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童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肝移植
  • 1篇源性
  • 1篇乳酸
  • 1篇乳酸林格液
  • 1篇凝血
  • 1篇脓毒
  • 1篇脓毒性
  • 1篇脓毒性休克
  • 1篇脾功能
  • 1篇脾功能亢进
  • 1篇注射液
  • 1篇羟乙基淀粉
  • 1篇羟乙基淀粉溶...
  • 1篇外源性凝血途...
  • 1篇微观结构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吕杰
  • 3篇李童
  • 2篇杨劲松
  • 2篇安友仲
  • 1篇刘方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与原位肝移植被引量:1
2009年
在我国,肝硬化是常见的难以治愈的良性疾病之一,特别在中国这个乙肝大国中,乙肝后肝硬化成为国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临床上常以肝功能受损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由于门脉压力的升高导致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脏淤血肿大,继而发生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脾亢),
吕杰李童杨劲松栗光明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原位肝移植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大鼠器官微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大鼠器官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雄性SD大鼠1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组,每组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腹腔感染致脓毒性休克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行腹腔正中切开,探查腹腔,翻动盲肠后关腹。血必净组术后1h内经股静脉插管给予血必净注射液4 mL/kg,之后以生理盐水2 mL·kg-1·h-1持续输注至处死之前;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经右侧颈动脉置管接压力装置连续监测血压变化,观察至12 h后处死大鼠留取心、肺、肝及肾脏标本,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假手术组血压随时间延长轻微下降,但基本正常。模型组于术后9 h、血必净组约在术后10 h进入休克状态,平均动脉压(MAP)低于70 mmHg (1 mmHg=0.133 kPa);术后11 h,模型组和血必净组MAP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mmHg:58.7±7.0、58.7±8.3比91.0±8.2,均P<0.01),术后12 h持续降低,但血必净组略高于同期模型组(mmHg:55.4±4.0比48.8±12.9, P>0.05)。电镜下观察可见:假手术组心、肺、肝及肾各器官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各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而血必净组大鼠心脏和肺脏的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特别是细胞内线粒体改变明显,肾脏及肝脏的损伤较模型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稳定脓毒性休克大鼠循环系统有一定的作用,并有可能减轻感染及休克对大鼠心脏和肺脏的损伤。
吕杰杨劲松李童安友仲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微观结构线粒体
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外源性凝血途径及活化蛋白C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外源性凝血途径及活化蛋白C(APC)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行液体复苏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乳酸林格液组(RL组,40例)应用乳酸林格液扩容,羟乙基淀粉组(HES组,44例)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扩容。复苏前及复苏后6、12、24h取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及APC,同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RL组液体复苏前后胛、TF、TFPI及APC均无明显改变;HES组复苏后PT也无明显改变,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S组复苏后TF逐渐降低,并于24h时明显低于复苏前(U/L:15.80±7.32比31.40±2.75,P〈0.05);但各时间点与RL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ES组复苏后12h、24h时TFPI较复苏前略有升高(μg/L:1.32±0.22、1.14±0.09比0.63±0.54),且高于RL组同时间点(μg/L:0.84±0.69、0.95±0.30),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ES组复苏后APC逐渐降低,且复苏后6、12、24h时明显低于RL组(mg/L:3.38±3.00比5.98±4.12,3.31±1.94比5.33±3.71,3.42±2.64比7.53±4.67,P〈0.05或P〈0.01)。HES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RL组(d:12.50±8.83比17.10±16.60,t=9.037,P〈0.001),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9%(18/44)比60.0%(24/40),χ^2=2.339,P=0.126]。结论应用乳酸林格液或羟乙基淀粉进行液体复苏对患者的阳均无明显影响;但羟乙基淀粉可能会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过度激活,同时对蛋白C的活化也存在抑制作用。
吕杰李童刘方安友仲
关键词:乳酸林格液羟乙基淀粉外源性凝血途径活化蛋白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