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科委基金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南方鲶肝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经热变性,丙酮分级沉淀,DEAE-琼脂糖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200凝胶层析,从南方鲶肝中分离纯化获得超氧化物岐化酶.该酶的比活为806.84U/mg,提纯倍数为336.18,分子量为46.0kD,亚基分子量为15.2kD.该酶在20~60℃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好,在pH4~8范围内活性稳定,对H2O2敏感,对KCN不敏感.Mg2+,Fe2+离子对该酶有激活作用,Zn2+,Pb2+,Ca2+,Cd+离子对该酶有抑制作用.
- 郜赵伟王松付伟丽唐靓婷朱鸿唐云明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分离纯化
- 鸭肝丁酰胆碱酯酶的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获得鸭肝丁酰胆碱酯酶纯品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丙酮脱脂、酸沉淀、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鸭肝丁酰胆碱酯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和酶相对分子量测定。结果:从鸭肝中分离纯化获得电泳纯的丁酰胆碱酯酶,纯化倍数为156.45倍,酶活回收率为23.60%,比活达17.21U/mg。酶相对分子量为388.85kDa,亚基相对分子量为64.70kDa。推测该酶由六个相同亚基构成。该酶最大紫外吸收为278nm。酶催化碘化硫代丁酰胆碱水解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35℃。该酶在pH3.0~10.0区域较稳定;在40℃以下处理1h,酶活力保持稳定。Zn2+、Mn2+和Cu2+对该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碘化丁酰硫代胆碱为底物,测定该酶的表观Km为71.15μmol/L,没有过量底物抑制现象。结论:成功分离纯化获得丁酰胆碱酯酶,该酶具有较好的酸碱耐受性。
- 朱鸿李想韵邓玉王松付伟丽唐靓婷诰赵伟唐云明
- 关键词:鸭肝丁酰胆碱酯酶分离纯化
- 鸭肝谷氨酸脱氢酶的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获得鸭肝谷氨酸脱氢酶纯品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丙酮脱脂、重金属离子沉淀、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200凝胶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鸭肝谷氨酸脱氢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和酶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从鸭肝中分离纯化获得电泳纯的谷氨酸脱氢酶,纯化倍数为60.93倍,酶活力回收率为11.02%,比活力达24.37U/mg。酶相对分子质量为371.41,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61.60。推测该酶由6个相同亚基构成。该酶对NADH的Km为53.19μmol/L,最适pH值为10.0,最适反应温度为35℃。该酶在pH8.0左右较稳定;在40℃以下酶活力保持稳定。Zn2+、Li+和Cu2+对该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分离纯化获得谷氨酸脱氢酶,该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朱鸿李想韵王松付伟丽唐靓婷诰赵伟唐云明
- 关键词:鸭肝谷氨酸脱氢酶分离纯化
- 芦荟过氧化氢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获得库拉索芦荟过氧化氢酶纯品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200凝胶层析对酶蛋白进行分离纯化,采用SDS-PAGE鉴定酶的纯度、分子质量。结果:从芦荟中分离纯化获得电泳纯的过氧化氢酶,纯化倍数为228.05倍,酶活力回收率为14.10%,比活力达17427.30U/mg。该酶的分子质量为239.90kD,亚基分子质量为60.60kD。推测该酶由4个相同亚基构成。该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7.5,以过氧化氢为底物测定该酶的表观Km为34mmol/L。结论:成功分离纯化获得过氧化氢酶,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
- 朱鸿李想韵邓玉王松付伟丽唐靓婷郜赵伟唐云明
- 关键词:芦荟过氧化氢酶分离纯化
- 甘薯叶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从甘薯叶中得到过氧化物酶(POD)电泳纯制品。该酶比活力为91923.14U/mg,纯化倍数为255.69,回收率为1.59%。该酶分子量约为35kD,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60℃。该酶在20~50℃、pH4~8内稳定。以不同浓度H2O2为底物在pH7.2和25℃下测得该酶Km值为0.291mol/L。低浓度草酸、尿素、Li+、Na+、K+、Mg2+等对该酶有激活作用;SDS、KSCN、抗坏血酸(AsA)、Mn2+等对该酶有抑制作用;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对POD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异丙醇>乙醇>甲醇>乙二醇。实验表明,该酶稳定性较强。
- 付伟丽唐靓婷王松朱鸿郜赵伟唐云明
- 关键词:甘薯叶过氧化物酶分离纯化
- 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槲皮素合成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建立桑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对其毛状根生长特性和次生代谢产物槲皮素含量进行探索。方法:利用卸甲型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C58C1侵染桑的黄化无菌苗,建立毛状根的诱导与培养体系;优化毛状根的扩大培养条件并测定其生长曲线,对桑毛状根T-DNA转化结果进行PCR检测;利用RP-HPLC检测槲皮素的含量。结果:用C58C1侵染无菌苗外植体,侵染10 min、分别预培养、共培养2 d及添加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乙酰丁香酮(AS)可得最高转化率;PCR检测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B,rolC基因片段已整合入桑的毛状根基因组中;C58C1侵染桑黄化无菌苗茎段10 d后,茎段伤口处陆续产生毛状根,30 d后幼茎上产生毛状根的外植体达92%;在1/2MS+0.05 mg.L-1IB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0 d后,由HPLC检测结果表明,毛状根中槲皮素含量相比于原植株增加了8.5倍。结论:成功建立桑科毛状根诱导与离体培养体系,为其他木本植物毛状根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并进一步为槲皮素等药用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李想韵朱鸿孙一铭孙敏
- 关键词:毛状根槲皮素HPLC
- 利用多因子正交试验建立桑的无菌快繁体系被引量:1
- 2009年
- 以桑侧枝茎段为材料,利用L9(34)正交设计探讨培养基种类和激素配比对桑茎段丛生芽诱导效率的影响,并对影响桑外植体生根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2B2C1为诱导出芽的最佳培养基与激素组合,并且可同时实现芽增殖;生根培养基为WPM+1.0 mg/L IBA。
- 李想韵朱鸿饶灿李鹏宋锋
- 关键词:正交设计不定芽诱导
- 芦荟过氧化氢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和功能基团研究
-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末端氧化酶,专一分解过氧化氢。它是一类抗氧化剂,催化细胞内过氧化氢发生歧化反应,使之转化为氧气和水,防止细胞的过氧化。过氧化氢酶是在生物演化过...
- 朱鸿
-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过氧化氢酶酶分离纯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