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炎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杀伤
  • 2篇细胞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2
  • 2篇LAK细胞
  • 1篇修饰
  • 1篇氧氟沙星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杀伤细胞
  • 1篇杀伤作用
  • 1篇沙星
  • 1篇输血
  • 1篇输血后
  • 1篇输血后丙型肝...
  • 1篇死因
  • 1篇体外

机构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4篇曾争
  • 3篇于敏
  • 2篇斯崇文
  • 2篇田秀兰
  • 1篇王勤环
  • 1篇张乃临
  • 1篇张国庆
  • 1篇席宏丽
  • 1篇公维波
  • 1篇覃亚勤
  • 1篇陆海英
  • 1篇刘丹

传媒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脏病杂志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6
  • 2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两年追踪
1996年
本文对31例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丙肝)患者追踪观察2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诊断标准 31例患者均为1990年5月~1993年1月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就诊的急性丙肝患者。男17例,女14例,年龄25~89岁。
覃亚勤王海泉曾争
关键词:输血丙型肝炎
不同修饰的左氧氟沙星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本文用2.2.15细胞研究不同修饰的左氧氟沙星(磺酸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HBsAg、HBeAg及细胞存活率为观察指标,综合评价不同修饰的左氧氟沙星体外抗HBV效果,进一步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细胞内HBV DNA、HBV RNA及细胞上清HBV DNA的拷贝数,推测药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机理。结果结果提示磺酸左氧氟沙星对HBsAg和HBeAg的ID_(50)分别为63.1μg/ml及81.3μg/ml,CD_(50)为182.0μg/ml,TI>2。磺酸左氧氟沙星对细胞内、外HBVDNA及细胞内HBV RNA均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型抑制作用(P<0.05)。结论磺酸左氧氟沙星有明显的抗HBV作用,对HBV抑制位点可能在HBV DNA水平。
陆海英王勤环曾争于敏席宏丽张乃临公维波张国庆刘丹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2,4及肿瘤坏死因子对LAK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为了提高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对乙肝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活性,研究了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单独及不同组合时,所诱生的LAK细胞对HepG2细胞和22l5细胞的杀伤活性,并初步研究了LA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机制。结果表明:三种细胞因子的组合诱导较两种细胞因子组合好,而两两组合又较单独诱导好;另外,IL2单独诱导时,随其剂量的增加,细胞表面IL2受体(IL—2R)表达量也增加,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也增加,其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也增加,均呈正相关。提示IL—2R和溶酶体可能参与LAK细胞的活化和杀伤机制。
曾争斯崇文于敏田秀兰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杀伤细胞
LAK细胞对不同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意义被引量:2
1994年
我们研究了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活化的杀伤细胞(LAK)对K562细胞、Raji细胞、HepG2细胞和2.2.15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LAK细胞对不同靶细胞,其杀伤活性不同。在诱导早期(3小时),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活性;在诱导晚期(3天和7天),对Raji、HepG2和2.2.15细胞则有杀伤活性。揭示rIL2诱生的LAK细胞可能由不同的免疫杀伤细胞组成,在不同的诱导时期,活化不同的杀伤细胞。我们还建立HepG2、2.2.15细胞的靶细胞系统,可以在体外测定LAK细胞对HBV感染细胞的杀伤活性,亦可在体外筛选增强免疫杀伤细胞杀伤HBV感染细胞活性的药物。
曾争斯崇文于敏田秀兰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LAK细胞慢性乙型肝炎靶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