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碧

作品数:102 被引量:409H指数:10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房颤
  • 26篇动脉
  • 25篇心房
  • 25篇心房颤动
  • 20篇心肌
  • 14篇衰竭
  • 13篇心力衰竭
  • 13篇细胞
  • 11篇血管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教学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8篇钾通道
  • 7篇心肌梗死
  • 7篇心肌损伤
  • 7篇慢性
  • 7篇慢性心力衰竭
  • 7篇梗死

机构

  • 76篇蚌埠医学院第...
  • 33篇蚌埠医学院第...
  • 32篇蚌埠医学院
  • 3篇蚌埠市第三人...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合肥市第四人...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无锡市惠山区...

作者

  • 102篇唐碧
  • 54篇康品方
  • 50篇张恒
  • 36篇王洪巨
  • 31篇宣玲
  • 20篇吴士礼
  • 14篇高琴
  • 12篇黄宇理
  • 11篇汤阳
  • 8篇周静
  • 7篇侯秀杰
  • 7篇刘进军
  • 6篇李妙男
  • 6篇张先林
  • 6篇刘进军
  • 5篇张宁汝
  • 5篇包宗明
  • 5篇高大胜
  • 5篇王茂林
  • 5篇谢彩侠

传媒

  • 17篇蚌埠医学院学...
  • 13篇齐齐哈尔医学...
  • 9篇淮海医药
  • 7篇中华全科医学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应用生理...
  • 4篇心血管病防治...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实用心电学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5篇2023
  • 15篇2022
  • 16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1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十二碳六烯酸下调心房颤动大鼠心房肌细胞双孔内向整流相关性钾通道-1的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大鼠心房颤动(房颤)模型中的作用及其对双孔内向整流相关性钾离子通道1(TREK-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敏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对照DHA处理组(B组)、房颤组(C组)、房颤DHA处理组(D组)。分别观察房颤发生时间和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应用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房肌中TREK-1表达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心房肌中TREK-1 mRNA表达。结果:D组较C组大鼠房颤出现时间明显推迟,每天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A组比较,C组大鼠心房ERP明显缩短,D组大鼠心房ERP较C组明显延长(P<0.01)。与A组比较,C组TRE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D组TREK-1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和P<0.01)。结论:DHA具有抗房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双孔钾通道TREK-1表达有关。
唐碧高大胜侯秀杰史晓俊王洪巨单锋
关键词:心房颤动二十二碳六烯酸心房肌细胞
血浆甲壳质酶蛋白40和内皮微粒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内皮微粒(EM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年龄≥65岁者180例,随机分为ACS组(n=96)和对照组(n=84)。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YKL-40水平;应用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浆EMP水平,以CD31^+/CD42b-EMPs为标志;采用Gensini评分对每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计算。结果:ACS组血浆YKL-40和CD31^+/CD42b-EMP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患者Gensini评分值与血浆YKL-40和CD31^+/CD42b-EMPs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22,P<0.01;r=0.561,P<0.01)。ACS组患者血浆YKL-40水平和CD31^+/CD42b-EMPs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25,P<0.01)。结论:老年ACS患者血浆YKL-40和EMP水平明显升高,且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提示两者有可能成为诊断ACS的一个新的生化标志物,并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危险分层提供参考依据。
李妙男王洪巨张宁汝黄宇理史晓俊唐碧汤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内皮微粒PLASMAENZYMECHITIN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2021年
在临床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心房颤动(AF),简称房颤,是最多发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这两种疾病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和脑卒中等心血管急症的危险因素,且都与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关。OSA与AF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目前认为,OSA导致AF风险增加的机制包括呼吸暂停时自主神经系统被激活、胸内压力改变、间歇性低氧血症、炎症介质和肥胖等其他危险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心房重构和心房扩张,从而导致AF的持续。已有研究表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有效地预防OSA的发生及AF的发生、发展和复发。尽早发现、尽早治疗OSA对于AF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目前OSA与AF之间的关系,探讨二者之间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诊治及预防。
高琦唐碧康品方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房颤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心房颤动大鼠心房肌生理改变及双孔钾通道TASK-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大鼠心房颤动(AF)模型心房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80只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敏感的SD大鼠分为对照组(CTL组)、DHA处理组(DHA组)、房颤组(AF组)和房颤+DHA处理组(DHA+AF组),观察房颤持续时间;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和双孔钾通道TASK-1电流,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房组织TASK-1蛋白表达。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后,房颤持续时间随实验天数增加而逐渐延长,DHA干预缩短房颤持续时间。与CTL组相比,AF组大鼠心房肌细胞复极50%时的动作电位时程(APD50)和复极90%时的动作电位时程(APD90)明显缩短,心房肌细胞TASK-1电流密度升高,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AF组相比,DHA+AF组大鼠心房肌细胞APD50和APD90明显延长,TASK-1电流密度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DHA具有延长房颤大鼠心房肌细胞APD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心房肌TASK-1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心房肌细胞TASK-1电流密度有关。
葛敏单锋唐碧侯秀杰
关键词:心房颤动二十二碳六烯酸心房电重构
NLRP1炎症体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内的表达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高脂高糖饮食和糖尿病分组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1(NLRP1)炎症体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分析其在糖尿病心肌病中潜在的致病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高糖高脂饮食组和糖尿病组。以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8周后行血清学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并计算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心脏彩超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NLRP1、ASC和caspase 1的蛋白及m RNA表达等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高脂饮食组体质量、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NLRP1 m RNA、caspase 1 mRNA及NLRP1蛋白表达增加(P<0.01),但空腹胰岛素、IRI、ISI、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变化(P>0.05),心肌组织ASC和caspase 1蛋白及血清IL-1β、IL-1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糖尿病组中,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胰岛素、ISI和体质量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增大,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及E/A比值下降并伴有NLRP1/ASC/caspase 1通路m RNA同步增加和NLRP1、caspase 1蛋白水平升高,但心肌组织中ASC蛋白表达无明显升高(P>0.05)。此外糖尿病组中IL-1β、IL-18也较正常组升高(P<0.05);与高糖高脂饮食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升高伴有空腹胰岛素,ISI和体质量降低(P<0.01),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E/A比值下降并伴有NLRP1、caspase 1蛋白表达增加和血清L-1β、IL-18升高(P<0.01)。结论糖尿病可诱发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及心肌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LRP1/ASC/caspase 1炎症体活化有关。
戎李孙硕朱飞宇赵懿高琴张恒唐碧王洪巨康品方
关键词:糖尿病IL-1ΒIL-18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分析Notch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变化。方法: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CON)、高糖高脂组(HC)、糖尿病组(DM)和厄贝沙坦+糖尿病组(Ir+DM)。制作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成功后,第8周开始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FBG)、全心质量及左心室重量,计算心脏指数(H/B)及左室重量指数(LVWI),检测大鼠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otch1、Hes-1及Jagged-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HC组H/B、LVWI、FBG无明显变化,血脂、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Bcl-2/Bax及Notch1、Hes-1、Jagged-1蛋白表达降低;与HC组相比,DM组H/B、LVWI、FBG、MDA含量增加明显,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SOD活性、Bcl-2/Bax及Notch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与DM组相比,厄贝沙坦干预组H/B、LVWI明显降低,血脂、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但SOD活性、Bcl-2/Bax增加,MDA含量降低,同时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糖尿病可导致大鼠发生心肌损伤,厄贝沙坦可能通过增强Notch1信号通路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张恒陶敏康品方郭建路宣玲高琴唐碧李路佳王洪巨
关键词:厄贝沙坦糖尿病心肌损伤
双孔钾通道TASK-1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是机体一项重要的代偿反应,K+通道在其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近期研究发现双孔钾通道亚型TASK-1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表达,并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存在一定相关性,此文拟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与TASK-1研究进展及其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田真蔡鑫唐碧
关键词: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衰竭为特点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研究认为,氧化应激损伤以及有毒醛类物质的蓄积在肺动脉高压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是一种醛类氧化还原酶,可通过抑制4-羟基壬烯醛(4-HNE)等积聚和调节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异常增殖和迁移,改善肺血管重构,对肺动脉高压具有不可替代的保护作用。本文拟综述ALDH2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为预防和控制肺动脉高压提供新的思路。
王伟杰康品方唐碧
关键词:乙醛脱氢酶2肺动脉高压4-羟基壬烯醛氧化应激
双孔钾通道TASK-1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的变化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双孔钾通道TASK-1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组):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4周组(DM 4W)和糖尿病8周组(DM 8W),造模成功后,小动物超声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测定不同时期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心脏重量,计算心系数(HW/BW),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TASK-1的蛋白表达;急性分离N和DM 8W组大鼠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其动作电位时程(APD)和TASK-1电流,同时应用TASK-1特异性抑制剂ML-365观察TASK-1电流抑制情况。结果与N组相比,DM组大鼠心系数增加(P<0.05),大鼠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及收缩末期左室内径增加(P<0.01),TASK-1的蛋白表达增加(P<0.01),左室内径缩短率及射血分数均下降(P<0.01),Masson染色显示DM组心肌胶原纤维粗大,交织成网状,排列不均匀,沉积增多;与DM 4W相比,DM 8W组大鼠舒张末期左室内径、收缩末期左室内径、心系数和TASK-1蛋白表达持续增加(P<0.01,P<0.05),左室内径缩短率及射血分数进一步下降(P<0.01),Masson染色显示心肌形态更加不规则,沉积增加明显。与N组相比,DM 8W糖尿病心肌病组TASK-1的电流明显减少(P<0.01),动作电位时程延长(P<0.05),TASK-1电流被ML-365成功抑制。结论糖尿病可诱发心肌纤维化,加重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双孔钾通道TASK-1的蛋白及电流变化有关。
张恒陶敏康品方郭建路宣玲唐碧高琴王洪巨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损伤双孔钾通道
Hcy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 术后无复流的关系及机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Hcy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PCI)后无复流现象的关系,并分析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3例急性STEMI并接受PPCI术患者,整理其临床基本资料、化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及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手术资料,依据PPCI术后是否出现无复流现象分为2组,其中33例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另外80例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流正常;同时留取患者血浆标本,检测并计算2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差异,统计学分析及探讨Hcy导致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可能机制。结果急诊PCI术后血流正常组患者,其血浆中Hcy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生率及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相关,无复流组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血流组,同时无复流组NLR、CRP水平亦高于正常血流组;因此推测血浆Hcy可能通过NLR及CRP相关的炎症反应,影响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发展。
耿旭张恒马宾王洪巨唐碧朱建吴士礼康品方武悦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