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宝艳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免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玉米
  • 4篇病菌
  • 3篇玉米丝黑穗
  • 3篇玉米丝黑穗病
  • 3篇玉米丝黑穗病...
  • 3篇丝黑穗病
  • 3篇丝黑穗病菌
  • 3篇黑穗病
  • 3篇黑穗病菌
  • 2篇染色
  • 1篇玉米大斑病
  • 1篇玉米大斑病菌
  • 1篇植株
  • 1篇植株体
  • 1篇植株体内
  • 1篇生理小种
  • 1篇生理小种鉴定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激素
  • 1篇内源激素水平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赵辉
  • 4篇高增贵
  • 4篇张宝艳
  • 4篇庄敬华
  • 4篇张小飞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1篇种子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6种染色方法对玉米丝黑穗病菌不同发育阶段的染色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比较了姬姆萨氏色素(Giemsa)、苯胺蓝-乳酚油、番红O-KOH、苯胺蓝-甘油、曲利苯兰酒精-乳酚酸和考马斯亮兰组织透明染色法对玉米丝黑穗病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染液浓度条件下,6种染色方法均可进行冬孢子、芽管、先菌丝、担子、担孢子等寄主组织内部菌体的原位染色。曲利苯兰组织透明染色方法更稳定、简捷和易于观察,能观察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适宜胞间菌丝的染色。
张宝艳高增贵庄敬华张小飞赵辉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染色组织学观察
玉米丝黑穗病菌对植株体内内源激素水平改变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玉米苗期接种丝黑穗病菌后植株体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从寄主与病菌互作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植株后,植株体内单一激素ABA含量提高;IAA、GA和ZR的含量降低;IAA/ABA、ZR/ABA、GA/ABA及(IAA+GA+ZR)/ABA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激素间的比值变化较单一激素的含量变化更加显著,相对单一激素的调控作用,激素间相互作用对调节植株生长发育更为重要。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的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一系列变化可能是引起植株出现畸形症状(如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和丛生等)的直接原因。
高增贵张宝艳张小飞庄敬华赵辉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菌内源激素
玉米丝黑穗病菌菌丝在寄主体内的生长过程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曲利苯兰酒精-乳酚酸组织透明染色法,对玉米丝黑穗病菌在植株体内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曲利苯兰组织透明染色方法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包括冬孢子萌发、芽管、先菌丝、担孢子、侵染菌丝、冬孢子等阶段。
张宝艳高增贵庄敬华张小飞赵辉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菌染色
东北春玉米区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被引量:7
2007年
对2005年采自东北玉米主产区的大斑病叶标样进行分离,经单孢纯化后获得56个菌株。通过Ht单基因鉴别寄主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已呈现复杂化,0号生理小种和1号生理小种分别占35.7%和17.9%,为优势小种,其次为123号生理小种,占12.5%,另外还存在2、3、23、123N、12和23N号生理小种。
赵辉高增贵张小飞庄敬华张宝艳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