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炎
  • 8篇细胞
  • 7篇病毒
  • 6篇白细胞
  • 6篇白细胞介素
  • 6篇白细胞介素2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杀伤
  • 5篇基因
  • 5篇肝炎病毒
  • 4篇杀伤细胞
  • 3篇慢性
  • 3篇LAK细胞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体外
  • 2篇抗原
  • 2篇活性
  • 2篇表面抗原
  • 2篇丙型

机构

  • 13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于敏
  • 12篇斯崇文
  • 7篇王勤环
  • 6篇田秀兰
  • 3篇张琦
  • 3篇成军
  • 3篇曾争
  • 3篇刘丹
  • 2篇柯亨宁
  • 2篇张国庆
  • 2篇席宏丽
  • 2篇李勇年
  • 1篇刘芳华
  • 1篇张乃临
  • 1篇曲春燕
  • 1篇公维波
  • 1篇赵国立
  • 1篇陆海英

传媒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肝脏病杂志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3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sAg DNA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及抑制转基因鼠表面抗原的产生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表达质粒 (PS)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及对HBV转基因(Tg)小鼠血清HBsAg的影响。方法 将S基因插入到pcDNA3 1+的BamH1位点上构建了PS。体外证实PS表达HBsAg。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和Tg小鼠各 10只。另用pcDNA3 1+免疫 4只BALB/C小鼠。每只小鼠每次肌肉注射纯化质粒 10 0 μg ,共 3次。用ELISA检测每份血清抗 HBs的效价。结果 PS免疫BALB/C小鼠 ,2~ 4周时出现抗 HBs,第 8周时平均为 135IU/L。该PS免疫Tg鼠多在 6~ 8周时出现抗体 ,平均 39IU/L。其中 4只HBsAg阳性的Tg鼠免疫后HBsAg转阴。结论 PS不仅能够有效地诱导BALB/C和Tg小鼠的体液免疫 。
柯亨宁斯崇文成军于敏刘丹田秀兰
关键词:转基因疫苗HBSAG体液免疫
体外诱导LAK细胞活性方法及其意义
1997年
目的:比较不同诱导方法对LAN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体外诱导LAK细胞,采用3H-TdR释放法测定LAK活性。结果;(1)PBMC诱导3h后,LAK活性高于或至少不低于24~72h者;(2)PBMC诱导3h后洗去游离的rIL-2,并不影响继续诱导LAN细胞活性;(3)PBMC分离后以清洗2次为佳;(4)PBMC用正常人血浆培养比用肝炎病人自体血浆培养诱导的LAK活性高。结论:在本试验系统中,PBMC分离后,清洗2次,以正常人血浆经IL-2诱导3h为最佳回输条件。
于敏刘芳华田秀兰斯崇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激活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P815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柯亨宁斯崇文于敏张琦刘丹曲春燕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克隆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1997年
为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调控方式、探索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体外抑制作用。构建了由 HCV 5′非翻译区(5′UTR)翻译启动报道基因——虫荧光素酶(lu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人工合成了针对 HCV 5′UTR 及非结构蛋白5(NS5)区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ODN)。借助脂质体将 ODN 分别与所构建的载体—同转染人肝癌细胞系,短期培养后制备细胞提取液,以荧光发光法检测 luc 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两个针对 HCV 5′UTR 的 ODN 均可抑制 luc 基因的表达,其中与启动密码子上游序列(-21~-2)互补的反义 ODN 的作用更为明显,且呈剂量依赖性;与 NS5区互补的 ODN 不具有这种作用。本研究提示,HCV5′UTR 尤其是启动密码子上游序列对于其履行翻译启动功能至关重要。人工合成的反义 ODN 能够在细胞水平有效抑制 HCV 基因的表达。
李勇年王勤环斯崇文于敏张琦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反义
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抗乙肝病毒作用被引量:9
1995年
构建了人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ZIPhulL-,以DNA-磷酸钙共沉淀技术转染包装细胞系PA317,以G418筛选,得到分泌假病毒颗粒滴度达到106CFU/ml的细胞克隆。以8为感染倍数感染2.2.15细胞系,IL-2分泌表达水平为6I/m1,可显著抑制HBsAg的分泌表达,对HBeAg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含I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SV(X)的假病毒颗粒感染2.2.15细胞以后对乙肝病毒无显著影响。以6IU/ml的重组人IL-2也不能抑制HBsAg及HBeAg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实现了人IL-2转基因表达及抗乙肝病毒的基因治疗。
成军斯崇文王勤环于敏
关键词:基因治疗HBV白细胞介素2逆转录病毒
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Tac蛋白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1991年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ac蛋白之表达,发现各型慢肝病人Tac蛋白之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人,且与其LAK细胞活性之低下呈正相关,而认为,Tac表达不良可能是其LAK细胞活性低下之主要原因。提示慢肝病人存在免疫缺损,如提高其Tac蛋白之表达则可能提高其免疫治疗之疗效。
王勤环斯崇文席宏丽于敏田秀兰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白细胞介素2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NK细胞细胞毒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应用3H-TdR释放法检测2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NK细胞细胞毒活性。并以24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慢活肝12例及慢迁肝10例的NK细胞毒活性(x±s),分别为48.1±20.9%及32.6±9.8%,和对照组23.1±19.5%比较,P值分别<0.002和<0.05。而慢活肝亦较慢迁肝组增高(P值<0.05)。上述结果提示,慢活肝和慢迁肝病人NK细胞活性均较正常人增高。而肝脏病变较重的慢活肝较病变较轻的慢迁肝增高。NK细胞活性和肝细胞损伤及损伤程度一致。NK细胞可能参与慢乙肝肝细胞的损伤机制。
斯崇文于敏田秀兰王勤环赵国立陈素爱
关键词:乙型肝炎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活性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调控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被引量:6
1997年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调控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李勇年王勤环斯崇文于敏刘芳华目前,在丙型肝炎的研究中,缺乏理想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敏感细胞系和容易获得的感染动物模型,是影响HCV深入研究的重要因素。我们构建了由HCV5′非翻译区(5′UTR)启动翻译报...
李勇年王勤环斯崇文于敏刘芳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调控细胞模型
不同修饰的左氧氟沙星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本文用2.2.15细胞研究不同修饰的左氧氟沙星(磺酸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HBsAg、HBeAg及细胞存活率为观察指标,综合评价不同修饰的左氧氟沙星体外抗HBV效果,进一步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细胞内HBV DNA、HBV RNA及细胞上清HBV DNA的拷贝数,推测药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机理。结果结果提示磺酸左氧氟沙星对HBsAg和HBeAg的ID_(50)分别为63.1μg/ml及81.3μg/ml,CD_(50)为182.0μg/ml,TI>2。磺酸左氧氟沙星对细胞内、外HBVDNA及细胞内HBV RNA均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型抑制作用(P<0.05)。结论磺酸左氧氟沙星有明显的抗HBV作用,对HBV抑制位点可能在HBV DNA水平。
陆海英王勤环曾争于敏席宏丽张乃临公维波张国庆刘丹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2,4及肿瘤坏死因子对LAK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为了提高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对乙肝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活性,研究了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单独及不同组合时,所诱生的LAK细胞对HepG2细胞和22l5细胞的杀伤活性,并初步研究了LA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机制。结果表明:三种细胞因子的组合诱导较两种细胞因子组合好,而两两组合又较单独诱导好;另外,IL2单独诱导时,随其剂量的增加,细胞表面IL2受体(IL—2R)表达量也增加,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也增加,其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也增加,均呈正相关。提示IL—2R和溶酶体可能参与LAK细胞的活化和杀伤机制。
曾争斯崇文于敏田秀兰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杀伤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