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中的角色举足轻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土地承载着物质保障和情感依附功能,是农业转移人口留置于农村最重要的资源。生计资本是生计活动的基础,是在城镇稳定居住的决策基础,也是农地政策对农村家庭禀赋提升的结果。因此,农地政策作为生计系统的外部因子对于市民化决策的影响可能隐含着"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市民化意愿"这一因果链条。本文采用11个省份开展的"全国百村农业转移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现状及市民化意愿选择之间的关系,探索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影响市民化的具体路径,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1)农业转移人口对农地政策回应程度较高,农地流转参与经历对于市民化选择有较强的促进作用。(2)多数农业转移人口具有定居城镇的意愿,自然资本发挥推力作用,社会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拉力作用显著。(3)在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与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上,农地政策回应通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市民化产生正面影响。研究的可能性贡献在于证明了政策回应、生计资本和市民化之间的因果链条;强调了农地政策在推行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政策执行细节及反馈,适当的政策引导将保障低生计资本群体的发展权利,促进高生计资本群体的城镇生活取向;提出农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住房政策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契合,以更好地弥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不想"和"不能"之间的差距。
- 杜巍仝一晴车蕾
- 关键词:生计资本
- 一种求解多维背包问题的小世界算法被引量:9
- 2009年
- 针对遗传算法求解复杂组合优化问题时出现早熟收敛和种群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多维背包问题的二进制编码小世界算法(BSWA).BSWA算法依据社会学中的小世界现象搜索机理,采用类似遗传变异操作的局部搜索,而非遗传算法中的交叉操作.针对多维背包问题的多约束性,BSWA算法还按照价值资源比大小对不可行解进行贪婪修正,以保证求解的正确性.与遗传算法相比,BSW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早熟收敛,在保持种群多样性和求解精度方面均体现出较大的优势,具有解决复杂组合优化问题的潜力.对55个标准的多约束0-1背包问题进行了50次随机实验,结果表明,BSWA算法对于其中72.73%的问题可以次次获得最优解,对于其他不能次次求解到最优解的问题,也可以获得非常接近全局最优解的满意解.
- 杜巍李树茁陈煜聪
- 关键词:多维背包问题
- 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生计恢复力测量及现状被引量:10
- 2019年
-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与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结合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的个体特征,建立农民工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赋权,使用一手调查数据定量测算生计恢复力,分析发现:农民工生计恢复力总体偏低,整体弹性大;各项生计恢复力差异较大,内部优化尚有待发展;学习能力总体来说较强,但技能培训、教育程度对于农民工生计恢复力来说是明显短板;男性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和在经济水平较好县域工作的农民工生计恢复力较强,在不同维度表现形式存在差异。政策制定应着眼于全面增强农民工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针对不同恢复力维度提升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农民工生计的恢复力。
- 杜巍车蕾郭玉
- 关键词:农民工
- 农业转移人口的初婚概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11省份的调查分析
- 2023年
- 城镇化进程中规模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的晚婚问题引起学界关注。基于推拉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百村调查”数据和全国宏观经济发展数据,通过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深入分析城镇化因素在微观、中观及宏观层次对农业转移人口初婚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首次外出务工时间与男女两性的初婚概率均呈正相关关系,首次外出务工距离则与之呈负相关关系;(2)务农显著提升初婚概率,且对女性影响更大,农业年收益仅对男性初婚概率有提升效应;(3)老家房屋价值、在县城是否买房对初婚概率影响显著;(4)村庄离县城越远的男性初婚概率越小,户籍地地理位置、第三产业占比、人均GDP及居住类消费价格指数均对两性初婚概率影响显著,初婚概率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降低。由此,优化个体就业模式、提高家庭及地区城镇化水平、给予低收入群体适当的购房补贴等,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初婚概率。
- 靳小怡滕嘉暄杜巍
- 关键词:外出务工城镇化性别差异
-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代际关系及影响因素:基于性别与代次的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工家庭的代际关系也处在不断变迁中。本文利用2018年“百村调查”数据,使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发现农民工家庭存在紧密型、传统型、接受型、亲近型和疏离型等五种代际关系类型,传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已经衍生发展出多种类型。其中,男性农民工更容易与父母产生紧密型或接受型关系,女性农民工更可能与父母有亲近型、传统型、疏离型关系;而新一代农民工更容易与父母产生紧密型、接受型、亲近型关系,老一代农民工更可能与父母有传统型或疏离型关系。同时,人口流动特征对农民工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存在性别与代次差异,异地流动的男性农民工和新一代农民工与父母形成疏离型关系的可能性较低,但对女性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的疏离型家庭代际关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 靳小怡刘妍珺杜巍
- 关键词:农民工代际关系农村家庭人口流动城镇化
- 不同条件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的演进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针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首先使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演化过程进行建模,然后对不同条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演化稳定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三个定理并进行了证明。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即企业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
- 杜巍叶岑周文光
-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演化博弈
- 公平感对农民工集群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平等意识的调节效应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由于制度排斥和社会比较,作为城市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群体易产生不公平感,引发集群行为。随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民工公民权意识觉醒为其集群行为产生了催化作用。本文基于资源动员论和公平理论,结合理性与非理性解释框架,构建针对农民工的集群行为系统解释框架。应用2013年S市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工集群行为产生的非理性因素——公平感和平等意识的直接影响及调节作用,以及理性因素——流入地资源整合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不公平感知和平等意识对农民工的集群行为参与均有正向影响;同时,平等意识在公平感对集群行为影响的调节作用显著。农民工集群行为动员依赖于地缘关系,而流入地的政府和正式组织并未起到控制作用。政府需要在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及时调整涉及农民工权利的政策和规则,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公平,合理引导农民工的平等意识,以确保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 牛静坤杜海峰杜巍刘茜
-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公平集群行为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生计恢复力与土地政策的双重影响被引量:53
- 2018年
- 本文应用2016年陕西省汉中市的就近就地城镇化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探索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的制度性迁移和行为性迁移意愿的现状,以及家庭生计恢复力推力和土地政策的拉力的综合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家庭生计恢复力帮助农业转移人口有效应对市民化过程的风险冲击,对其市民化意愿的产生形成助力;土地确权的"解绑"作用不明显,以土地为主体的农村制度环境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仍形成拉力;制度性迁移和行为性迁移在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行为性迁移风险级别更高,相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的风险应对能力要求更高。本文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受到家庭生计恢复力与土地政策的双重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在市民化过程中,由农村土地权益向家庭生计资本转化的风险应对方案的形成机理,对如何构建有效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将土地权益转化为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生计资本的增量,加快高质量、有保障市民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
- 杜巍牛静坤车蕾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居住意愿与购房能力现状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因城施策”保证农民工“住有所居”是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基于4 787个实地调查样本,针对东部大型城市和中西部中小城镇、人口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农民工,分代次讨论其居住意愿和购房能力,发现:农民工已具备一定的购房意愿基础和购房能力,但不同城镇和代次之间具有异质性;大城市周边的农民工青睐在大城市租住“小而精”的房屋,中小城镇的农民工倾向于就地就近购买家乡周边县城的“大面积”住房;经济因素是造成不同代次农民工居住意愿差异的首要因素,地域文化和家庭因素构成次要影响;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购房可能性和可行性较小,第二代农民工是当前住房购买的主力军,第三代农民工是未来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去库存的潜力所在。据此,从“因城施策、分批推进、政策联动、营造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杜巍车蕾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购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