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普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ARS胸部X线平片与CT影像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 SARS 的 X 线影像诊断学特点。材料与方法 对 39 例临床确诊为 SARS 患者的胸部 X 线影像及部分 CT 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 发现 SARS 的胸部 X 线影像表现为病变呈片状、条片状或磨玻璃样改变,病灶变化快,动态观察可呈游走性,而 CT 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影像及肺实变影像等特点。结论 SARS 患者 X 线胸片影像、CT 影像表现需结合流行病史、临床、实验室检查和 X 线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 宋福京佟静季志民张波姜国林张广平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碘油CT诊断早期或不典型肝癌的探讨被引量:3
- 2001年
- 为探讨碘油CT对早期或不典型肝癌的诊断作用。方法采用股动脉穿刺 ,将导管超选择性的插入肝固有动脉 ,经导管注入超液化碘油 ,2周后进行CT扫描。此时如果肝内有碘油聚积高度提高肿瘤的可能 ,对 32例碘油CT阳性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综合分析。结论为碘油具有选择性集聚在肿瘤血管内的特性 ,可以查出很小的肝癌结节 。
- 刘彦玲宋福京张广平姜国麟
- 关键词:肝癌碘油CT导管DSA
- 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引发缺血性卒中常见的病因。有研究显示,亚洲人以颅内动脉狭窄为多见^[1],我国大概每年有40-50万新发作的卒中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2]。尽管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仍高达10%-24%^[3]。因此,
- 张广平刘楠李慎茂陆伯华宋福京
-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血管内治疗
-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动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经股动脉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采用国产尿激酶(UK)用微量泵以1万U/min持续泵入,溶栓后常规使用抗血小板、抗凝及清除自由基损伤等脑保护治疗。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功能转归进行评价,并记录颅内出血及死亡率。结果 28例中造影23例有血管闭塞,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13例,部分再通6例,2例发生颅内出血,死亡1例。尿激酶用量在30万~75万U,平均(68.7±11.4)万U。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有明显好转的21例(75%)。溶栓后早期(<24小时)症状加重7例(25%)。结论尿激酶选择性动脉溶栓能使闭塞血管再通,改善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和远期预后。
- 张广平刘楠李慎茂宋福京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尿激酶
-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评价动脉止血压迫器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经股动脉途径行脑血管造影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3例术后采用天津怡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B组48例采用传统人工手法压迫止血法:C组59例先采用手法压迫20 min,再结合动脉止血压迫器压迫止血。3组术后抗凝、抗血小板、降脂等其他常规处置相同。比较3组术后止血效果、制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止血方法进行比较,其中止血时间A组为(2.19±1.5)min,B组为(3.81±2.5)min,C组为(3.69±1.7)min,A组比其他两组略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肢制动时间A组为(8.2±2.1)h,B组为(23.6±23)h,C组为(7.5±1.6)h,B组明显长于另两组;止血成功率3组分别为97.8%、97.9%、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高于其他2组,C组最少。结论单纯应用压迫器止血虽卧床时间减少,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为高;手法压迫并发症少,但是卧床时间长,患者耐受程度低;手法压迫联合压迫器压迫止血的效果好,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刘楠张广平李慎茂
-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
- 支架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1]。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对预防卒中的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刘楠张广平李慎茂陆伯华
-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药物治疗
-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病因及防治被引量:14
- 2010年
- 椎动脉狭窄是后循环梗死的重要病因,尤以起始部的狭窄更为常见。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椎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但是不得不面对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较高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关于再狭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的深入,相关的防治方法不断发展。口服药物治疗、各种涂层支架、放射性血管支架与磁化支架等为解决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提供了各种方法。本文就其病因及防治作一综述。
- 赵慧玭李慎茂张广平
- 关键词:椎动脉起始部再狭窄
- 12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脑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方法观察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结构异常情况,比较不同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结构有无区别,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12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血管结构以及血管狭窄部位并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123例后循环缺血的患者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84例、后循环脑梗死39例,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90例,以椎基底动脉狭窄为主,占43.09%(53例)。TIA患者发生中度以上狭窄的比例明显低于脑梗死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椎动脉发育异常比例较高,一侧椎动脉缺如或发育纤细达16.26%。结论 DS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发育不良或后循环变异比例较高,提示在无明确风险因素的后循环缺血患者,需要排除椎动脉发育不良或血管变异。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狭窄程度要高于未发生脑梗死的TIA患者,因此,应积极加强对后循环TIA的处理,避免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 张广平刘楠李慎茂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