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成珍

作品数:3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机械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2篇分子
  • 8篇石墨
  • 8篇石墨烯
  • 7篇动力学
  • 7篇分子动力学
  • 6篇纳米
  • 6篇分离膜
  • 5篇气体分子
  • 5篇柱塞
  • 5篇柱塞泵
  • 5篇纳米孔
  • 4篇多孔
  • 3篇气体
  • 3篇气体分离
  • 3篇热导率
  • 3篇轴向
  • 3篇轴向柱塞
  • 3篇轴向柱塞泵
  • 3篇剪切流场
  • 3篇出口

机构

  • 31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中国北方车辆...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新疆...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中国船舶集团...

作者

  • 31篇孙成珍
  • 20篇白博峰
  • 5篇卢文强
  • 3篇温伯尧
  • 3篇刘捷
  • 3篇王涛
  • 2篇赵亮
  • 1篇刘毅
  • 1篇伍家忠
  • 1篇骆政园
  • 1篇俞宏伟
  • 1篇冀海
  • 1篇柳海
  • 1篇李实
  • 1篇张锋
  • 1篇郑文秀

传媒

  • 6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2篇液压与气动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水下无人系统...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孔石墨烯分离CH_4/CO_2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3
2015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CH_4/CO_2混合气体在多孔石墨烯分离膜中的分离过程,分析了3种纳米孔功能化修饰(N/H修饰、全H修饰和N/―CH_3修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气体分子会在石墨烯表面形成吸附层,CO_2分子的吸附强度高于CH_4分子.纳米孔的功能化修饰不仅减小了纳米孔的可渗透面积,还通过影响纳米孔边缘原子的电荷分布提高了气体分子的吸附强度,进而影响了混合气体分子在多孔石墨烯分离膜中的渗透性和选择性.CO_2分子在多孔石墨烯中的渗透率能达到10~6GPU(1 GPU=3.35×10^(-10)mol·s^(-1)·m^(-2)·Pa^(-1)),远远高于传统的聚合物分离膜.研究表明多孔石墨烯分离膜在天然气处理、CO_2捕获等工业气体分离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温伯尧孙成珍白博峰
关键词:分离膜分子动力学功能化修饰
基于二维薄膜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膜组件、装置及淡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薄膜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膜组件、装置及淡化方法,所述膜组件包括端部膜夹片、中部膜夹片以及膜片支撑体,中部膜夹片两端由近及远依次设置膜片支撑体和端部膜夹片,端部膜夹片、中部膜夹片以及膜片支撑体开设中心孔;...
孙成珍井家斌刘毅郭金浪
石墨烯基分离膜可行吗?
2020年
提高膜材料的分子渗透速率对于膜分离技术在气体分离和水净化等领域的高效应用至关重要.通常认为,膜的渗透率与其厚度成反比例关系.因此,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由于原子尺度的厚度成为了理想的分离膜材料.从石墨烯被发现开始,石墨烯基分离膜是否可行的问题就成为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孙成珍白博峰
关键词:气体分离原子尺度分离膜水净化膜分离技术
一种斜盘转动的轴向柱塞泵配流轴及其配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盘转动的轴向柱塞泵配流轴及其配流方法,属于轴向柱塞泵领域。一种斜盘转动的轴向柱塞泵配流轴,包括壳体和旋转件,旋转件可旋转的设在壳体内;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导油槽,两个导油槽上均设有进出油口,壳体的底部...
孙成珍刘城冀海唐守生王涛汪浒江
原子势能对纳米通道中二元流体形态和传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壁面原子与流体原子之间不同的作用势能对纳米通道中二元流体形态和传热特性的影响。对于Ar-Kr流体,Kr原子由于壁面和周围流体原子的作用均匀分散形成混合流体,并且热导率较纯Ar流体略有增大;而对于Ar-Cu流体,Cu原子依靠自身强大的作用聚集在一起形成悬浮流体,其热导率较纯Ar流体增加一个数量级。由此可见,不同势能的原于在纳米通道中的存在形式和所引起的流体传热特性不同。
孙成珍卢文强白博峰刘捷
关键词:二元流体传热特性
一种研究柱塞泵外流场油液流动传热特性的实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柱塞泵外流场油液流动传热特性的实验系统,包括供油系统和实验测试柱塞泵,所述供油系统与所述实验测试柱塞泵通过两端为SAE法兰接口的液压软管连接在一起,注热油管路中,热油箱内置电加热棒,顶部出油口与过滤器...
孙成珍王涛唐守生冀海汪浒江常壮刘城
一种多孔石墨烯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孔石墨烯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分离膜包括多孔基底和附着在多孔基底上的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上有通孔,通孔的孔径为亚纳米级;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不超过十个原子层的厚度,多孔基底为绝缘体,通过对分离膜化学功能化处理...
孙成珍白博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分离膜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及其淡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分离膜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及其淡化方法,分离膜水处理领域。本发明的基于氧化石墨烯分离膜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及其淡化方法,内管采用外方结构,氧化石墨烯分离膜膜安装时不需要弯曲而能够直接平铺在外...
孙成珍白博峰刘城
文献传递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癸烷-水界面吸附的MD模拟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具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吸附的癸烷-水界面的微观特性,从浓度分布和分子构象出发,分析界面分子排布对癸烷-水界面微观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癸烷水界面厚度约为0.378nm,界面处水分子偶极矩方向和癸烷分子倾向于与界面平行;SDBS在界面的吸附使得界面厚度增大,油水相互作用减弱,扰乱了水和癸烷分子在界面的定向排列;同时,发现癸烷水界面存在空隙,结合亲水基强烈的静电作用,使得界面处水分子扩散加剧,界面变形能力增强。
温伯尧孙成珍车煜全白博峰
关键词:油水界面分子构象分子动力学
剪切流场中非牛顿流体等效热导率测量装置
一种剪切流场中非牛顿流体等效热导率测量装置,包括转动系统和加热系统,所述的转动系统由两个同轴的圆筒组成,其中内圆筒静止,外圆筒旋转,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附着在内圆筒内壁上的加热膜,该加热膜与可调直流电源相连,在内圆筒上还安...
孙成珍白博峰卢文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