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博峰

作品数:337 被引量:685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5篇期刊文章
  • 122篇专利
  • 4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标准

领域

  • 85篇理学
  • 7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化学工程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0篇机械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电气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6篇核科学技术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4篇两相流
  • 39篇传热
  • 29篇气液两相流
  • 28篇换热
  • 19篇数值模拟
  • 19篇分子
  • 18篇动力学
  • 18篇流型
  • 18篇值模拟
  • 17篇液滴
  • 17篇掺混
  • 16篇超临界
  • 14篇流体
  • 13篇气液两相
  • 13篇环状流
  • 13篇分子动力学
  • 12篇气体
  • 11篇音速
  • 10篇液膜
  • 8篇油气

机构

  • 33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4篇中国核动力研...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西安理工大学
  • 6篇核动力运行研...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新疆...
  • 4篇上海蓝海科创...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石油
  • 3篇上海蓝滨石化...
  • 3篇陕西延长石油...
  • 3篇中石化广州工...
  • 3篇兰州冠宇传热...
  • 2篇河海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西安热工研究...

作者

  • 337篇白博峰
  • 60篇郭烈锦
  • 39篇张海滨
  • 20篇孙成珍
  • 19篇骆政园
  • 15篇孙慧娟
  • 14篇陈学俊
  • 14篇刘利
  • 11篇张西民
  • 11篇贺登辉
  • 10篇陆军
  • 8篇王俊奇
  • 8篇徐峰
  • 8篇苏燕兵
  • 7篇黄飞
  • 7篇刘莉
  • 7篇王忠勇
  • 7篇党政
  • 7篇吕孝飞
  • 7篇毛宇飞

传媒

  • 60篇工程热物理学...
  • 14篇化工学报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中国工程热物...
  • 9篇科学通报
  • 8篇机械工程学报
  • 8篇核动力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推进技术
  • 4篇2007多相...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2007年传...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石油化工设备
  • 2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27篇2023
  • 30篇2022
  • 18篇2021
  • 24篇2020
  • 18篇2019
  • 14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13篇2013
  • 13篇2012
  • 14篇2011
  • 12篇2010
  • 20篇2009
  • 13篇2008
  • 21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3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的温度和压力调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的温度和压力调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储罐、增压泵、水浴式气化器、压力隔离罐、稳压罐、气动调压阀、三通调节阀、气动减压阀等设备构成,在压力隔离罐罐体与稳压罐出口上设置有温度与压力传感器...
白博峰王俊鹏冯佳琪
单喷嘴横流气雾两相流掺混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PIV设备测量了方腔通道内气体液雾两相交叉横向流的掺混,液滴通过旋流雾化喷嘴产生,获得了沿横流方向不同掺混横截面的液滴分布图和液滴运动流线图。比较了三种喷嘴布置角度(60°,90°,120°)在不同气流速度下的掺混效果。结果表明:在横流作用和壁面约束的影响下,流场中出现不同尺度的漩涡,大涡的卷吸与离心作用导致液滴分布不均匀,影响了雾滴与气相的掺混。随着掺混的发展,大涡的强度和尺寸均减小,对雾滴影响减弱,掺混变好;三种喷嘴布置角度下,60°掺混最好,90°次之,120°最差。
张海滨刘利孙慧娟白博峰
关键词:掺混漩涡PIV
水平微肋管内基于气液环状流流型的沸腾传热理论模型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提出了基于气液环状流的水平螺旋微肋管内沸腾传热理论预测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假设环状流液膜是由基底液膜和叠加扰动波液膜单元组成,将无量纲准则数Fr_0=G/[gd_eρ_v(ρ_l-ρ_v)]^(0.5)作为汽液两相流环状流理论模型的判据建立的模型理论预测值与已由的四种不同结构的微肋管、三种有机工质下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Fr_0>4.0时,提出的环状流预测值理论值或者和预测值符合得较好,或者大幅度改善了原有分层流模型的预测效果,充分说明了提出的环状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王跃社白博峰Hiroshi HONDA
关键词:微肋管环状流沸腾传热
气液两相流压力波色散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设计了可调频式压力扰动源的气液两相流压力波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泡状流、弹状流压力波的色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泡状流,在实验范围内,压力波的传播速度及其衰减跟扰动频率有关,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波速及其衰减都增加;工质的流速对压力波的色散特性没有影响。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泡状流压力波色散特性的临界频率现象,即高于临界频率,压力波色散特性消失,本文分析了相应的物理机制。对弹状流,压力波同样具有典型的色散特性,已有研究结果还不能预测其色散规律。
白博峰黄飞王先元
关键词:压力波色散气液两相流波速
一种密相二氧化碳供应-贮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相二氧化碳供应‑贮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二氧化碳气化子系统;所述二氧化碳气化子系统,用于储存外界补充的液态二氧化碳,并对液态二氧化碳进行相态转换获得超临界二氧化碳;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储存子系统,用于接...
白博峰陈真韬冯佳琪王俊鹏
一种基于热流物流匹配的冷流系统
一种基于热流物流匹配的冷流系统,通过多井气、液流量的匹配,流体温度、压力及其组分的控制和冷流技术结合使多相流体在管道中稳定的流动。从油(气)井中开采出的流体,依次经匹配系统,冷流系统,输送至输油(气)管道。匹配系统对各井...
白博峰吕孝飞
文献传递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自循环干式密封装置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自循环干式密封装置,用于高比功率、紧凑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系统透平发电机组的动密封,包括迷宫密封圈、密封腔及干式密封本体,迷宫密封作为自循环干式密封装置的首级密封结构,能显著降低排入...
白博峰李煜喆张恩博吴东坡
差压波动对孔板气液两相流测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差压波动是气液两相流动的固有物理现象,应用该波动可以测量干度和气液总流量。为了研究差压波动对孔板气液两相流测量的影响,本文在压力0.7~1.0 MPa,气相流量200~400 kg/h,干度0.4~1范围内测量了不同流动工况下的差压波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差压平均值和差压标准差可以反映两相流流动参数的变化,但差压标准差重复性较差;实验范围内差压标准差的重复性变化范围为±0.3%~±18.5%;对于低含液率两相流(LNF〈0.3%),差压平均值的波动会"掩盖"液相流量变化造成的差压值变化;误差传递会导致总流量的预测误差大于干度的预测误差;对于高干度两相流(x〉0.5),误差传递会导致液相流量预测误差被放大。
郑学波樊晨车煜全白博峰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
一种适用于稠油热采余热回收的高差压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稠油热采余热回收的高差压板式换热器。采用宽直流道与高压小流道相间隔的结构,分别适应高温高粘高密度c采出液和高压水。热交换器主要结构包括冷热流体换热芯体、压紧板、冷流体进出口封头及与其相连的接管及...
张若愚白博峰
窄间隙矩形通道的临界热流密度解析模型
2007年
根据窄间隙矩形通道的流道结构特点,参考圆管环状流临界热流密度(CHF)预测解析模型,得到了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环状流CHF解析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通道间隙不小于0.5mm的窄间隙矩形通道内发生沸腾两相流环状流时的CHF值。计算表明,当窄间隙矩形通道的进口截面宽高比为25~85时,通道内的CHF值强化比较明显。
黄军王秋旺黄彦平白博峰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解析模型窄间隙矩形通道临界热流密度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