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哲

作品数:124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16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1篇病理
  • 39篇病理学
  • 38篇安全性评价
  • 34篇毒性
  • 33篇药物
  • 21篇临床前
  • 19篇神经毒
  • 18篇细胞
  • 15篇毒性病理学
  • 14篇毒理
  • 14篇免疫
  • 14篇病理学评价
  • 13篇毒理学
  • 13篇药物安全
  • 12篇疫苗
  • 11篇组织病理
  • 11篇组织病理学
  • 11篇临床前安全性...
  • 10篇神经毒性
  • 9篇神经毒力

机构

  • 121篇中国食品药品...
  • 8篇中山大学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武汉生物制品...
  • 3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上海优卡迪生...
  • 2篇益诺思生物技...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杭州九源基因...
  • 1篇神州细胞工程...
  • 1篇清华德人西安...
  • 1篇信达生物制药...

作者

  • 124篇屈哲
  • 97篇林志
  • 90篇杨艳伟
  • 87篇吕建军
  • 85篇霍桂桃
  • 81篇张頔
  • 78篇李波
  • 40篇王雪
  • 33篇耿兴超
  • 25篇张硕
  • 23篇霍艳
  • 21篇汪巨峰
  • 15篇李珊珊
  • 11篇周晓冰
  • 10篇黄瑛
  • 10篇李琛
  • 8篇黄芝瑛
  • 8篇张河战
  • 8篇范玉明
  • 8篇李伟

传媒

  • 29篇药物评价研究
  • 21篇中国药事
  • 19篇中国新药杂志
  • 6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中国药物警戒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2016年第...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遗传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2013年中...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环境诱变...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11篇2020
  • 15篇2019
  • 10篇2018
  • 13篇2017
  • 15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要求及关注点探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要求及关注点。方法:简要介绍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指导原则、目的、GLP要求、GLP符合性要求、种类、地点、病理工作组、同行评议病理学家和专题病理学家的职责、动物数量的选择、建议归档文件、同行评议声明以及使用数字扫描全切片图像进行同行评议等内容。结果: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可核实并提高病理诊断和病理解释的准确性、一致性及完整性,提高病理报告的质量;同时,可作为毒性病理学家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本文探讨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要求及关注点,以期为我国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更好地开展符合GLP的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提供一些参考。
吕建军霍桂桃林志屈哲杨艳伟张頔霍艳耿兴超王雪李波
关键词:毒性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
转cry1Ab/Ac基因大米对食蟹猴小肠黏膜形态、上皮内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数量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转cry1Ab/Ac 基因大米对对食蟹猴小肠黏膜形态、上皮内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数量影响.[方法]以转cry1Ab/Ac 基因大米为受试物,选用24 只食蟹猴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三组,普通大米对照组、Bt 大米低剂...
杨艳伟吕建军周晓冰霍桂桃屈哲林志张頔王雪
关键词: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食蟹猴
单抗药物组织交叉反应中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贝伐单抗和美罗华,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常规二步法和直接法在人体组织交叉反应中的应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常规二步法采用相应二抗,通过底物酶显色,显示单克隆抗体药物与相应组织的结合情况。直接法采用标记后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通过生物素-链霉卵白素系统放大后显色,显示单克隆抗体药物与相应组织的结合情况。结果贝伐单抗采用直接法,其结果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常规二步法。美罗华直接法不能有效地显示该抗体与相应组织的结合,而常规二步法的结果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表现良好。结论不同类型单克隆抗体适合不同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最佳的实验方法是在尽可能减少背景性染色的同时,采用最低的浓度即能显示单克隆抗体与人体组织的特异性结合。
林志吕建军屈哲李珊珊张迪杨艳伟李波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2种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体内药效学研究
2022年
目的评价2种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 modified T,CAR-T)细胞在荷瘤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药效,为相关产品的体内药效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使用B-NDG小鼠构建经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的Raji细胞(Raji-Luc细胞)移植瘤模型,单次给予细胞A和细胞B(相对于细胞A,细胞B在表达CAR结构的基础上还表达IL-6沉默片段,可干扰IL-6的表达),持续观察至给药后84 d。考察小鼠存活率、临床症状、体重变化、体内Raji-Luc细胞荧光强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结果细胞A和细胞B均可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并一定程度上减缓由Raji-Luc细胞导致的体重降低,有效缓解Raji-Luc细胞负荷导致的临床表现,显著降低体内Raji-luc细胞荧光强度,明显降低Raji-Luc细胞造模动物各组织器官淋巴瘤发生率,变化呈剂量相关性。结论CAR-T治疗组动物的死因可能与肿瘤的持续性消耗及逐渐加重的背景性病变有关。细胞A和细胞B在Raji-Luc细胞荷瘤B-NDG小鼠体内呈现一定药效学作用,两者药效未见明显差异。
文海若黄瑛屈哲秦超王三龙楼小燕耿兴超俞磊
啮齿类动物致癌实验中增生性病变的评估方法
在为期两年的啮齿类动物致癌性研究中,增生性病变在人类致癌性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增生是许多组织的一种常见的、自发的、且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但同时增生也是其他病理状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病理条件下,增生代表发生...
霍桂桃屈哲林志杨艳伟张頔吕建军
关键词:肿瘤病理学动物实验增生性病变风险评估
CAR-T细胞B-NSG小鼠模型病理学评价及与临床毒性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前B-NSG小鼠模型病理学方法评价CAR-T细胞产品的药效学和毒性,分析临床前与临床毒性的相关性,并指出B-NSG小鼠模型病理学评价中存在的难点。方法:首先,动物尾静脉注射Raji-Luc细胞建立B淋巴细胞...
屈哲林志黄瑛李芊芊文海若霍艳杨艳伟张頔李琛吕建军
关键词:病理学评价恶性淋巴瘤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可以对海量的生物医学数据进行准确和综合地分析,而且可以帮助构建药物设计领域的预测模型。随着算法和统计方法的发展,大数据和AI技术已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CADD可被用于有效克服药物设计领域的困难,从而高效地设计和开发新药。介绍了药物设计和发现过程中数据预处理和建模步骤、药物设计和发现过程中基于AI的建模方法、大数据和AI技术在CADD中的最新应用,以期为我国药物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杨艳伟胡文元林志霍桂桃张頔李双星张亚群闫振龙屈哲吕建军
关键词:药物设计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分析
临床前毒理学研究Beagle犬中枢神经系统一致性制片方法
2019年
目的 建立临床前毒理学研究中Beagle犬中枢神经系统一致性制片方法.方法 以Beagle犬脑组织肉眼可见的解剖部位,如额极、视交叉、动眼神经、脑桥、前庭耳蜗神经为标志,对Beagle犬脑组织(腹侧面向上)进行冠状水平单侧取材.并且对Beagle犬脊髓的颅颈段(C1~C2)、胸中段(T6~T8)和腰膨大处(L4~L5)进行横切面及倾斜横向面取材,并经常规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处理.结果 通过这种方法制作的Beagle犬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学切片一致性高、质量好,包括了Beagle犬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结构,例如尾状核、基底核、大脑皮质(额叶、顶叶、枕叶、颞叶)、脉络丛、海马、下丘脑、延髓、中脑、脑桥、丘脑、小脑和脊髓.结论 该制片方法简单易行且一致性高,可用于临床前毒理学研究中Beagle犬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制片.
杨艳伟霍桂桃屈哲林志张頔李琛陈旭林吕建军王雪李波
关键词:BEAGLE犬脊髓毒理学研究
药物神经毒性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体外替代方法研究
目的:传统的药物神经毒性动物评价方法存在周期长、费用高、结果判断主观性强等缺点。近年来随着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本研究从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多参数终点筛选和评价药物或化合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
屈哲张硕吕建军林志霍桂桃霍艳耿兴超李佐刚王雪李波
细胞治疗·研究评价被引量:28
2018年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即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是一种基因修饰的T细胞,通过将带有特异性肿瘤细胞抗原识别结构域及T细胞激活信号的遗传物质转人T细胞,使T细胞通过直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相结合而激活,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素B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募集人体内源性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此外,还可形成免疫记忆T细胞从而获得特异性的抗肿瘤长效机制。由于CD19-CAR—T细胞在多种血液肿瘤临床试验中的突出表现,CAR—T细胞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热潮,甚至有研究者认为肿瘤治愈已成为可能。
孟淑芳王佑春吴雪伶赵翔黄维金王斌王萌宋雪贾芳英霍艳侯田田黄瑛文海若李芊芊屈哲王歈俞磊
关键词:细胞治疗非临床研究肿瘤细胞表面RECEPTOR杀伤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