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小怡

作品数:98 被引量:1,430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经济管理
  • 54篇社会学
  • 17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7篇婚姻
  • 24篇农民
  • 24篇农民工
  • 24篇民工
  • 23篇农村
  • 18篇人口
  • 11篇社会网
  • 11篇社会网络
  • 10篇婚姻挤压
  • 9篇家庭
  • 9篇城镇化
  • 9篇大龄未婚
  • 9篇大龄未婚男性
  • 6篇养老
  • 6篇社会
  • 6篇社会融合
  • 6篇初婚
  • 5篇性别视角
  • 5篇招赘
  • 5篇招赘婚姻

机构

  • 9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斯坦福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央司法警官...

作者

  • 91篇靳小怡
  • 21篇李树茁
  • 11篇费尔德曼
  • 9篇杜海峰
  • 9篇刘红升
  • 8篇杜巍
  • 7篇郭秋菊
  • 5篇杨婷
  • 5篇杨绪松
  • 5篇刘利鸽
  • 4篇任义科
  • 4篇崔烨
  • 4篇悦中山
  • 4篇李成华
  • 4篇谢娅婷
  • 3篇刘妍珺
  • 2篇韦娜
  • 2篇张烨霞
  • 2篇李艳
  • 1篇王俊

传媒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人口学刊
  • 7篇人口与经济
  • 4篇社会
  • 4篇人口研究
  • 4篇当代经济科学
  • 4篇妇女研究论丛
  • 3篇中国人口科学
  • 3篇人口与发展
  • 2篇中国农村观察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市场与人口分...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村子女的婚姻形式和个人因素对分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Using data from a survey in Songzi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s marriage form and individual factors on their family division from parent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children’s marriage form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ir decision on family division. Sons in virilocal marriage are more likely to undertake family division than daughters in uxorilocal marriage, and the timing of division is earlier for the former than for the latter. The likelihood of family division has been steadily increasing for sons, and daughters married in the period of collective economy. The majority of family division concentrates on the first 5 years after marriage for sons and distributes more or less equally over the first 5 years after marriage for daughters. Children’s number of brothers has positive marginal effects and education has negative effects on their family division.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causes underlying this phenomenon as well as its social im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
关键词:农村子女婚姻形式人家家庭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随迁父母的代际关系——基于代际团结模式的分析被引量:25
2015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流动人口已呈现举家迁移趋势,农村随迁父母规模也将继续增加。家庭代际关系对农村随迁父母的生活福利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流入地政府和学术界对此未给予充分关注。本文利用2013年12月在深圳市P区的农民工随迁父母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团结模式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随迁父母的代际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改变了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农村随迁父母与外出务工子女同住增强了农村流动家庭的代际团结,女儿在家庭代际关系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家庭养老的传统性别分工有所弱化。城镇化背景下依靠子女养老已经难以满足农村随迁父母的现实养老需求,而社会养老逐渐成为农村随迁父母的养老选择之一。本文是将代际团结模式分析应用于中国农村随迁父母代际关系研究的有益探索,同时可以为流入地政府制定改善农村随迁父母的生活福利、实现农民工及其家庭在流入地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靳小怡崔烨郭秋菊
关键词:农村流动人口
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民工的“跨户籍婚姻”研究——基于深圳P区的调查发现被引量:4
2016年
城市的务工经历不仅为农民工增加了就业选择,也为他们提供了与"市民"通婚的婚姻缔结平台。文章利用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12月深圳P区农民工调查数据发现,首先,处于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地位的农民工更可能实现跨户籍通婚;其次,跨户籍通婚农民工的婚姻策略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第三,跨户籍通婚使不同性别农民工婚姻匹配的向上流动特征显著;第四,跨户籍通婚并没有显著降低不同性别农民工婚姻质量;最后,未婚农民工的跨户籍通婚意愿较强。
靳小怡张露杨婷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性别
中国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公共服务需求层次的代次差异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深圳市P区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有序逻辑斯特(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公共服务需求层次代际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整体处于初级公共服务需求层次,其中,第三代农民工的最高公共服务需求层次高于第一、二代,第一代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层次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第三代的需求层次主要受到与"留城意愿"相关的社会因素的影响,第二代的需求层次同时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代际农民工存在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层次,认为社会经济地位和留城意愿是影响农民工公共服务需求层次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第三代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层次最高,是未来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参考。
杜巍杨婷靳小怡
关键词:农民工中国城镇化
明清时期男性失婚问题及其治理被引量:9
2009年
男性失婚及其所引发的相关社会问题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存在,并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外相关文献多采用引用典籍记载或对史料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的方法,对明清时期的大龄未婚男性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大龄未婚男性失婚原因、失婚后果、相关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在借鉴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改善当前大龄未婚男性的生活状况,积极预防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
刘利鸽靳小怡姜全保李树茁
关键词:明清时期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
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采用2005年深圳农民工专项调查数据,从性别视角系统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民工初婚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在理想初婚年龄方面,婚姻讨论网络成员的数量、质量,尤其是网络成员的平均理想初婚年龄对农民工理想初婚年龄的延长有显著影响;在初婚行为方面,婚姻讨论网络成员的数量可以降低男性农民工早婚的风险。个人因素和流动因素对农民工理想初婚年龄的延长和降低早婚风险也有一定影响。
靳小怡任锋任义科悦中山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网络婚姻
流动儿童的资本禀赋与社会融合研究——基于双向测度数据的多视角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利用2013年深圳流动儿童调查数据,从学校性质和生命历程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在资本禀赋与社会融合上的差异性,检验了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资本禀赋已出现群体分化,公办学校流动儿童在家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上占优,但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在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社会资本上占优,小学段流动儿童的资本禀赋优于初中段。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状况并不乐观,其城市文化融合水平低下,农村文化纽带坚韧;城市人和本地人身份认同度较低,农村人和外地人身份认同度较高,认同模糊问题突出;与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较小,与本地儿童的社会距离更小。总的来说,流动儿童的资本禀赋与社会融合存在复杂的正向相关,拥有资本禀赋越多,社会融合状况越好。
刘红升靳小怡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融合
教养方式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特征和关系——来自河南省叶县的调查证据被引量:25
2018年
利用2015年河南叶县初中生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教养方式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特征和关系。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力强于支持力,各维度发展水平不一;关爱关怀多于冷漠拒绝,鼓励自主多于过度保护,是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特征;高弹性留守儿童父母给予子女更多关爱关怀和鼓励自主,低弹性留守儿童父母更常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子女;父母关爱关怀和鼓励自主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与之显著负相关;父母关爱关怀显著正向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是保护因素,而父亲冷漠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显著负向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是危险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大于父亲。
刘红升靳小怡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及其人口与社会后果:来自三个县的调查发现被引量:22
2006年
利用在中国农村三个县的社会调查数据,以定量方法为主,结合定性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及其人口与社会后果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招赘婚姻有利于稳定低生育率、降低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改善女孩和妇女的生活环境、缓解老龄化背景下没有儿子老人的养老困难。研究证明,在农村推广招赘婚姻,能够为在长期低生育率下解决中国现实中与男孩偏好相关的人口与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契机。
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
关键词:招赘婚姻人口社会
社会网络的社群结构与探测
结构是复杂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网络未来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介绍社群结构的概念及其探测方法.在给出社群结构和模块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社群结构与经典社会网络凝聚子群分析的异同,以及社群结构概念在社会网络中的应用;讨...
杜海峰陈盈晖任义科靳小怡
关键词:社会网络网络分析社群结构模块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