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潇潇

作品数:28 被引量:32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超声
  • 9篇子宫
  • 8篇妊娠
  • 7篇超声检查
  • 6篇早产
  • 6篇胎儿
  • 6篇宫颈
  • 6篇产前
  • 5篇阴道
  • 4篇造影
  • 4篇输卵管
  • 4篇子宫颈
  • 3篇阴道超声
  • 3篇预后
  • 3篇孕期
  • 3篇孕酮
  • 3篇肾脏
  • 3篇剖宫产
  • 3篇宫颈长度
  • 3篇超声诊断

机构

  • 27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三明市第二医...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27篇张潇潇
  • 15篇陈俊雅
  • 13篇范丽欣
  • 10篇时春艳
  • 10篇杨慧霞
  • 4篇孙瑜
  • 4篇白文佩
  • 3篇景柏华
  • 3篇王林林
  • 3篇陈倩
  • 3篇黄瑞娜
  • 3篇李晨
  • 3篇张婧
  • 2篇孙笑
  • 2篇孙伟杰
  • 2篇李琛
  • 2篇杨曦
  • 2篇香钰婷
  • 2篇张慧婧
  • 2篇王芳

传媒

  • 10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第二届围产医...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被引量:8
2017年
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的发生率约1/1000~4/1000,占所有产前发现畸形的20%~30%,值得注意的是30%~50%的儿童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先天性肾脏尿路畸形有关。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包括肾脏实质发育异常、肾脏胚胎迁移过程异常及集合系统发育异常。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前超声检查能发现89%的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并且是监测和评估预后的最重要手段。
张潇潇陈倩
关键词:产前超声诊断尿路畸形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病理性小肠扩张的预测指标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胎儿病理性小肠扩张的超声预测指标,为产前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胎儿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胎儿小肠扩张并有完整随访结局的52例单胎孕妇纳入研究,根据新生儿是否存在肠道异常将患者分为肠道异常组和肠道正常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和产前超声征象的差异,并利用ROC曲线分析肠管宽度对胎儿病理性小肠扩张的预测价值。结果 52例新生儿中,19例新生儿存在异常(其中小肠闭锁13例、小肠扭转3例、空肠隔膜2例、肠套叠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肠道异常组的产前小肠宽度显著大于肠道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6.7 mm作为判断小肠扩张预后的临界值时,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4.2%、93.9%、88.9%、91.2%和90.4%。结论胎儿小肠宽度大于16.7 mm对病理性小肠扩张的预测价值较高。
刘石萍高阳旭张潇潇孙瑜孙笑
关键词:胎儿肠管扩张超声检查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再次妊娠的不良妊娠结局分析及预测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孕妇再次妊娠的妊娠结局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指标。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妊娠早期开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规律产前检查并最终分娩的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单胎妊娠孕妇501例,根据妊娠早期超声检查有无CSD分为CSD组127例(25.3%,127/501)及无CSD组374例(74.7%,374/501),根据分娩方式及剖宫产术中所见子宫下段分级,进一步将CSD组分为未破裂组(包括自然分娩和子宫下段分级Ⅰ级者)108例(85.0%,108/127)和破裂组(包括子宫下段分级Ⅱ~Ⅳ级者)19例(15.0%,19/127),比较各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妊娠结局、憩室相关指标[包括长径、宽径、深度、平均径、体积及残余肌层厚度(RMT)]。评价CSD孕妇子宫破裂高风险指标憩室深度/邻近肌层厚度≥50%、RMT≤2.2 mm及憩室深度/RMT>1.3对子宫破裂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1)CSD组与无CSD组的比较:CSD组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小于无CSD组[分别为(1.2±0.5)、(1.4±0.6)mm],其子宫破裂的发生率高于无CSD组[分别为15.0%(19/127)、8.0%(30/374)],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其他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破裂组与未破裂组的比较:破裂组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0.6±0.5)mm]小于未破裂组[(1.2±0.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6,P=0.001);两组憩室相关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CSD孕妇子宫破裂预测指标与实际发生子宫破裂的相关性:憩室深度/邻近肌层厚度≥50%、RMT≤2.2 mm及憩室深度/RMT>1.3预测子宫破裂发生的敏感度分别为94.7%、57.9%、73.6%,特异度分别为12.0%、40.7%、24.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5.9%、14.7%、14.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84.6%、83.9%。结论CSD孕妇较无CSD孕妇子宫破裂的发生风险高。妊娠早期憩室相关指标与子宫破裂的发生无
王林林杨慧霞陈俊雅范丽欣张潇潇
关键词:剖宫产术瘢痕憩室子宫破裂
病史指征宫颈环扎术后宫颈长度变化与<34周早产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在病史指征的宫颈环扎术人群中超声监测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的变化及环扎术后<24周短宫颈(CL≤2.5 cm)对<34周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病史指征McDonald宫颈环扎术且资料完整的单胎孕妇共145例的临床资料,记录在围手术期及环扎术后孕≥20~24、≥24~28、≥28~32周经阴道超声测量的闭合段CL,按分娩孕周分为≥34周分娩组(n=118)和<34周分娩组(n=27),分析2组环扎术后CL与<34周早产的关系及环扎术后孕≥20~24周短宫颈孕妇早产的风险。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组的CL与<34周早产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环扎术后CL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1)在145例病例中,足月分娩106例(73.1%),<34周早产27例(18.6%),其中7例(4.8%)<28周分娩(晚期流产)(其中2例为有生机儿并存活),总体活产率96.6%(140/145)。(2)≥34周分娩组孕妇CL在≥20~24、≥24~28、≥28~32周均显著长于<34周分娩组[(3.35±0.73)与(2.39±1.03)cm,t=5.69,P=0.008;(3.14±0.75)与(2.14±1.10)cm,t=5.65,P=0.007;(2.91±0.85)与(1.79±1.09)cm,t=5.84,P=0.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环扎术后孕≥20~24、≥24~28、≥28~32周CL是发生<34周早产的影响因素[OR值(95%CI)分别为0.885(0.837~0.935)、0.886(0.837~0.937)、0.890(0.842~0.940),P值均<0.001]。(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孕≥20~24、≥24~28和≥28~32周的CL对预测<34周早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0.734、0.799,灵敏度分别为60.0%、60.0%、80.0%,特异度分别为87.5%、91.3%、76.9%。(5)宫颈环扎术后孕≥20~24周短宫颈发生率为17.2%(25/145),其发生<34周早产的风险为CL>2.5 cm孕妇的12.7倍(OR=12.7,95%CI:4.58~35.40,P<0.001)。结论病史指征行宫颈环扎术的孕妇中,术后孕≥20~24、≥24~28、≥28~32周的CL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环扎术
玛丽帕提·马尔旦陈敏张潇潇时春艳杨慧霞
关键词:环扎术宫颈子宫颈早产
妊娠期子宫瘢痕情况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子宫破裂的相关性被引量:98
2019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妊娠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的厚度、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与发生子宫破裂的关系,并定性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LUS)肌层的连续性及测量其厚度以预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子宫破裂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规律产前检查并分娩、既往有剖宫产术史的孕妇154例,超声测量其妊娠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的厚度(横切厚度及纵切厚度)、CSD大小及妊娠晚期LUS肌层的厚度(纵切厚度)及定性观察其连续性.根据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两组:子宫未破裂组(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术中未发现子宫破裂者)134例及子宫破裂组(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不完全性破裂或妊娠期子宫破裂)20例,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早期LUS瘢痕最薄处的肌层厚度,比较妊娠晚期定性观察LUS肌层连续性与测量LUS肌层厚度以评价子宫破裂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134例子宫未破裂组孕妇中,自然分娩者6例、行剖宫产术者128例;子宫破裂组20例,均为行剖宫产术分娩.子宫未破裂组及破裂组孕妇妊娠晚期LUS的肌层厚度分别为(1.6±0.5)、(1.1±0.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距前次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妊娠早期LUS瘢痕的肌层厚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测量LUS肌层厚度相比,定性观察LUS肌层连续性在妊娠晚期提示子宫破裂的特异度(99%)、阳性预测值(92%)、阴性预测值(94%)均较高,敏感度(60%)略低.结论妊娠早期剖宫产术瘢痕的厚度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子宫破裂的相关性不大,无必要因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薄或存在较小CSD而终止妊娠,但应在妊娠期密切超声监测LUS情况.妊娠晚期定性观察LUS肌层连续性较常规测量厚度,对于提示发生子宫破裂更有意义.
王林林陈俊雅杨慧霞范丽欣张潇潇景柏华黄瑞娜李晨
关键词:子宫破裂剖宫产术瘢痕妊娠初期
孕期检查中的超声检查被引量:1
2015年
超声检查是产前检查的重要内容,是胎儿畸形的主要筛查和诊断方法,也是了解胎儿生长发育和判断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辅助检查。随着胎儿医学的发展和超声仪器功能的提高,超声检查在围产保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和规范化应用孕期超声检查,对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意义重大。
张潇潇时春艳
关键词:超声检查产前
四维彩超输卵管造影流程的规范与优化被引量:12
2014年
四维彩超输卵管造影检查术是将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声诺维注入到宫腔,使原本闭合的宫腔和输卵管扩张,然后进行四维成像,主要用于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和诊断子宫宫腔病变,用以诊断女性不孕的原因,具有准确、安全、无创伤、快捷及治疗作用。该文详细叙述了四雏彩超输卵管造影的规范流程。
杨曦张靖孟洁陈俊雅张潇潇汪京萍李琛郑潇潇白文佩
关键词:选择性输卵管造影输卵管复通术不孕症
孕中、晚期孕妇子宫颈长度测量对早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8
2011年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孕妇宫颈长度测量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09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孕妇5370例,其中孕22~24周(孕中期)行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者5277例,孕28-32周(孕晚期)行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者4379例。观察其宫颈长度变化与早产和胎膜早破发生的关系。结果(1)孕中、晚期宫颈长度测量结果:5277例孕22~24周孕妇的宫颈长度平均为(38.8±4.0)mm,其中≥30mm者5245例(99.4%,5245/5277),〈30、〈25、〈15mm者分别为0.6%、0.2%、0.1%。4379例孕28~32周孕妇的宫颈长度平均为(34.6±4.8)mm,其中≥30mm者4089例(93.4%,4089/4379),〈30、〈25、〈15mm者分别为6.6%、2.7%、0.5%。孕中、晚期宫颈长度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孕中、晚期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①早产率:5370例孕妇中发生早产289例,早产发生率为5.4%(289/5370)。②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孕22~24周测量宫颈长度孕妇5277例,其中196例发生了早产,宫颈长度≥30mm的5245例孕妇中有190例发生早产。宫颈长度〈30mm的32例中有6例(19%)发生早产,其中宫颈长度〈25mm的10例中有4例发生早产,宫颈长度〈15mm的4例中有2例发生早产。宫颈长度〈30、〈25及〈15mm者的早产发生风险分别是宫颈长度≥30mm孕妇的5.2、11.1和13.8倍。孕28—32周测量宫颈长度者4379例,其中182例孕妇发生了早产。宫颈长度≥30mm的4089例孕妇中有122例发生早产。宫颈长度〈30mm的290例孕妇中有60例(20.7%)发生早产,其中宫颈长度〈25mm的118例中有39例(33.1%)发生早产,宫颈长度〈15mm的23例中有14例(61%)发生早产。宫颈长度〈30、〈25及〈15mm孕妇的早产发生风险分别是宫颈长度≥30mm孕妇的6.9、11.1和20.0倍。�
曲首辉时春艳陈倩陈俊雅孙伟杰孙瑜张潇潇范丽欣杨慧霞
关键词:早产妊娠中期妊娠末期
17α-羟基孕酮己酸酯和醋酸甲羟孕酮预防孕鼠感染性早产的机制
2011年
目的通过研究17α-羟基孕酮己酸酯(17-αydroxyprogester。necaproate,17P)和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acetate,MPA)对早产小鼠子宫肌层及胎盘组织环氧合酶-2(cycl00xygenase-2,CO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孕激素预防感染性早产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雌性CD-1小鼠30只,于妊娠第15天,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脂多糖(1ipop01ysaccharides,LPS)组、17Plmg+LPS组、17P2mg+LPS组、MPA1mg+LPS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LPS组,每组5只。治疗组均于皮下注射相应剂量的孕激素1h后腹腔注射LPS,6h后取小鼠子宫肌层及胎盘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肌层及胎盘组织COX-2和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两两比较用LSD法。结果1.各组小鼠子宫肌层及胎盘组织中COX-2mRNA和TNF-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比较:(1)各给药组孕鼠子宫肌层及胎盘组织COX-2mRNA和TNFla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7P1mg+LPS组、17P2mg+LPS组和MPA1mg+LPS组小鼠子宫肌层COX-2mRNA表达分别为11.410±3.931、8.352±3.209和11.920±2.905,均显著低于LPS组(20.540±4.147)和DMSO组+LPS组(18.620±4.156)(P〈O.05),而TNF-αmRNA也低于LPS组和DMSO组+LP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17P1mg+LPS组、17P2mg+LPS组、MPA1mg+LPS组胎盘组织COX-2 mRNA表达分别为10.864±3.777、7.084±L667和11.830±3。652,均显著低于LPS组(18.920±4.106)和DMSO组+LPS组(23.820±7.554)(P〈0.05)。(4)17Plmg+LPS组、17P2mg+LPS组、MPA1mg+LPS组胎盘组织TNF-αITIRNA表达分别为14.340±1.618、11.488±2.910和13.040±2.982,均显著低于LPS组(24.240±7.059)和DMs0组+LPS组(23.040±5.896)(P�
张潇潇时春艳廖秦平
关键词:早产
HNF1B基因相关疾病临床表型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了解HNF1B基因相关疾病临床表型.方法 选择2013至2017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和妇产科住院、门诊就诊的不明原因肾功能减退的4例患者(例1、2、4为男性患儿,例3为成年女性患者),胎儿期肾脏超声异常的胎儿3例,经目标区域捕获二代测序、实时定量PCR或Sanger测序验证检测到HNF1B基因突变.以其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肾脏影像、血生化、尿液常规和其他必要检查结果.结果 4例患者中,例1和例4自胎儿期起病,例2和例3分别于13岁和28岁起病;除例3外,其余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例4尚表现有肾病综合征和糖尿,例2尚表现有早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病,例3尚有糖尿病;仅例3有肾脏病家族史,其余3例患者均无肾脏病家族史;4例患者均有肾脏结构异常,包括双肾多发囊肿、肾脏小和肾脏高回声.3例胎儿均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肾脏高回声,伴或不伴肾脏囊肿;仅1例胎儿羊水过多;2例胎儿有肾脏病家族史.结论 HNF1B基因相关疾病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肾脏受累最为常见,多表现为肾脏囊肿,儿童期会出现肾功能减退;胎儿期肾脏超声显示肾脏高回声或肾脏囊肿者应想到HNF1B基因相关疾病的可能.
王芳姚勇杨慧霞时春燕张潇潇肖慧捷张宏文苏白鸽张琰琴郭冀帆丁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