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

作品数:4 被引量:7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动机
  • 2篇学习动机
  • 2篇学优生
  • 2篇优生
  • 1篇地方依恋
  • 1篇动机水平
  • 1篇心理数字线
  • 1篇数学
  • 1篇数字线
  • 1篇普通生
  • 1篇小学生
  • 1篇小学数学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新疆艺术学院

作者

  • 4篇辛自强
  • 4篇李丹

传媒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研究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学生在非符号材料上的分数表征方式被引量:10
2013年
以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117人作为被试,采用非符号性分数材料探讨小学生的分数表征方式,以确定他们能否表征分数值。以心理数字线假设为理论基础,分析被试完成分数比较任务的距离效应和反应编码中的"空间—数字关联"效应(SNARC效应)。结果表明: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能够对分数进行整体表征,并且表征效率随年级上升而显著提高。至少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已能够根据分数的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自左至右地将分数表征在心理数字线上。
辛自强李丹
关键词:心理数字线
地方依恋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方法被引量:62
2011年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与地方的关系成为突出问题,由此"地方依恋"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地方依恋是人与地方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联结,涉及情感、认知和行为三种成分。地方依恋三维框架结构理论采用一个包括人、心理过程、地方三个维度的框架阐述地方依恋的本质,地方依恋发展理论试图说明这种依恋的形成与变化机制,而地方芭蕾观点关注人的身体动作在特定时空中的常规模式。然而,关于地方依恋,无论是理论还是经验研究都存在值得改进的方面。
古丽扎伯克力辛自强李丹
关键词:地方依恋
数学学优生与普通生的表征复杂性与学习动机水平
本研究希望了解数学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其表征水平与学习动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有差异。研究分别选取4~6年级数学学优生40人和普通生72人,采用基于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编制的等级复杂性不同的应用题测验,考察两类...
李丹辛自强
关键词:学优生学习动机
小学数学学优生和普通生的学习动机与表征水平的关系被引量:7
2010年
本研究在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的理论框架下,以小学四至六年级的数学学优生40人和普通生72人为被试,考察了两类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表征水平与学习动机的差异及这两个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优生的表征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生,尤其体现在等级复杂性2和3这类较难的项目上。(2)在学习动机方面,学优生的内生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生,二者在外生动机上差异不显著。(3)对于学优生来说,内生动机能够预测难度较高(即等级复杂性2和3)的任务的表征水平;而对于普通生来说,则能够预测难度相对较低(即等级复杂性1和2)的任务的表征水平。
李丹辛自强
关键词:数学学优生普通生学习动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