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景灼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腔镜经剑突下和经肋间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近期效果对比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评估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8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的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剑突下组40例和经肋间组40例,并进行相应的胸腔镜手术切除。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肺不张、术后出血、肺部感染、肌无力危象、心律失常)、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半年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剑突下组的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经肋间组,手术出血量少于经肋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肺不张、术后出血、肺部感染、肌无力危象、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穿刺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7、30、90天,剑突下组的VAS评分均优于经肋间组(P<0.05);术后第180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的随访中,两组患者的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和经肋间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术后并发症和近期疗效方面情况相当,但经剑突下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庞景灼叶敏庞文广张世超
- 关键词:胸腺扩大切除术
- 胸腔镜经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术的解剖及临床分析
- 2021年
- 目的从解剖学结合临床的角度评估胸腔镜经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治疗胸腺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共有25例胸腺病变患者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住院行胸腔镜经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术。总结手术的解剖要点及经验,记录术中前纵隔重要器官组织的解剖暴露情况,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天平均VAS疼痛评分。结果所有25例患者均能清楚暴露和手术相关的前纵隔重要解剖标记及结构,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手术时间(98.7±27.9)min,手术出血量(52.8±13.8)ml,术后引流量(446.7±123.6)ml,胸管留置时间(2.8±1.6)d和术后住院时间(4.7±1.6)d。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3 d的VAS疼痛评分为(1.72±0.63)分。结论从解剖学角度看,胸腔镜经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对前纵隔重要器官、组织的暴露良好;从临床数据上看,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庞景灼叶敏庞文广张世超
- 关键词:胸腺切除术电视胸腔镜手术
- 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术后急慢性疼感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术后急慢性疼痛中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122例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n=63例,A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59例,B组)。比较两种方法在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上的差异,评价两种方法在胸外科手术急慢性疼痛程度治疗上的效果。结果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疼痛评分,术后A组患者1天、3天疼痛评分为(1.19±0.22)分和(1.11±0.21)分,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为(0.76±0.16)分和(0.47±0.18)分;B组患者1天、3天疼痛评分为(1.80±0.49)分和(1.57±0.31)分,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为(0.46±0.12)分和(0.24±0.12)分(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对于急性疼痛效果上优于硬膜外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对于慢性疼痛效果上劣于硬膜外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可能会增加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 伍硕允卢珠明叶敏林志潮庞文广黄文海庞景灼
- 关键词:肋间神经冷冻硬膜外自控镇痛开胸手术急性疼痛
- 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临床价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两者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优势。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我院手术收治的肺癌患者48例,均行术前电视纵隔镜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以手术清扫淋巴结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4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显示,11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排螺旋CT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准确率为89.58%;电视纵隔镜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0例,准确率为97.92%;电视纵隔镜诊断准确率优于多排螺旋CT(P〈0.05)。多排螺旋CT诊断性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94.59%,假阴性率为27.27%,假阳性率为5.41%,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0.00%和92.11%,约登指数为67.31%;电视纵隔镜诊断性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100.00%,佣阴性率为9.09%,假阳性率为0.00%,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00%和97.37%,约登指数为90.90%。结论电视纵隔镜检查和多排螺旋CT均可以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但电视纵隔镜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伍硕允卢珠明兰勇叶敏庞文广林志潮黄文海庞景灼
- 关键词:纵隔镜多排螺旋CT非小细胞肺癌
- 缓释氟尿嘧啶术中植入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安全性及寻找预防食管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将60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缓释氟尿嘧啶组(治疗组,剂量为15mg/kg)和不用缓释氟尿嘧啶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组在关胸以前根据肿瘤不同部位将缓释氟尿嘧啶植入瘤床、可能有淋巴转移的区域和可疑亚临床肿瘤病灶区域。植入药物以生物蛋白胶固定于给药部位。术后10d连续观察缓释氟尿嘧啶对手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有患者出院后均在术后1年内和(或)1年后行胸部CT及胃镜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局部复发。结果术后10d连续观察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恢复及全身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复发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剂量是安全的,并可降低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
- 庞文广叶敏伍硕允庞景灼
- 关键词:缓释氟尿嘧啶术中植入食管癌
- 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后早期心肺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了解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治术(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术后早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2006年l2月-2009年7月,我院共有23例漏斗胸患者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进行矫治,其中13例大于9岁的漏斗胸患者行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VC)、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50).所有23例患者均行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心功能检测,包括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结果 术后3个月TLC、VC、FEV1、FVC均较术前下降,其中VC、FEV1、FVC下降明显[VC:(81.08±12.74)vs(92.15±11.36);FEV1:(83.54±10.81)vs(93.62±10.76);FVC:(85.92±10.59)vs(93.85±10.18),P<0.05],术后1年均可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MEF50术后3个月未见明显下降,术后1年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个月、术后1年每搏量和心输出量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术后1年心脏指数均较术前有提高,其中术后3个月提高明显[(3.45±0.42)vs(3.15±0.42),P<0.05].结论 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后患者早期肺功能虽有下降,但术后随访显示可恢复至术前水平,而术后早期患者的心功能较术前有提高.
- 林志潮伍硕允卢珠明叶敏庞文广黄文海庞景灼
- 关键词:漏斗胸NUSS手术心功能肺功能
- 血栓弹力图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检测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各个阶段的凝血功能,了解食管癌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指导术后抗凝或止血治疗。【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食管癌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手术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对正常对照组、手术组术前1 d、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标本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组术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TEG参数R、K、LY30值减小,Angle、MA、CI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1天和正常对照组比较,TEG参数R、K值明显减小,Angle、MA、CI值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30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1 d和手术组术前1 d比较,TEG参数R、K值减小,LY30、Angle、MA、CI值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7 d和术后1 d比较,TEG参数R、K值减小,MA、CI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均表现为高凝状态。手术和麻醉并没有明显改变食管癌的凝血状态。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血液高凝状态会更明显。
- 庞景灼巫国勇叶敏庞文广张世超蔡成杰
- 关键词:食管癌血栓弹力图高凝状态
-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肋骨骨髓微转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研究其与病理学因素及术后转移率的关系,探讨非小细胞肋骨骨髓微转移临床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手术治疗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病例158例,术中抽取肋骨骨髓,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骨髓中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1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9例出现骨髓微转移,阳性率37.34%(59/158)。59例骨髓微转移阳性患者术后18例(30.51%)肺癌患者出现远处转移;99例骨髓微转移阴性患者中术后14例(14.14%)出现远处转移。骨髓微转移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肿瘤体积越大,骨髓微转移阳性率增高;分期增高,骨髓转移阳性率也增高。骨髓微转移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有较高的转移率。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发生早期骨髓微转移,骨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指标有关。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微转移可作为临床监测、指导辅助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 卢珠明伍硕允李秀娟叶敏林志潮黄文海庞文广庞景灼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
-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在治疗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在治疗肺部小结节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直径小于2cm的肺部结节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胸管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查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10~245min,平均146min,术中出血量50~950ml,平均233m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2~11天,平均3.7天;术后住院时间4,13天,平均7.3天。未发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治疗直径小于2cm的肺结节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 庞景灼巫国勇叶敏庞文广
- 关键词:胸腔镜肺小结节
- 经剑突下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的安全性、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对12例胸腺疾病予经剑突下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并随访最少半年,观察术后的短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50~120 min,平均(82.0±15.2)min;出血量10~100 ml,平均为(38.3±13.2)ml;术后住院时间为4~6 d,平均(4.2±0.9)d;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损伤膈神经、胸腔积液、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6例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未见出现肌无力危象,肌无力症状均有改善,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解。随访半年以上,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气腹机辅助经剑突下手术治疗胸腺疾病操作简单可行,并发症少,伤口隐蔽美观,术后效果理想,前景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庞文广黄凤柳叶敏庞景灼
- 关键词:人工气胸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