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巍峰

作品数:33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食管
  • 8篇食管癌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 5篇心脏
  • 5篇缺损
  • 5篇外科
  • 5篇间隔缺损
  • 5篇核苷
  • 5篇核苷酸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易感性
  • 4篇术后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房间隔
  • 4篇房间隔缺损

机构

  • 21篇江苏大学附属...
  • 5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28篇唐巍峰
  • 23篇陈锁成
  • 19篇丁国文
  • 12篇董长青
  • 11篇王康荣
  • 11篇孙斌
  • 10篇顾海勇
  • 10篇任正兵
  • 9篇戎国祥
  • 8篇刘建
  • 5篇施益军
  • 3篇刘超
  • 3篇马少君
  • 3篇尹俊
  • 2篇孙扬永
  • 2篇陈明治
  • 2篇邵爱中
  • 2篇朱静峰
  • 1篇郑永锋
  • 1篇陈亦江

传媒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第八届华东六...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53例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麻醉、体外循环、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越来越多。2002年12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53例60岁以上的老年瓣膜病患者,并施行瓣膜置换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唐巍峰陈锁成顾海勇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外科治疗老年人瓣膜置换手术体外循环手术技术
IL-8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性的关系
2011年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决定患者预后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现有的影像学方法对于发现早期淋巴结转移能力较差,因此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非常有必要。最近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CRP)1846C〉T多态性位点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马少君刘超顾海勇唐巍峰董长青丁国文陈锁成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外科治疗
目的:自发性食管破裂早期易误诊,外科治疗死亡率较高,及时的诊断和积极的外科治疗,能提高治愈率。我们报告1962-2000年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治疗经验,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全组14例中,男,11例,女,3例,年...
孙斌戎国祥唐巍峰
文献传递
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法的抗反流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经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法的抗反流效果。方法采用经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法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305例。术后行X线吞钡、胃镜和食管pH检查。结果术后无1例早期死亡,未发生吻合口瘘,2例出现轻度胃食管反流。结论经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法具有明显的抗反流优势,且效果确切、可靠。
唐巍峰陈锁成丁国文王康荣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中国人群瘦素受体(LEPR)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非贲门胃癌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 评估LEPR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环境危险因素对非贲门胃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490 例非贲门胃癌病例和1476 例对照,采用SNPscan 方法对3 个LEPR SNPs 基因型进行检测。
刘珺唐巍峰陈誉林万尊张鲁榕
关键词: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经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的愈合实验观察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观察经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的吻合口愈合质量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本法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305例患者;另将30只实验猪随机分成两组:①实验组(A组)15只,采用本法吻合;②对照组(B组)15只,采用单层吻合。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的大体、组织学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以及术中、术后的吻合口直径。结果①临床病例术后无一例早期死亡和发生吻合口瘘,有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②A组和B组比较,吻合口黏膜对合好、愈合早、瘢痕薄,VEGF表达水平合理。术后25 d,A组吻合口直径大于B组。结论经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法吻合口愈合质量高,能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唐巍峰陈锁成丁国文
关键词:伤口愈合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前锯肌阻滞用于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的比较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和前锯肌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PB)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胸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18~24 kg/m2,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TPVB组和SPB组;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行0. 375%的罗哌卡因20 m L TPVB或SPB,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置入喉罩;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自主呼吸恢复时(T1)、手术开始30 min时(T2)、手术开始60 min时(T3)、手术结束时(T4)及苏醒时(T5)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患者术后2、4、6、12、24和48 h静息及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术后有效镇痛泵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累计使用量;记录患者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T1、T2、T3、T4和T5时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SPB组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长于TPVB组(P <0. 05),术后6 h、12 h咳嗽时VAS低于TPVB组(P <0. 05),术后有效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阿片类药物累计使用量低于TPVB组(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和SPB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胸腔镜手术,但SPB能明显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总用量。
郑永锋丁国文任正兵唐巍峰王洪陈正邵东华
关键词:超声胸椎旁神经阻滞胸腔镜手术
心肺联合移植术后长期随访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陈锁成刘建王康荣丁国文任正兵孙斌戎国祥董长青唐巍峰
关键词:长期随访术后女性患者艾森曼格综合征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我国人体寄生虫病与寄生虫检验现状及其展望被引量:5
2004年
仇锦波唐巍峰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经济损失重影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瘘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例胸胃瘘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胃瘘及后期瘘口较大的12例胃瘘进行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行胃瘘修补术7例,结肠代食管术2例,坏死胃壁及吻合口切除重新吻合2例,1例行扩清术;中晚期胃瘘瘘口较小的8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包括2例胸腔引流,6例经瘘口内引流。结果:20例患者中有17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死亡率1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瘘的治疗方式,根据胃瘘发生的时间、范围而定,术后早期胃瘘及晚期胃瘘较大的病例选用手术治疗,术后晚期胃瘘瘘口小的病例适合保守治疗。
丁国文陈锁成孙斌董长青唐巍峰施益军邵爱中孙扬永顾海勇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胸胃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