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材权

作品数:200 被引量:926H指数:16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生物学
  • 38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27篇保护区
  • 26篇自然保护
  • 26篇自然保护区
  • 20篇鸟类
  • 20篇繁殖
  • 16篇岩羊
  • 16篇种群
  • 16篇红嘴相思鸟
  • 15篇大熊猫
  • 14篇矮岩羊
  • 13篇生境
  • 12篇绿尾虹雉
  • 10篇群落
  • 9篇物种
  • 8篇区系
  • 8篇马边大风顶自...
  • 7篇饲养
  • 7篇鼢鼠
  • 7篇夏季
  • 6篇鸟类群落

机构

  • 182篇西华师范大学
  • 31篇教育部
  • 12篇四川师范学院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7篇四川省林业科...
  • 4篇中国科学院成...
  • 4篇浙江农林大学
  • 4篇四川省野生动...
  • 4篇天全县林业局
  • 3篇湛江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成都动物园
  • 3篇四川卧龙国家...
  • 3篇四川省巴塘县...
  • 2篇北京动物园
  • 2篇唐家河国家级...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199篇周材权
  • 33篇胡锦矗
  • 24篇陈冬梅
  • 21篇张晋东
  • 20篇袁施彬
  • 13篇董鑫
  • 12篇王夕龙
  • 11篇白文科
  • 10篇齐赛飞
  • 10篇张龙
  • 9篇刘国库
  • 9篇张君
  • 9篇潘立
  • 8篇张阳
  • 8篇杨志松
  • 8篇李云
  • 8篇韦毅
  • 7篇何娅
  • 7篇龙帅
  • 7篇李晓娟

传媒

  • 31篇西华师范大学...
  • 22篇四川动物
  • 12篇兽类学报
  • 1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0篇四川师范学院...
  • 8篇生态学报
  • 8篇动物学杂志
  • 5篇Zoolog...
  • 5篇生态学杂志
  • 5篇中国西部动物...
  • 4篇四川省动物学...
  • 3篇动物分类学报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野生动物学报
  • 2篇三峡生态环境...
  • 2篇第六届全国野...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8篇2012
  • 20篇2011
  • 15篇2010
  • 17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10篇2004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聚糖对红嘴相思鸟养分代谢、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温饲养模式下,通过在红嘴相思鸟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壳聚糖,探讨其对红嘴相思鸟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64 只红嘴相思鸟(♀)分到4 个处理中,处理1 为基础日粮组,处理2、3 和4 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王夕龙袁施彬周材权
关键词:红嘴相思鸟壳聚糖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
藏雪鸡消化系统形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对藏雪鸡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作了初步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藏雪鸡舌端尖细,舌根分叉,叉粘膜上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腺胃粘膜乳突短而宽,有80-90枚,肌胃发达;肠道长是体长的3倍,小肠较发达,长1047mm,占肠道总长64%;盲肠发达,长477.1mm,占肠道总长29.2%.并与鸡形目雉科中鹌鹑、白冠长尾雉、雉鸡、家鸡,及松鸡科三种鸟类的消化系统进行了比较.
周菊萍郭延蜀米志平胡锦矗周材权
关键词:藏雪鸡家鸡雉鸡体长舌根乳突
黑水虻生物转化蚕沙的研究
2023年
为实现蚕沙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本试验利用黑水虻幼虫对蚕沙进行生物转化研究。以5龄蚕鲜蚕沙为原料,1)分别将4日龄黑水虻幼虫按20 g/kg(幼虫重/蚕沙重)投喂到蚕沙水分含量分别为47%(对照组)、55%(A55组)、60%(A60组)、65%(A65组)、70%(A70组)和75%(A75组)的6个组,每组5个重复,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和蚕沙减重率进行研究。2)将4日龄黑水虻幼虫分别按10(B10组)、15(B15组)、20(B20组)、25(B25组)和30 g/kg(B30组)(幼虫重/蚕沙重)投喂到蚕沙水分含量为65%的5个组,每组5个重复,对蚕沙减重率、营养物质变化及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A65组的100头幼虫重显著高于A55、A0组(P<0.05);A65组的蚕沙减重率极显著高于A0、A55组(P<0.01),显著高于A60组(P<0.05)。2)B25组的蚕沙减重率显著高于B10、B15组(P<0.05)。B20、B25、B30组的粗蛋白质降幅显著高于B10、B15组(P<0.05),B25、B30组的粗脂肪降幅显著高于B10、B15、B20组(P<0.05),B25、B30组的粗纤维、钙降幅显著低于B10、B15组(P<0.05),B15、B20、B25、B30组的粗灰分降幅显著低于B10组(P<0.05)。3)B15、B20、B25、B30组的黑水虻幼虫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B10组(P<0.05)。各组的黑水虻幼虫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各组的蚕沙残渣重金属(砷、汞、铅、铬)含量及细菌、霉菌、沙门氏菌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蚕沙残渣总养分、有机质含量及pH符合《有机肥料标准》(NY 525—2012)。各组的黑水虻幼虫砷、汞、铅、铬含量及细菌、霉菌、沙门氏菌总数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GB 103078—2017》。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以25 g/kg(幼虫重/蚕沙重)的4日龄黑水虻幼虫投喂水分含量为65%的蚕沙,能有效吸收蚕沙中的营养物质,达到减量化、无害化目的,可为蚕沙高值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陈冬梅陈冬梅张龙陈耀周材权
关键词:蚕沙残渣营养物质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夏季相对密度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2003年7~8月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相对密度进行调查,共捕获小型兽类18种,相对密度较大的为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占38.95%,其次为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和龙姬鼠(Apodemus draco),均占12.21%.在调查生境样点中,菜家坝(12.00%)、大火地沟(9.63%)、腰磨岩(7.26%)和白熊坪(6.29%)4处小型兽类相对密度较大,而文县河(3.68%)和大草坪(3.00%)二处则较小,各样点的优势种群也不相同,导致其显著差异可能与其食物充足程度有一定关系.
廖文波周友兵唐中海周材权胡锦矗
关键词:小型兽类社鼠优势种群大草夏季
理县湍蛙的年龄结构初探
2011年
用骨龄学方法对50只理县湍蛙(雌蛙30只和雄蛙20只)的年龄结构与身体大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骨龄学方法对理县湍蛙的年龄鉴定非常有效,个体的趾骨切片均有明显的年轮线(LAGs).雌蛙的平均年龄为4.7±1.6岁,年龄范围为2-9岁,雄蛙的平均年龄为3.8±1.2岁,年龄范围为3-7岁.雌蛙明显长于雄蛙,雌蛙体长为68.9±4.2mm,体长范围为60.40-74.88 mm,雄蛙体长为50.7±4.3 mm,体长范围为42.1-56.3 mm.
刘彦宏廖文波周材权米志平毛敏
关键词:年龄结构
春、夏季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取食和卧息生境比较
09 年3 月至8 月,采用样线法在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春、夏季矮岩羊的取食地和卧息地的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春季矮岩羊选择在2900 m 左右,坡度较缓且草本覆盖度较高,灌木高度1 m 左右中坡位的草甸取食,在灌...
刘国库周材权刘延德潘立
关键词:矮岩羊卧息地
笼养绿尾虹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解人工饲养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特点,以四川宝兴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笼养的9只成年非繁殖期绿尾虹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4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按性别分组统计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绿尾虹雉血液生理指标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的血液总蛋白雄性显著低于雌性(P<0.05),血清尿素雄性显著高于雌性(P<0.05),但血液中的其他有机物(白蛋白、球蛋白、肌酐、葡萄糖、尿素、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及无机离子(钾、钠、镁、氯、钙、磷、铁)不同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本实验条件下,笼养绿尾虹雉非繁殖期血液生理指标与性别没有相关性,血清总蛋白、血清尿素含量可能与性别有关。
陈冬梅陈冬梅何松张敬张龙张敬
关键词:绿尾虹雉血液生理指标血液生化指标
社区居民对大熊猫放归项目态度与预期行为被引量:1
2017年
珍稀野生物种的野化放归项目是否成功,与其栖息地生存周边的居民环境知识、态度和参与程度密切相关。正在进行的大熊猫野外放归项目是大熊猫保护的重要举措,目前主要针对圈养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地选择、放归大熊猫的野外跟踪开展一系列研究,而针对培训地、放归地的社区居民对放归项目的态度与行为响应尚未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作者运用远程耦合系统(2个及更多远距离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与环境交互作用)框架,研究了大熊猫培训地——卧龙保护区(发出系统),放归地——栗子坪保护区(接收系统)与潜在放归地——华蓥山(外溢系统)社区居民对大熊猫放归项目的态度、环境意识、参与程度与预期行为,比较各系统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总体上,各调查社区居民对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均高于85%),尤其在发出系统——卧龙保护区,作为大熊猫的著名保护区,受各界关注度较高,当地居民对大熊猫的认知程度相对更高。然而,每个调查社区居民对大熊猫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都较低,如对野外与圈养大熊猫数量的了解(均低于11%),这表明在放归项目执行过程中,在社区环境教育方面尚未开展深入工作;(2)尽管3个调查社区的居民多数都支持大熊猫放归野外,但是在实际的发出系统—卧龙与接收系统——栗子坪,对大熊猫放归的支持率明显低于外溢系统——华蓥山。这是因为在野化培训与放归过程中,尽管当地居民获得一些临时工作机会(如巡护员、维修护栏等),但管理部门对居民收集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更为严格的管控,如减少采药、打笋和放牧等,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社区居民的经济来源。我们建议在放归大熊猫的同时也应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制定大熊猫保护与当地人福祉协调发展的政策。
李程李玉杰董鑫董鑫白文科张晋东杨远丽周材权
关键词:大熊猫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动态变化特征
白文科张晋东董鑫李程周材权
基于MaxEnt模型的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栖息地评价被引量:5
2020年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高山雉类物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位于岷山山系中段,接近绿尾虹雉地理分布的东部边界,但该区域的绿尾虹雉栖息地目前尚缺乏研究。本研究使用MaxEnt模型方法,根据野外调查获得的物种出现点,对片口保护区及周边的绿尾虹雉栖息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1)海拔、年降水量、温度季节性、植被类型和年均增强型植被指数是影响绿尾虹雉栖息地适宜性的重要因子;(2)研究区域内的绿尾虹雉偏好选择海拔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温度季节性变化中等偏高,而年均增强型植被指数偏低的草甸和灌丛栖息地;(3)保护区内绿尾虹雉栖息地总面积仅8.08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15%,其中最适宜和次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1.15 km2和6.93 km2。总体而言,片口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绿尾虹雉栖息地面积有限,但斑块间具有较好的连通性。从山系尺度看,该区域种群可能是绿尾虹雉地理分布区域的一个边缘种群,可能更易受到威胁,应当受到更多的保护关注。
钟雪杨炜蓉朱云东周材权王彬
关键词:绿尾虹雉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