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应栩

作品数:82 被引量:36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4篇成矿
  • 31篇矿床
  • 23篇金矿
  • 20篇流体
  • 16篇地质
  • 16篇锆石
  • 14篇多金属
  • 14篇多金属矿
  • 14篇金属矿
  • 14篇斑岩
  • 12篇冈底斯
  • 12篇包裹体
  • 12篇藏南
  • 12篇成矿流体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1篇矿带
  • 10篇成矿带
  • 9篇流体包裹
  • 8篇定年

机构

  • 49篇中国地质调查...
  • 37篇北京科技大学
  • 1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成都地质矿产...
  • 9篇四川省地质调...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南京地质矿产...
  • 2篇黄金集团
  • 2篇塔斯马尼亚大...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作者

  • 82篇李应栩
  • 38篇李光明
  • 32篇谢玉玲
  • 16篇唐燕文
  • 12篇张林奎
  • 12篇董随亮
  • 12篇董磊
  • 9篇黄永高
  • 9篇吴建阳
  • 8篇黄勇
  • 7篇刘云飞
  • 7篇邱立明
  • 7篇夏祥标
  • 7篇刘洪
  • 7篇陈伟
  • 6篇向安平
  • 6篇卿成实
  • 6篇杨学俊
  • 6篇周清
  • 6篇姜妍岑

传媒

  • 8篇矿物学报
  • 6篇矿床地质
  • 5篇沉积与特提斯...
  • 5篇地球科学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4篇地质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岩石学报
  • 3篇地质通报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地质
  • 2篇有色金属(矿...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四川地质学报
  • 2篇第六届全国成...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金属矿山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4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仁布县帕夏始新世埃达克质岩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本次工作对出露于冈底斯中段南缘的仁布县帕夏石英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岩石化学研究。利用LA-ICP-MS同位素定年技术,测得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9.5±1.7Ma(n=9,MSWD=2.0)。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ΣREE为(110.14~143.36)×10-6,LREE/HREE为7.09~10.23,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δEu为0.93~1.14,铕异常不明显;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U、Th、K、Ba、R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a、Nb、Ti;具有高Sr低Y特征,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的性质。研究认为,该埃达克质石英闪长岩源区为角闪岩相下地壳和地幔楔的混合源区,残留相为角闪石、金红石,无斜长石残留,在侵位过程中经分离结晶作用。该岩体代表了50Ma左右与俯冲板片断离诱发的地幔物质上涌有关的冈底斯中段南缘壳幔混源岩浆活动。
宋旭波李应栩李光明刘洪向安平
关键词:埃达克质岩
西藏恰功矽卡岩型铁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模式
李应栩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矿床地球化学
西藏恰功矽卡岩型铁矿南部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研究
恰功矽卡岩型铁矿床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青都乡和南木切乡之间的春哲乡境内,南距谢通门县城65km,矿区海拔4900~5550 m。本文用于研究的锆石所属斑岩采集于矿区南部二长花岗斑岩体中,岩石样品新鲜无蚀变,中细粒结...
谢玉玲李应栩陈伟李光明张丽柳小明
关键词:成矿作用铁矿花岗斑岩成矿环境
文献传递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成矿系统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分界线.研究认为,班公湖-怒江洋盆在晚二叠世打开,扩展于早侏罗世,中侏罗世俯冲消减,并在早白垩世中晚期闭合.受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影响,南羌塘主体为侏罗纪海相盆地,其南缘部分地...
李应栩黄瀚霄刘洪李永灿兰双双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机制俯冲作用造山作用
西藏仁布县康雄金矿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及成矿背景被引量:2
2019年
探讨西藏仁布县康雄金矿的形成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区出露的侵入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体附近出露岩浆岩的活动顺序依次为:晚侏罗世细粒花岗岩(150.5±1.8 Ma B.P., MSWD=0.18)、始新世早期石英闪长岩(48.94±0.56 Ma B.P., MSWD=0.29)、始新世中期黑云母花岗岩(46.91±0.53 Ma B.P., MSWD=0.38)、始新世中期含铜富石英伟晶岩(44.38±0.57 Ma B.P., MSWD=0.54)、始新世晚期闪长岩(41.90±0.61 Ma B.P., MSWD=0.31)、渐新世早期闪长玢岩(32.81 Ma B.P.)。这些岩浆岩均被康雄金矿的赋矿断裂切割,表明该矿床形成于32.81 Ma B.P.之后,明显晚于印度-亚洲陆-陆碰撞的主碰撞阶段(65~40 Ma B.P.),不同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的马攸木金矿和邦布金矿形成于强烈碰撞挤压背景,而是形成于渐新世末-中新世高原加厚岩石圈的拆沉环境。
李应栩向安平李光明黄勇张林奎张志刘洪
关键词:成矿背景
藏南扎西康矿集区姐纳各普金矿床地质与流体包裹体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姐纳各普金矿床位于藏南金锑成矿带东段,是近年来在扎西康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岩金矿床。矿床产于蚀变辉绿岩中,矿体受北西-南东向韧脆性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控制。矿石类型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2种,呈网脉状、角砾状及定向构造,土状、结晶、碎裂、糜棱结构;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方铅矿、闪锌矿及自然金,脉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及绿泥石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和绿泥石化;据脉体穿插和矿物共生组合,将原生热液成矿期分为石英-黄铁矿(早)、石英-金-贱金属硫化物(中)和石英-碳酸盐矿物(晚)3个阶段。对矿石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矿床主成矿阶段(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由纯CO_2、水溶液和富CO_2-水溶液流体包裹体3种所构成的非均一捕获流体包裹体组合(F.I.A.),均一温度为221.7~279.4℃,盐度为1.57%~6.74%,流体密度为0.58~0.88 g/cm^3,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富CO_2的H_2O-Na Cl-CO_2±CH_4±N_2体系。主成矿阶段内见均一温度相近的不同类型包裹体和同类型具不同气液比的包裹体共存于同一视域,显示成矿流体的不混溶性,成矿温度为218.6~280.4℃,成矿压力为73~93 MPa。据成矿压力估算得成矿深度为5.8~7.9 km,成矿时的地温梯度为35~45℃/km。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性质表明,姐纳各普金矿床为与岩浆或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与中新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挤压向伸展作用的转换有关。
李洪梁李光明李应栩董随亮卿成实付建刚刘洪黄瀚霄
关键词:造山型金矿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藏南
藏南马扎拉金-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被引量:8
2019年
马扎拉金-锑矿床是藏南巨型金-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矿床成因目前仍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主要矿石和蚀变围岩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马扎拉金-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矿质迁移和沉淀机制.结果表明,马扎拉金-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主成矿期流体为中温(约255℃)、低盐度(2.8%~3.5%NaCleqv)、富CO2流体,成矿压力约150 MPa,流体演化过程中的CO2与水的不混溶是造成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地层,特别是区域广泛分布的海相火山岩地层.
谢玉玲杨科君李应栩李光明曲云伟董磊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西藏曲水县色甫金铜矿成矿流体性质与来源被引量:1
2019年
色甫金铜矿是新近在冈底斯南缘新生代斑岩成矿带内揭示的一个叠加于热液脉型铜矿上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显示,色甫金铜矿和邻近的鸡公西矿区范围内先后经历了早始新世磁铁矿化、晚始新世-早渐新世与韧性剪切活动有关、早中新世钼矿化和铜矿化以及稍晚的金矿化等多期热液活动.对各期流体活动形成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显微激光拉曼和氢-氧同位素分析显示,与磁铁矿化有关的流体为岩浆热液混合建造水的高温、高盐度富水流体;与钼矿化有关的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的高温、高盐度富水流体;与铜矿体形成有关的流体为具有岩浆贡献的中高温含CO2低盐度流体与大气降水来源的低温低盐度富水流体混合的产物;与金矿体形成有关的流体为具有岩浆贡献的中温含CO2±CH4±N2的中低盐度流体与大气降水来源的低温低盐度富水流体混合的产物.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对其捕获温压估算的结果显示,铜矿体和钼矿化体形成前,该地区有过1.5~4.1 km的剥蚀,之后至金矿体形成前时有过近6 km的剥蚀,金矿体形成后剥蚀为0.8~1.2 km.矿区后续工作应优先针对近南北向断裂中赋存的蚀变岩型金矿开展工作.
李应栩宋旭波李光明向安平兰熙阳张林奎次仁桑布曹华文
关键词:成矿流体成矿深度矿床
西藏申扎裂谷南部印-亚陆陆碰撞初始阶段的成矿作用响应
李应栩
关键词:冈底斯中段岩浆活动成矿作用
藏南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成矿体系初探被引量:21
2015年
扎西康整装勘查区位于青藏高原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区内矿床(点)分布广泛,最著名的是扎西康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为藏南首个铅、锌、锑、银共生的大型矿床。整装勘查区内各矿床类型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围绕区内南侧的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体呈环带状分布:在岩体内部及其接触带主要发育高温的锡、稀有金属矿床,岩体向外逐渐发育中温脉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远离岩体则主要出现中低温的金、锑矿床,这与1∶20万化探水系沉积物的元素异常分带性较为吻合。通过系统研究各类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表明该地区成矿作用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体具有密切关系,晚期的近东西向伸展构造为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
吴建阳李光明周清董随亮夏祥标李应栩
关键词:淡色花岗岩成矿体系藏南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