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雅丽

作品数:22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胡萝卜素
  • 3篇噬菌体
  • 3篇提取物
  • 3篇浮游
  • 2篇对数期
  • 2篇有机碳
  • 2篇生态修复
  • 2篇水体
  • 2篇水体生态
  • 2篇水体生态修复
  • 2篇团聚体
  • 2篇微囊藻
  • 2篇微生物
  • 2篇萝卜
  • 2篇酶基因
  • 2篇耐辐射奇球菌
  • 2篇菌株
  • 2篇抗辐射
  • 2篇控藻
  • 2篇类胡萝卜素

机构

  • 12篇暨南大学
  • 11篇武汉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 1篇白俄罗斯国家...

作者

  • 21篇唐雅丽
  • 8篇方呈祥
  • 8篇罗雪松
  • 7篇刘正文
  • 6篇张磊
  • 5篇张修峰
  • 4篇张珞珍
  • 4篇汪杨
  • 4篇辛晓红
  • 3篇李红
  • 3篇杨桥
  • 3篇邹颖颖
  • 2篇王朝晖
  • 2篇张坤迪
  • 2篇程冬梅
  • 2篇刘泽君
  • 1篇谈静泉
  • 1篇钟萍
  • 1篇梅雪英
  • 1篇关保华

传媒

  • 3篇湖泊科学
  • 2篇生态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科学大众(智...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湖北省遗传学...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微囊藻生长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微囊藻生长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无菌培养基的制备;S2:将微囊藻接种于S1中的无菌培养基中;S3:将大型溞和处于对数期的鞭毛虫按配比投入到S2中接种有微囊藻的...
唐雅丽刘正文张修峰王朝晖
惠州西湖浮游植物磷脂脂肪酸特征研究
2012年
对富营养化水体常见浮游植物进行了分离和培养,测定了其磷脂脂肪酸(PLFA)。同时,检测了惠州西湖浮游植物的磷脂脂肪酸;结合惠州西湖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数据,分析了浮游植物磷脂脂肪酸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结合PLFA与细胞丰度和生物量的分析,α-亚麻酸(18:3ω3)的质量浓度与蓝藻(除湖丝藻外)呈正相关;二十碳四烯酸ARA(20:4ω6)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ω3)的质量浓度与硅藻呈正相关;二十碳五烯酸EPA(20:5ω3)和16:3ω3的质量浓度与绿藻呈正相关等,其中16:3ω3为绿藻门独有的脂肪酸。这些均与室内实验得到的结果相符合。本研究表明,磷脂脂肪酸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来分析浮游植物组成,它将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新方法。
江洁妮包苑榆唐雅丽张修峰钟萍李欣刘正文
关键词:浮游植物磷脂脂肪酸生物标志物群落结构
新疆天然胡杨林地区根际微生物的种群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现存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林采集了根际土壤样品,共分离纯化得到140个菌株,并真空冷冻干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随机选取其中53株细菌的基因组进行16S rDNA测序,并通过NCBI进行比对来初步鉴定。以16S rRNA基因相似性低于97%时作为不同的分类单元定义,这些菌株可以划分为47个不同的分类单元。系统发育树将这些菌株聚类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等5个门。其中优势种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分离菌株中潜在的新分类单元(相似性<97%)所占比例较高,约占分离总数的26.4%。其中,菌株R37与T44相关的多相分类数据已经发表于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上,分别代表了一个新属(Parasegetibacter luojiensis gen.nov.,sp.nov.)与一个新种(Niastella populi sp.nov.)。该研究一方面对胡杨林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种群分析,了解了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获得了大量新的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条件。
程冬梅唐雅丽张坤迪方呈祥
关键词:根际微生物种群分析
新疆与西藏地区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四个潜在新种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新疆与西藏地区均为少数民族自治区,且位于中国边疆。在气候上均有日照时间长、地表辐射高、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它们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它们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微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共从西藏地区土样中分离纯化并冻干保存细...
唐雅丽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长沙走马楼东吴竹简蚀斑微生物的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07年
竹简为我国古代早期文字记录的一种重要载体。湖南长沙竹简博物馆珍藏了一大批走马楼出土的三国时期东吴竹简,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吴简为材料,从竹简中分离微生物,获得10株细菌纯培养,并对这些分离菌株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根据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脂肪酸组份的测定以及部份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10个菌株划归为4个属。这些菌株可作为进一步探讨竹制品文物的微生物腐蚀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曾维政陈锐宋少华方北松谈静泉唐雅丽罗雪松汪杨张珞珍辛晓红汪力工金平方呈祥
关键词:RRNA
5种杀虫剂对3种淡水浮游动物的急性毒性被引量:3
2017年
探讨了5种不同类型杀虫剂(毒死蜱(Chlorpyrifos)、三氟氯氰菊酯(Cyhalothrin)、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阿维菌素(Abamectin)和锐劲特(Fpronil))对3种淡水浮游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和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的急性毒性作用。通过单一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了5种常用杀虫剂对3种淡水浮游动物的24 h(大型溞和萼花臂尾轮虫)和1 h(尾草履虫)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随杀虫剂质量浓度增加,5种杀虫剂的毒性均明显增强,3种浮游动物的死亡率上升,呈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5种杀虫剂对大型溞的24 h-LC50依次为0.001 mg/L、0.000 001 mg/L、0.078 mg/L、0.001 mg/L、0.098 mg/L,毒性均为剧毒;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 h-LC50依次为0.081 mg/L、0.003 mg/L、0.062 mg/L、0.005 mg/L、0.476 mg/L,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为剧毒,锐劲特为高毒;对尾草履虫的1 h-LC50依次为0.434 mg/L、1.904 mg/L、4.851 mg/L、4.024 mg/L、33.393 mg/L,毒死蜱表现为高毒,三氟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为中毒,锐劲特为低毒。3种淡水浮游动物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大型溞、萼花臂尾轮虫、尾草履虫。从敏感性来说,大型溞和萼花臂尾轮虫均为较好的进行杀虫剂水环境生态效应评价的受试动物;尾草履虫由于时效快,在毒死蜱的检测中可作为优先考虑的受试动物。
刘泽君唐雅丽
关键词:环境学杀虫剂淡水浮游动物急性毒性敏感性
外源性有机碳对淡水生态系统食物网的贡献被引量:5
2014年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来自于两个部分,系统自身的初级生产力(内源性有机碳)以及流域带来的外源性有机碳。而外源性有机碳对淡水生态系统食物网贡献的大小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如一些富营养化水体中,较高的内源性初级生产力会降低水生生物对外源性碳的依赖性。而在一些贫营养和富含腐殖质的湖泊和溪流中,水生生物对外源性有机碳的利用甚至超过了内源性有机碳。总结分析了外源性有机碳对食物网的贡献的研究现状,概括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外源有机碳[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陆生动物]对淡水生态系统食物网的贡献及其路径,并得出结论:外源性有机碳对不同淡水生态系统食物网贡献各有不同,其大小主要受到水体的营养状态、水体中的消费者种类、外源性有机碳的质量以及进入食物网的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唐雅丽程冬梅刘正文吴林睿
关键词:有机碳DOCPOC陆生动物
自编教材与大学生能力培养被引量:2
2014年
21世纪,我国正面临教育改革这一重大举措,而自编教材的推行,将成为这一改革的有效举措。本文总结了现有教材的不足点,并从自编教材的三个方面特点分析了其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关联:特色分明,充分展示教师及学院的专业水准;量身打造,符合学生所学学科整体知识体系;与时俱进,使学生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
唐雅丽
关键词:自编教材大学生
新疆分离菌株的提取物对λ噬菌体紫外诱导的抑制作用
从我国高温、强辐射的新疆塔里木地区采集样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分类鉴定, 获得一批有用的遗传资源.根据菌落表面颜色将其分为红色、粉红色、桔黄色、黄色和白色等类型,从中选取39个不同颜色的菌株分别用丙酮萃取法制备提取...
邹颖颖杨桥罗雪松周国玲张磊唐雅丽李红张珞珍辛晓红方呈祥
文献传递
玉米秸秆浸出液对大型蟤生长繁殖的影响
2017年
陆源溶解性有机碳(t-DOC)是湖泊碳库的恒定组分,对湖泊食物网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往的野外调查结果显示,陆源有机碳占浮游动物食物总碳量的均值为53%,能显著贴补浮游动物。然而陆源有机碳直接作为食物时,并不能支持浮游动物的生长和繁殖。那这个贴补从何而来?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假设:t-DOC能经由异养微食物网的转化,形成浮游动物的优质食物,最终贴补浮游动物。为验证假设,本文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以玉米秸秆浸出液代表t-DOC,进行黑暗腐烂实验,并设置5种食谱(栅藻、未腐烂和腐烂的t-DOC、以及腐烂实验中分离的细菌、纤毛虫、鞭毛虫)喂养大型蟤。结果表明:大型蟤存活率、最大体长和累积繁殖量表现为t-DOC腐烂组和栅藻组最高,鞭毛虫组和纤毛虫组次之,细菌组和t-DOC组最低,且腐烂t-DOC喂养的大型蟤δ13C与t-DOC基本一致。由此我们提出t-DOC贴补浮游动物的一条可能途径:细菌、鞭毛虫和纤毛虫共同完成了t-DOC食物质量提升,并最终贴补浮游动物。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陆生生态系统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完善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唐雅丽杨小琴
关键词:鞭毛虫纤毛虫浮游动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