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战金艳

作品数:91 被引量:1,490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农业科学
  • 10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土地利用
  • 10篇黄淮
  • 10篇黄淮海
  • 9篇土地利用变化
  • 9篇黄淮海平原
  • 8篇生态系统
  • 7篇生态系统服务
  • 6篇营养化
  • 6篇湖泊
  • 6篇富营养化
  • 5篇遥感
  • 5篇生态
  • 5篇生态系统服务...
  • 5篇情景分析
  • 5篇污染
  • 5篇系统服务功能
  • 5篇城市
  • 4篇英文
  • 4篇水体
  • 4篇水体富营养

机构

  • 73篇中国科学院
  • 58篇北京师范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中南大学
  • 7篇山东师范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2篇济南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吉首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90篇战金艳
  • 66篇邓祥征
  • 16篇姜群鸥
  • 15篇吴锋
  • 13篇林英志
  • 10篇史娜娜
  • 8篇何连生
  • 8篇赵涛
  • 7篇鲁奇
  • 7篇赵永宏
  • 6篇苏红波
  • 5篇刘纪远
  • 5篇吴锋
  • 5篇庄大方
  • 4篇唐华秀
  • 4篇席北斗
  • 4篇闫海明
  • 3篇何书金
  • 3篇刘世梁
  • 3篇罗姣

传媒

  • 12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地理研究
  • 4篇Agricu...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2007年中...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人文地理
  • 1篇自然杂志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15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区划方法(SIZES)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过程定量化并智能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划边界的区划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区划方法(SIZES),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多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征指标数据。S2,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征指...
战金艳邓祥征史娜娜吴锋林英志岳娜
文献传递
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76
2012年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致使全球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恢复力不断下降,成为胁迫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之一。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问题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生态系统恢复力提供了缓解生态系统状态转化的途径。虽然恢复力这一概念的管理价值已被接受和认可,但恢复力研究仍停留在概念层面及案例分析的模式上。目前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尚缺乏科学统一的定义,且多为理论性分析而定量测度相对较少,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定成为进一步探讨恢复力的重要步骤和切入点。本文通过回顾生态系统恢复力概念发展进程,概述关于恢复力概念的观点和恢复力的内涵与属性,描述目前恢复力的主要理论基础,论述目前研究者对恢复力测量的尝试;总结了相关研究中发现的影响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了目前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方面亟待加大研究力度的方向。
闫海明战金艳张韬
关键词:稳定性
江西省耕地转移驱动机理被引量:28
2010年
构建涵盖农业生产、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和耕地向林/草地转移的江西省土地用途转移驱动机理模型,采用分段估计逐步增加解释变量的方法测度了人口、社会、经济、区位和自然因素等驱动土地用途转移的机理。研究表明,人口规模是江西省土地用途转移的重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因素在短时间内起决定性作用,各种驱动力以各种方式组合来增强或者减弱其对区域土地用途转移的作用效果。其中,农业人口规模及生产投入要素是影响江西省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平原面积比例及土地管理政策是江西省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过程的重要解释变量;农业人口比重、地形坡度、粮食产量及非农产业是江西省耕地向林/草地转移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揭示了解释了江西省在众多驱动力作用下土地用途转移规律。
战金艳史娜娜邓祥征
关键词:计量经济模型
大城市边缘地带的成长机制被引量:3
2000年
从中国国情出发 ,论述了大城市边缘地带成长的触发因素 ,促进因素以及保障因素 .指出一切旨在进行物质、能量、人流和信息流等交换的活动 ,以及一切旨在强化这些区际交换的活动都可构成大城市边缘地带的成长机制 .
战金艳
关键词:大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农田碳汇管理策略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09年
从影响农田减排与增汇的可行措施分析入手,总结了有关农田碳汇管理的主要管理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合理评价。
邓祥征韩建智战金艳赵永宏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减排
甘肃省庆阳市景观演替情景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以覆盖甘肃省庆阳市的陆地卫星(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以及1980—2000年统计资料与实地调研资料为数据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庆阳市景观演替模拟模型,通过分析景观变化与驱动因子的关系,模拟庆阳市景观演替的时空模式,开展参考模式、生态模式与经济模式下的情景分析,为制定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战金艳邓祥征赵涛
关键词:情景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水体富营养化图像采集装置与分级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富营养化图像采集装置及分级监测系统。该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的LED灯,均匀分布在滤光片周围,用于发出特定的波长;截止所述特定波长以外的光线的滤光片,镶嵌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上,用于截止...
邓祥征战金艳吴锋史娜娜韩建智何连生席北斗
文献传递
精准农业分布式数据采集与空间决策分析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1
2005年
田间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处理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困扰该环节的一个技术瓶颈是客户端实时数据采集与服务器端联动式决策的一体化处理。本文利用A rcIM S的技术框架,利用A rcXM L语言,开发了适用于精准农业分布式数据采集、可独立运行、能实现空间决策分析的技术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分析与智能决策4个模块组成。本文结合该系统在莱西市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的应用实例,揭示了这一系统的逻辑设计、物理实现、技术特色及主要功能。该系统的逻辑设计为精准农业园区高效采集、传输、处理信息和数据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框架。
仇焕广邓祥征战金艳郭兆成
关键词:精准农业数据采集ARCIMS
一种湖泊氮磷营养盐削减达标的容量分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氮磷营养盐削减达标的容量分配方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按照贡献率、等比例及费用最小的方法确立初始分配方案,收集分配对象的控制指标数据,绘制控制指标的洛伦兹曲线,计算相对应的环境基尼系数,...
战金艳邓祥征吴锋罗姣林丹琪何连生
文献传递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27
2002年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短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显著表现形式。本文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利用LandsatTM图像的解译成果 ,分析了北京市 1985~ 2 0 0 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在这 15年的时间里 ,北京市林地和城乡、工矿、居住用地的转移趋势明显 ,两者的转移率分别达到 4 0 78%和37 60 % ,主要以林地内部、林地向草地转移、居住用地的内部和工矿废弃地还林还草等类型为主。同时 ,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净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庄大方邓祥征战金艳赵涛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