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翠

作品数:62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核科学技术
  • 9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靶丸
  • 16篇数值模拟
  • 16篇值模拟
  • 11篇温度场
  • 10篇冰层
  • 8篇冷冻
  • 7篇液体火箭
  • 7篇聚变
  • 7篇火箭
  • 7篇惯性约束
  • 7篇红外
  • 6篇气管
  • 6篇均匀性
  • 6篇红外光
  • 6篇充气
  • 6篇充气管
  • 5篇低温流体
  • 5篇引射
  • 5篇引射器
  • 5篇预冷

机构

  • 6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62篇李翠
  • 57篇厉彦忠
  • 15篇郭富城
  • 7篇王磊
  • 6篇辛毅
  • 6篇丁岚
  • 5篇陈鹏玮
  • 4篇程向华
  • 3篇李小虎
  • 3篇李森
  • 3篇陈二锋
  • 3篇李中平
  • 2篇李黎
  • 2篇郑江
  • 2篇赵志翔
  • 1篇文键
  • 1篇雷海乐
  • 1篇刘展
  • 1篇朱康
  • 1篇代飞

传媒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低温工程
  • 4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物理学报
  • 3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制冷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7篇2023
  • 13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实现燃料组分平衡的ICF冷冻靶充气管结构
一种可实现燃料组分平衡的ICF冷冻靶充气管结构,包括靶丸上连接的充气管,充气管首端连接气源,充气管底部成一个平面,混合燃料气体在其中流动时主要呈层流状态,在管内流动时氚主要在下半部分流动,相应的氘在管道上半部分流动,通过...
厉彦忠郭富城李翠
低温冷冻靶微管燃料充注流动冷凝特性被引量:2
2017年
低温冷冻靶是惯性约束核聚变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冷冻靶靶丸位于黑腔内部,需要利用微管完成燃料充注。针对燃料在微管内发生气液相变后流入靶丸这一关键过程,研究了微通道流体与常规流体流动传热的差异。基于微通道特性对流体流动传热方程进行修正,同时建立了气液相变模型,对微充气管内燃料充注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得到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在微通道中,重力作用可以忽略,表面张力起重要作用。得到了微尺度效应包括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对流动传热过程的影响。对多种充气管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为选型提供指导。通过选择不同进口条件和出口条件,对充注量控制和充注条件选择提供了指导方案,实际充注时需要同时提高进口温度和压力,保证连续可控充注。
陈鹏玮厉彦忠丁岚丁岚辛毅李翠
关键词:充气管微通道冷凝
定向红外光空间分布误差对冷冻靶温度场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在惯性约束核聚变中,决定点火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靶丸内燃料冰层的均匀性,而影响靶丸内燃料冰层均匀性的主要因素为靶丸温度场均匀性.为了提升靶丸温度场均匀性,采用定向红外辅助均化装置实现对靶丸表面温度场的局部调控.在定向红外装置的运行过程中,红外光空间分布误差会影响到靶丸温度场的调控效果.建立了定向红外光线追踪与温度场计算耦合的数值模型,并与实验进行对照分析,确定了数值模型良好的计算精度.采用三维的冷冻靶物理模型,研究了不同形式的定向红外光空间分布误差对靶丸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光轴偏心对靶丸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最为剧烈,光带间距变化的影响次之,光带宽度的变化对靶丸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最小.在实验中应当尽可能避免南北两侧光带光轴的偏心,从而保证靶丸表面温度均匀性,进而可以保证靶丸内燃料冰层的均匀性.
郭富城李翠厉彦忠
关键词:惯性约束核聚变定向红外数值模拟
基于预测-自适应控制的铣削电主轴振动抑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基于预测‑自适应控制的铣削电主轴振动抑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前一时刻预测得到的当前时刻先验振动位移,对电主轴振动进行自适应控制;对当前时刻先验振动位移进行校正,得到当前时刻后验振动位移;利用当前时刻后验振动位移,预...
李小虎钟谱华李中平李森李翠
文献传递
一种包含环状红外注入的ICF装置及靶丸冰层制备温控方法
一种包含环状红外注入的ICF装置及靶丸冰层制备温控方法,包括热力机械结构,热力机械结构中心固定有靶丸,热力机械结构南北半腔两侧各设置冷环与南北极冷臂接触,南北极冷臂另一端与低温冷座连接,南北极冷臂上设有与第一计算机连接的...
厉彦忠郭富城李翠
文献传递
低温冷冻靶温度动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惯性约束聚变点火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靶丸内形成均匀的氘氚冰层,靶丸周围的温度场对冰层质量有很大影响.首先通过实验靶系统实验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低温冷冻靶装置的热物理问题特别是温度动态特性问题展开了数值模拟,重点考察冷环温度波动时,温度传递衰减过程的规律以及各影响因素对于温度传递衰减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冷环温度一定时,填充气体压力降低、填充气体中氦气比例增大,靶丸表面温度均匀性提高;当冷环温度波动时,温度波动的周期减小、振幅减小、填充气体压力升高、填充气体中氦气比例降低有利于控制靶丸表面温度波动;冷环温度波动的周期适中、振幅减小、填充气体压力降低、填充气体中氦气比例提高有利于改善靶丸表面温度均匀性.研究结果对实验中冷冻靶合理配置各参数实现温度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陈鹏玮厉彦忠李翠李翠代飞丁岚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
冷冻靶降温过程温度场分布及冰层生存时间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在冷冻靶上成功实现惯性约束核聚变点火,需在打靶前将冷冻靶丸内冰层温度降低1.5 K。针对冷冻靶快速降温过程温度场发生突变导致冰层质量恶化的问题,数值研究了快速降温过程中冷冻靶温度场的瞬态特性,并提出了优化降温方案。数值模拟基于Boussinesq假设,通过UDF编程,获得了降温速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比较了不同延迟时间下延迟降温的数值结果。结果表明:降温开始时,最大温差急剧增大但最终趋于稳定;减小降温速率,可有效改善靶丸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延长冰层的生存时间,使降温结束时冰层质量满足要求;具有特定延迟时间的延迟降温能改善靶丸外表面温度的均匀性从而增加冰层的生存时间,且存在最佳延迟时间使冰层的生存时间最长。
陈洵李翠厉彦忠郭富城
关键词:惯性约束核聚变
液氧管路燃气射流冷凝压力脉动传播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液氧管路中,因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系统结构振动、阀门启闭等原因产生压力脉动,从而影响推进剂流动及相间传热传质的问题,基于欧拉两流体模型构建了低温两相流动冷凝压力脉动传播数值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研究了压力脉冲传播下气氧-液氧大温差掺混冷凝的两相流场瞬态分布特性及其松弛特性,分析了压力脉冲极性、幅值和持续时间对流场松弛时间、脉动传播速度和衰减率等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模型预测结果与前人实验数据呈现良好的一致性。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稳定冷凝状态,幅值为100 kPa、持续时间为0.1 s的正压力脉冲使气相冷凝长度缩短9.3%,相同参数的负压力脉冲则使其相对延长7%。正脉冲幅值的增加使得其平均传播波速增大、衰减率减小,负压力脉冲则相反;波速和衰减率与脉冲持续时间呈负相关性,随脉冲持续时间由0.01 s增长至1 s,正、负压力脉冲平均波速减小约65%,平均衰减率分别减小约51%和90%;松弛时间随脉冲幅值、持续时间的增加均增加,对脉冲极性的依赖性很小。该计算结果可为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推进系统动特性分析提供有效依据,为提升低温液体火箭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翠武定航杜飞平李晨烁厉彦忠
关键词:压力脉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辐射条件下球腔冷冻靶温度场分布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惯性约束聚变冷冻靶系统中,为成功实现靶丸点火,冰层厚度均匀性需达到99%,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要小于1μm。控制靶丸表面最大温差小于0.1 mK能满足以上点火要求。为研究辐射对惯性约束聚变间接驱动靶丸的温度场影响,建立了三维对称球腔冷冻靶系统的计算模型。考虑球腔内部激光入射口封口膜吸收率以及外部辐射温度对球腔内部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球腔冷冻靶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球腔由于自身具有的球对称几何结构,其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受外界辐射影响,有窗侧靶丸表面温度较无窗侧温度高;辐射温度越高,靶丸表面的绝对温度越高,虽然靶丸表面的温差变化基本可忽略,但要防止由于外界辐射温度过高而导致的DT冰层均匀性恶化,应选用多层屏蔽罩结构降低辐射的影响;激光入射口封口膜吸收率大于0.2时,靶丸表面温差显著增大。
辛毅厉彦忠丁岚李翠
关键词:吸收率自然对流
冷冻靶屏蔽罩开启过程瞬态特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针对冷冻靶屏蔽罩开启过程温度场发生突变导致冰层质量恶化的问题,数值研究了屏蔽罩开启过程中冷冻靶温度场的瞬态特性,并提出了温度控制优化方案。数值模拟基于Boussinesq假设和离散坐标辐射模型,借助考虑辐射环境变化的冷冻靶多重屏蔽罩非稳态模型,得到了黑腔气体压力、封口膜透射率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比较了在不同冷环控制方案下开罩的数值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屏蔽罩开启后,靶丸表面绝对温度急剧升高,均匀性迅速恶化;氦气压力增大时,开罩过程的靶丸表面绝对温度无明显变化,但最大温差显著增大;减小封口膜透射率,可有效减小靶丸表面温升和最大温差;存在一个最优冷流量,使屏蔽罩开启过程中温升和最大温差在较宽的透射率范围内满足打靶要求,所满足的透射率范围相对于定壁温开罩增加了19倍。所提优化方案对冷冻靶温度控制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可为顺利打靶提供一定的先决条件。
李翠陈洵厉彦忠
关键词:屏蔽罩透射率瞬态特性数值模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