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培

作品数:7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丹参
  • 3篇农田
  • 2篇生物炭
  • 2篇水杨酸
  • 2篇土壤
  • 2篇旱作
  • 2篇旱作农田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B
  • 1篇氮肥
  • 1篇氮淋溶
  • 1篇氮素
  • 1篇氮素累积
  • 1篇氮素吸收
  • 1篇氮素吸收利用
  • 1篇敌草隆
  • 1篇电泳
  • 1篇悬浮培养细胞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7篇张洪培
  • 4篇李世清
  • 4篇沈玉芳
  • 3篇董娟娥
  • 2篇朱楠
  • 2篇李秀云
  • 1篇杨喜玲
  • 1篇张婧一
  • 1篇陈红艳
  • 1篇行冰玉
  • 1篇张晓茹
  • 1篇胡格格
  • 1篇肖茜
  • 1篇陈迎迎

传媒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物炭对黄土区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被引量:73
2015年
为了揭示生物炭对黄土区不同质地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特性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规律及差异,该研究选取黄土区3种典型土壤(风沙土、黄绵土和黑垆土),设置质量分数0、0.5%、1%、2%、3%和5%共6个比例的生物炭梯度,进行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湿润锋进程与累积入渗量受生物炭添加量及土壤质地的影响。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大,风沙土和黑垆土的水分入渗速度和累积入渗量逐渐降低(P<0.05);黄绵土水分入渗和累积入渗量呈先增大后减缓的趋势(P<0.05)。生物炭未显著影响试验条件下黄绵土和黑垆土的累积蒸发量(30 d),但显著改变了风沙土的蒸发特征,抑制前期蒸发。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下,3种土壤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运移时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Philip入渗模型可描述添加生物炭土壤水分入渗变化过程。生物炭可减少黄土区3种质地土壤的硝态氮淋溶量,表明适量生物炭添加能够增强土壤氮素固持能力,降低硝态氮淋失及环境风险。该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能够提高土壤持水性和降低硝态氮淋失,有利于黄土高原旱地作物的生长;同时该研究可为农田选择合理生物炭施用量提供科学参考。
肖茜张洪培沈玉芳李世清
关键词:土壤水分蒸发生物炭土壤质地入渗硝态氮淋溶
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矿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土壤有机碳在生物圈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机碳矿化将显著影响大气CO2的浓度,关系到养分的释放。近年来,生物质炭农用的土壤生态系统固碳减排功能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研究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研究对象等差异,目前研究的结果仍然存在争议。本文主要从试验材料、试验条件和驱动因子等角度综述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矿化影响,并阐述进一步研究值得探索的方向,以客观评价生物质炭的农田固碳减排效应。
张洪培李秀云沈玉芳李世清
关键词:生物质炭有机碳碳矿化
甲基紫精对丹参培养细胞抗氧化防护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探讨甲基紫精(MV)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体内抗氧化防护系统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MV为诱导剂,以敌草隆(DCMU)为抑制剂,考察了MV与DCMU处理后丹参悬浮培养细胞中H2O2、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防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和同工酶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MV处理显著提高了丹参培养细胞内H2O2、丙二醛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MV处理使CAT、POD活性增强,谱带颜色更亮,条带增加。DCMU处理显著抑制了MV诱导的H2O2、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增加,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和同工酶的表达。以上结果说明,MV可诱导丹参培养细胞叶绿体产生H2O2,H2O2激活了丹参培养细胞抗氧化防护系统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行冰玉朱楠张洪培杨喜玲董娟娥
关键词:叶绿体敌草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丹参
水杨酸诱发的丹参悬浮培养细胞内H2O2迸发与其培养基碱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可诱导丹参悬浮培养细胞内H2O2产生及其培养基碱化。利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咪唑(imidazole,IMD)、H2O2淬灭剂二甲基硫脲(dimethylthiourea,DMTU)、质膜H+-ATPase抑制剂钒酸钠(Na3VO4)及激活剂壳梭孢菌素(fusicoccin,FC)处理丹参悬浮培养细胞,探讨SA诱导的H2O2迸发与培养基碱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H2O2可促发培养基碱化,IMD和DMTU抑制SA诱发的培养基碱化,说明H2O2参与SA诱发的培养基碱化过程;SA抑制质膜H+-ATPase活性,Na3VO4引发培养基碱化并使H2O2迸发时间提前,FC处理逆转了SA诱导的培养基碱化及H2O2迸发,说明质膜H+-ATPase调控培养基pH值变化,培养基碱化促进了H2O2产生。因此,丹参悬浮培养细胞内H2O2水平与其培养基碱化程度之间相互关联、共同作用,协同响应SA的诱导。
张洪培张晓茹胡格格董娟娥
关键词:H2O2水杨酸丹参
旱地农田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对栽培模式的响应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选取玉米6个关键生育期六叶期(V6)、十叶期(V10)、吐丝期(R1)、乳熟期(R3)、蜡熟期(R5)、生理成熟期(R6),比较了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与当地传统栽培模式(LT)之间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HH模式的植株含氮量在V6期(39.3 g·kg^(-1))显著高于LT模式(31.9 g·kg^(-1)),而在V10和R1期则显著低于LT模式;(2)HH模式在各时期植株氮吸收量均显著高于LT模式,在R1期前,各器官氮素累积量大小为叶片>茎,R1期后各器官氮素累积量大小为籽粒>叶片>茎>苞叶、穗轴;(3)两种栽培模式下,氮素转移量和转移氮素贡献率均表现为叶片>茎>穗轴>苞叶,但HH模式显著高于LT模式;(4)HH模式的籽粒产量(15 326 kg·hm^(-2))和氮肥偏生产力(61.30 kg·kg^(-1))极显著高于LT模式,但两种模式间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利用率差异不显著。HH模式可促进干物质生产和氮肥利用,是有效的黄土旱塬春玉米增产增效栽培模式。
张洪培陈迎迎沈玉芳李世清
关键词:春玉米旱作农田栽培模式氮素累积
生物炭与氮肥对旱作春玉米农田CO_2和CH_4排放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生物炭与氮肥对旱作春玉米农田CO_2和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累积排放总量及CO_2+CH_4排放强度的影响,试验设置C_0N_0(不加生物炭,不施氮肥)、C_0N_1(不加生物炭,施氮肥225kg·hm^(-2))和C_1N_1(添加生物炭50t·hm^(-2),施氮肥225kg·hm^(-2))3个处理,采用密闭式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生物炭和氮肥输入旱作春玉米农田CO_2和CH_4排放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同时对影响通量变化的0~20cm土层温度和水分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不同处理春玉米农田均表现为CO_2累积通量的源,且CO_2排放通量均呈现一定的峰值变化规律。(2)C_1N_1处理减少了春玉米生长季农田CO_2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总量,在试验的2个生长季内农田CO_2平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总量各处理均表现为C_0N_0>C_0N_1>C_1N_1,且C_1N_1处理降低显著。(3)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用指数方程和二次方程较好拟合二者关系,且与10cm土层温度的相关性优于0cm土层温度,但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4)试验各处理农田土壤CH_4排放通量在-16.08^-73.96μg·m^(-2)·h^(-1)之间,表现为大气CH_4的净吸收库;C_1N_1处理增加了土壤CH_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总量,但作用效果的显著性受年际环境因子的影响;农田土壤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添加生物炭和施氮减少了旱作农田春玉米生长季CO_2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总量,增加了CH_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总量,总体上显著增加了春玉米产量,显著减少农田CO_2+CH_4排放强度。
李秀云张洪培沈玉芳李世清
关键词:生物炭氮肥旱作农田
水杨酸诱发的NO介导了丹参悬浮培养细胞中丹酚酸B的生物合成被引量:5
2015年
水杨酸(SA)可诱导丹参悬浮培养细胞中一氧化氮(NO)产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化及丹酚酸B(Sal B)的生物合成。为了阐明NO对丹参悬浮培养细胞中Sal B生物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本实验利用NO供体硝普钠(SNP)、NO合成酶抑制剂L-NNA(Nω-nitro-L-arginine)、NO淬灭剂c PITO(carboxy-2-phen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以及PAL抑制剂L-AOPP(L-2-aminooxygen-3-phenyl acrylic acid)分别处理丹参悬浮培养细胞,并对其胞内NO水平、PAL活性和Sal B积累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硝普钠(SNP)处理显著促进了NO产生、PAL活性和Sal B的积累,而L-NNA和c PITO抑制上述过程,说明NO诱发PAL活性提高并参与了SA诱导的Sal B生物合成;L-AOPP显著抑制了PAL活性及Sal B积累,却对NO产生没有显著影响,揭示NO位于PAL的上游。这说明SA诱发的NO产生、PAL活化及Sal B合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NO通过激活PAL触发Sal B生物合成。
张婧一陈红艳张洪培朱楠董娟娥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水杨酸丹参丹酚酸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