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江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氧化法
  • 1篇医院污水
  • 1篇生物反应
  • 1篇生物反应器
  • 1篇生物接触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生物滤池
  • 1篇曝气
  • 1篇曝气生物滤池
  • 1篇污泥
  • 1篇污水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多样性
  • 1篇细菌群落
  • 1篇细菌群落结构
  • 1篇虾池
  • 1篇滤池
  • 1篇酶活
  • 1篇膜生物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3篇郑天凌
  • 3篇李志江
  • 1篇蔡莹
  • 1篇王新
  • 1篇李姜维
  • 1篇张芳
  • 1篇田蕴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海洋浮游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分布与活性被引量:15
2010年
于2006年4~5月对东海近海28°~30.7°N之间的赤潮高发区浮游细菌的分布、活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采用荧光显微计数法测定细菌丰度,荧光模拟底物法测定细菌胞外酶活性,PCR—DGGE分析该区域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的浮游细菌丰度在5.85×10^4~9.26×10^5cells·mL^-1之间,其中舟山外海区域较高,在整个调查区域北部海域高于南部海域.β-葡萄糖苷酶的平均活性为0.023μmol·(L·h)^-1,氨肽酶的平均活性约为其3.6倍,在5μm以上颗粒中的胞外酶活性平均占总活性分别为47.4%和44.24%.细菌胞外酶活性的分布与细菌丰度的分布无相关性,在整个调查区域南部海域高于北部海域.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较大,南部海域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北部海域.人类活动和陆源输入是影响浮游细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台湾暖流对细菌胞外酶活性及其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复杂的环境条件是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生态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新李志江郑天凌
关键词:赤潮浮游细菌胞外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
环境微生物技术在处理医院污水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医院污水,其中包含病原体等多种污染物,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目前对医院污水的处理主要包括污水的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消毒三部分.通过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法等环境微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破坏病原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消毒效果.不同的处理工艺各有优缺,适合于不同规模的医院.
李志江张芳李姜维郑天凌
关键词:医院污水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
虾池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分析和若干可培养技术的优化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研究虾池沉积物细菌的多样性,改进培养技术,采用8种培养基培养虾池沉积物细菌,并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不同培养基平板获得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同时与原位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多数细菌在2周内长出,第3周至12周,在VL55、DNB、HM2和DR2A平板上可分离出新的细菌,其他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增长不明显.分别使用琼脂和结冷胶作为凝胶剂,结果发现,结冷胶平板和琼脂平板相比,表现出高保湿性、高菌落数和高细菌多样性的特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中的优势细菌约60种,经过不同培养基培养后,得到的细菌多样性为50种左右,约为原来总数的83%,但是细菌群落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优势菌群发生转化.测序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虾池沉积物中有着较高的细菌多样性.培养基的改进、结冷胶的使用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效提高了虾池沉积物中细菌的可培养性.
蔡莹李志江田蕴郑天凌
关键词:虾池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冷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