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叶菲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扫描透射电子断层扫描术研究海马神经元突触的超微结构被引量:2
- 2012年
- 由于突触在神经信号传递及可塑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其亚显微结构的观察一直被认为是神经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问题。但是,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来实现高分辨率的突触超微结构解析。近年来,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成为可能。本文中,采用扫描透射电子断层扫描术对比较厚的脑片样本(<1μm)中突触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从三维水平上对突触复杂的内部精细结构进行探测,分析了突触囊泡的大小、形态、囊泡在突触前的分布及内体样囊泡的循环过程,为神经元突触功能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更为有效的手段。
- 李霞戎叶李叶菲薛艳红张云峰季刚
- 关键词:突触突触囊泡
- 分享科学,创造梦——美国第43届神经科学年会参会感
- 2013年
- 美国第43届神经科学年会于2013年11月9-13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本文根据作者的参会经历,对此次会议的概况、规模,以及内容作一简介,以期让读者了解神经科学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以及美国神经科学年会的概况。
- 姜旭李叶菲
- 突触囊泡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神经信号传递始于神经递质从突触囊泡的释放。在此过程中,突触囊泡需要经历释放-回收的动态过程以维持突触前终末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突触的传递始于一个动作电位沿轴突传递到终扣(bouton)使其去极化,突触前轴突末梢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并触发突触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而导致递质释放,然后囊泡膜被回收利用。这些看似简单的"释放—回收—再释放"的过程其实包含了很多极其精细的调控步骤、中间过程和动态变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囊泡释放的能力和运动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研究一直致力于研究突触囊泡的这些多样性,希望找出囊泡的结构与其功能的确切关系,了解对囊泡的调控如何影响突触传导和可塑性。不同类型突触表现出不同的突触前囊泡活动性质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科学家们对突触前囊泡循环过程的深入研究过程与研究技术手段的进步相辅相成,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发展。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突触前囊泡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讨论:(1)突触前囊泡池(vesicle pools)与囊泡循环(vesicle recycling);(2)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前囊泡循环分子机制差异研究进展;(3)突触前囊泡循环机制研究的方法比较和最新发展。
- 李叶菲张晓醒段树民
- 关键词:突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