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艳香

作品数:76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生物学
  • 33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基因
  • 14篇百脉根
  • 11篇棉花
  • 9篇耐盐
  • 7篇遗传学
  • 7篇植物
  • 7篇耐盐性
  • 7篇教学
  • 7篇合成酶
  • 7篇大豆
  • 6篇蛋白
  • 6篇多胺
  • 6篇性状
  • 6篇引物
  • 6篇生物信息
  • 6篇生物信息学
  • 6篇生物信息学分...
  • 6篇苜蓿
  • 5篇紫花
  • 5篇紫花苜蓿

机构

  • 6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6篇南开大学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天津市农业科...
  • 2篇天津科润蔬菜...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廊坊市农林科...

作者

  • 76篇孙艳香
  • 29篇冯雪
  • 19篇贾永红
  • 11篇张一名
  • 9篇王勇
  • 7篇王彬
  • 7篇赵学良
  • 7篇朱晔荣
  • 7篇张江丽
  • 6篇马峙英
  • 6篇王省芬
  • 6篇王慧飞
  • 5篇王聪艳
  • 5篇张志达
  • 4篇王宁宁
  • 4篇杨红梅
  • 4篇陈光
  • 4篇张艳
  • 4篇陶汉林
  • 3篇张桂寅

传媒

  • 6篇廊坊师范学院...
  • 4篇北方园艺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南开大学学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棉花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研究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2005年全...
  • 1篇河北畜牧兽医
  • 1篇种子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量表达AVP1的转基因百脉根耐盐能力大大提高
<正>土壤盐分是限制植物生长、降低植物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高浓度的环境盐分,一方面能导致植物细胞含水量的降低,另一方面会影响植物细胞内的离子平衡,细胞质中过量的Na+对于细胞质中一些正常的生理过程是有毒的。研究发现,植物...
孙艳香杨红梅耿云红张博陶汉林朱晔荣王勇
文献传递
紫花苜蓿高频体细胞胚与次生胚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系统地对紫花苜蓿体细胞胚发生以及次生胚发生途径中若干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建立了紫花苜蓿高频体细胞胚和次生胚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及次生胚再生体系均具有严格的基因型依赖性,不同的品种间以及同一品种内的不同株系间再生频率存在较大差别;MSO 培养基可作为胚状体成苗培养基,但次生胚在 MSO 培养基中成苗率较低而再次形成新的胚状体;改良无激素 SH 培养基可有效终止次生胚的发生,并诱导次生胚成苗.此外,从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筛选到3个具有较强胚状体再生能力的品种,6个高胚状体发生能力的株系,2个具有较强的次生胚发生能力的株系,为进一步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孙艳香杨红梅尹军朱晔荣王宁宁王勇
关键词:紫花苜蓿胚状体高频再生体系
燕山地区软枣猕猴桃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为探明燕山地区软枣猕猴桃天然种群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本研究对3个软枣猕猴桃天然种群内软枣猕猴桃资源的叶片、果实的14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燕山地区三个软枣猕猴桃种群部分果实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种群的叶片表型性状间未达到显著差异;11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12.86%~30.40%,其中果心大小的变异幅度最大;14个质量性状变异系数在5.13%~77.80%,其中果实萼片宿存的变异幅度最大;11个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值在1.69~3.10,其中叶柄长度的多样性最丰富;14个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值在0.23~1.20,其中果实喙端形状的多样性最丰富。对燕山地区3个软枣猕猴桃种群的表型性状均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花厂峪种群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多样性指数最高,果实横径纵径较大,与其它种群相比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可为今后的软枣猕猴桃育种和群体遗传进化研究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参考。
苏彦苹王秋芬马建军冯雪古惠惠张新业孙艳香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形态学数量性状
青贮青饲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利用被引量:12
2002年
赵学良孙艳香
关键词:种质资源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谷胱甘肽硫转硫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的一组多功能同工酶,其主要功能是催化某些内源性或外来有害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巯基偶联,增加其疏水性使其易于穿越细胞膜,并在被分解后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本文对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分类、结构、功能进行阐述。
冯雪王彬孙艳香
三种伞形科蔬菜作物棕榈酰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2023年
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胡萝卜(Daucus carota)、芹菜(Apium graveolens)、香菜(Coriandrum sativum)3种伞形科蔬菜作物的棕榈酰基转移酶(protein S-acyltransferase,PAT),对其家族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为深入探究该类蛋白在3种伞形科作物生长发育及抵御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提供参考。利用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和hmmsearch程序,从胡萝卜、芹菜、香菜基因组中筛选、鉴定PAT家族成员;利用TBtools绘制PAT基因染色体分布图;利用Expasy分析PAT蛋白的等电点、分子量;利用TMHMM-2.0预测PAT蛋白跨膜区;利用CELLO v.2.5、WoLF PSORT预测PAT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MEGA6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利用MEME分析PAT蛋白保守基序;基于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及转录组数据,利用TBtools绘制基因表达热图,分析PAT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胁迫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胡萝卜、芹菜及香菜基因组中各存在27、25、27个PAT基因,分别命名为DcPAT 1~27、AgPAT 1~25、CsPAT 1~27。这些PAT成员不均匀地分布于染色体上,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且均为跨膜蛋白。系统进化分析将伞形科及来源于其他物种的PAT蛋白分为7个类群(Group1~7),伞形科作物PAT蛋白在7个类群中均有分布。结构分析表明,所有的PAT蛋白均含有DHHC-CRD结构域,该序列内的保守氨基酸残基在不同物种间已发生变异。荧光定量PCR和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PAT基因在胡萝卜、芹菜、香菜不同组织间的表达水平有差异,但有部分成员在不同组织间均呈现高水平或低水平表达,另有部分DcPAT基因在盐胁迫和低温胁迫处理后,表达水平发生改变。
张新业李文静朱姝孙艳香王聪艳闫训友周志国
关键词:伞形科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洗衣粉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为研究洗衣粉的遗传毒性和潜在危害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方法]以蚕豆根尖为试材,研究威白爆炸盐洗衣粉溶液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当洗衣粉溶液浓度增大至0.16g/L时,24h后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当洗衣粉溶液浓度为0.24g/L时,其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48h后,0.12g/L洗衣粉溶液处理的根尖细胞微核率达最大值,为(25.20±4.97)‰;0.16g/L洗衣粉溶液处理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达最大值,为(5.22±0.37)%。浓度相同而诱变时间不同时,微核率差异显著,染色体畸变率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浓度洗衣粉溶液均能强烈诱发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和染色体畸变,处理时间对染色体畸变率无显著影响。
张江丽王聪艳李茜茜贾永红张志达孙艳香
关键词:蚕豆微核染色体畸变洗衣粉
百脉根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EC 4.1.1.50)是多胺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以日本百脉根EST序列为基础,通过设计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了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编码cDNA,命名为LcSAMDC1。LcSAMDC1基因组序列全长2 626 bp,存在3个内含子;cDNA序列全长1 799 bp,存在3个植物SAMDC基因特征性ORF,其中tORF编码2个氨基酸残基,sORF编码55个氨基酸残基,mORF编码354个氨基酸残基;mORF编码产物推断的分子量为38.6 kDa,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功能结构域(酶原剪切位点和PEST结构域);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LcSAM-DC1在幼叶和根中具有高水平的表达,在茎中表达水平较低,而在成熟叶片中不表达。
路玉兰孙艳香冯雪赵学良
关键词:百脉根多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
大豆GmNHX1在百脉根中的过表达研究:体内Na^+含量的降低是耐盐性提高的基础被引量:12
2006年
从大豆中克隆到了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GmNHXI)的全长cDNA,包括5′端非翻译区464 bp,编码区1641 bp,3′端非翻译区486 bp,共2591 bp.该cDNA编码的GmNHX1蛋白共546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特征,与已知功能的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AtNHX1,OsNHX1及AgNHX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GmNHX1在大豆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基因,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能受到NaCl,KCl,LiCl,ABA以及脱水等胁迫上调;耐盐品种GmNHX1的转录水平在叶片中低于而在根系和下胚轴中均高于敏盐品种.将GmNHX1 cDNA置于两个串联的CaMV35S启动子控制下在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中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百脉根的耐盐性.Na^+及K^+含量测定表明,与对照相比,过表达GmNHX1的百脉根小苗中Na^+,K^+含量显著降低,K^+/Na^+比率显著增加,显示了百脉根中过表达GmNHX1所导致的耐盐性与减少转基因植物中Na^+的积累有密切关系.
孙艳香王丹白艳玲王宁宁王勇
关键词:大豆耐盐性
棉花精氨酸酶基因GhARG1 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深入研究棉花精氨酸酶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以及生理功能,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技术从棉花中获得了精氨酸酶ORF序列Gh ARG1,盐渍、PEG6000胁迫及ABA、SA和MeJA处理棉花幼苗,并原核表达棉花精氨酸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ORF序列长度为1 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精氨酸酶保守结构域。q RT-PCR技术分析表明,在叶片中该基因转录水平上受盐渍、PEG6000胁迫及ABA、SA处理的诱导,而对MeJA下调其表达。将Gh ARG1完整的编码序列融合到原核表达载体p Cold-TF中,经过IPTG诱导及SDS-PAGE检测表明,Gh ARG1编码产物的分子量约为37 ku,与预期相符。p Cold-Gh ARG1重组菌粗酶液中精氨酸酶活性是对照菌的6倍。研究表明,棉花内源性精氨酸酶基因Gh ARG1可能通过ABA、SA信号途径参与棉花对盐渍和干旱胁迫的响应,且其克隆表达产物具有精氨酸酶活性,为开展其生理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慧飞冯雪张一名冯立峰张瑜陈光孙艳香
关键词:棉花精氨酸酶非生物胁迫信号分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