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立超

作品数:64 被引量:316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教学
  • 9篇光合细菌
  • 8篇蛋白
  • 8篇检验学
  • 5篇医学检验专业
  • 5篇肉鸡
  • 5篇饲粮
  • 5篇黏膜
  • 5篇免疫传感器
  • 5篇感器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5篇磁控
  • 4篇蛋白质
  • 4篇电极
  • 4篇营养
  • 4篇临床检验学
  • 4篇纳米
  • 4篇教学模式
  • 4篇肠黏膜

机构

  • 53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西南农业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4篇方立超
  • 39篇郑峻松
  • 30篇黄辉
  • 28篇邓均
  • 24篇蒋丽莉
  • 22篇李艳
  • 18篇贺娟
  • 16篇魏泓
  • 16篇程平
  • 6篇董国忠
  • 6篇姚婕
  • 5篇陈丙波
  • 4篇宋代军
  • 4篇杜丹
  • 4篇张家骅
  • 3篇袁静
  • 3篇邓均
  • 3篇黄辉
  • 2篇黄雪峰
  • 2篇张锦亮

传媒

  • 9篇国际检验医学...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重庆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饲料
  • 2篇胃肠病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全国微生态调...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畜牧兽医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芽孢杆菌FJ-01-R的分离鉴定及固体发酵条件的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从池塘底泥分离到11株菌,3株菌产碱性蛋白酶菌,经鉴定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的FJ-01-R为芽孢杆菌,并对该菌株固体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发酵终止时间48h,温度32℃,初始含水量60%,初始pH值8,细菌分泌碱性蛋白酶酶活由原来的250U/g增加到540U/g,提高1.15倍。
张锦亮杜珍辉黄雪峰魏泓陈海华袁静方立超战余铭
关键词:芽孢杆菌固体发酵碱性蛋白酶
本科生导师制下如何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被引量:7
2013年
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和院校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促进本科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激发学生开放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引导他们进入科研大门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科生进行科研最主要的目的不一定是要得出研究成果,而是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以及协作精神、科研思维能力,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姚婕方立超郑峻松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本科生导师制思维能力研究生教育高素质人才
模拟胃肠环境对3株光合细菌存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模拟胃肠环境对3株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存活率影响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方法测定3株PSB分别在pH2.0、3.0和4.0的模拟胃液及含有或不含有0.45%牛胆盐(pH8.0)的模拟小肠液中不同时间的存活率。结果pH2.0时模拟胃液处理不同时间对3株PSB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1);pH3.0时,模拟胃液处理60、90和180 min对菌株rub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1),处理90、180 min对菌株Ga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180 min对菌株2C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pH4.0时模拟胃液处理180 min对3株PSB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模拟小肠液处理240 min对3株PSB菌株活菌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模拟胃液对3株PSB存活率影响具有菌株特异性和pH依赖性,而模拟小肠液对3株PSB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方立超魏泓郑峻松
关键词:光合细菌存活率
多通道复合磁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多通道复合磁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传感器包括聚四氟乙烯外腔,磁体控制装置、磁体控制装置的限位装置和设置于四氟乙烯外腔一端的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传感器通过调节磁体控制连接杆调节永磁体与工作电极表面的距离实现...
李艳郑峻松方立超蒋丽莉黄辉邓均
文献传递
医学检验专业开展系科结合模式教学的体会被引量:12
2007年
医学检验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日益飞速发展,而当前医学检验教学却严重滞后于临床实践。通过开展系科结合教学模式,充分整合利用全校检验学科的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并采取科学的运行机制,使附属医院检验科与检验系的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形成一体化,从而提升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
黄辉郑峻松邓均方立超
关键词:教学方法
甘露糖修饰超顺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体外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以甘露糖(mannose)修饰超顺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的制备方法并检测其理学性质,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该体系能否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然后加入甘露糖溶液,在通氮条件下90℃剧烈搅拌2 h,得到甘露糖包被的SPION。透射电镜测量其大小和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判断甘露糖修饰效果,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样品中铁含量,体外白细胞吞噬实验检测其能否被白细胞吞噬,细胞毒性实验检测样品的安全性。结果所得样品为球形或类球形,分散性好,核心为Fe3O4晶体,核心粒径为(12.89±3.29)nm,包被甘露糖后的整体颗粒直径不超过20 nm;样品的铁含量为69.84 mg/L;红外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甘露糖成功结合到Fe3O4的表面;体外白细胞吞噬实验表明白细胞对甘露糖修饰的SPION的吞噬率较高,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其对细胞的IC50为100.44μg/ml。结论制备的mannose-SPION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超顺磁性等优点,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且细胞毒性较低。
贺娟贾延辉邓均李艳方立超郑峻松
关键词:共沉淀法超顺磁性氧化铁甘露糖
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5
2013年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国内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件的增多,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生物恐怖袭击以及突如其来的SARS,四川、青海大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现场快速检验对灾害现场救援的乏力支撑,已经严重制约了应急医疗救援的整体质量。同时,在军事检验医学实际工作中,野战医学救援对军事(应急)检验医学的技术需求亦日益突出,医学检验的学科领域已经远远超出过去传统的中央实验室检验。
姚婕黄辉方立超邓均郑峻松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生物恐怖袭击应急医疗救援灾害事件
在临床检验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引量:1
2008年
常言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检验专业学生对《临床检验学》学习兴趣成为学习并掌握临床检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新知识、新进展的重要条件。针对《临床检验学》课程特点和检验专业学生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立超
关键词:检验专业学生教学过程新知识
在《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主要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方法、考核方法三个方面的探索阐述在《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方立超李艳程平朱雪霜邓均黄辉蒋丽莉郑峻松
关键词: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课
MLL在HOXA10表达调控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HOXA10表达调控机制,探讨HOXA10调控作为AML防治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以不同剂量雌二醇(E2)在不同时间点刺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以不刺激的HL-60细胞作参照应用RT-PCR检测HOXA10基因表达活性的差异明确E2对HOXA10表达的活化作用,并在E2刺激下以反义寡核苷酸转染技术分别敲除ERα、ERβ和MLLs(MLL1-4)后再检测HOXA1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确定哪一种雌激素受体的活化与HOXA10的表达相关,哪一种MLL对HOXA10表达有调控作用。以ChIP实验检测MLL和HOXA10的相互作用,再以Western blot检测E2刺激前后组蛋白H3K4甲基化状态以明确MLL是否通过表观遗传学途径调控HOXA10的表达。结果在E250 nmol/L 6 h刺激下HOXA10表达明显升高,ERα和ERβ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HOXA10表达均有下降,MLL1表达沉默时HOXA10表达明显降低(P<0.05),MLL1可以结合到HOXA10启动子上的ERE区域而组蛋白H3K4甲基化状态在E2刺激后明显高于刺激前(P<0.05)。结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HOXA10基因表达受MLL1蛋白调控,可能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致病机制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MLL1介导的HOXA10表达的改变有可能成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防治新靶点。
姚婕方立超郑峻松
关键词:HOXA10雌激素受体急性髓性白血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