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光雄

作品数:129 被引量:883H指数:1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2篇学成
  • 62篇化学成分
  • 39篇化学成分研究
  • 34篇活性
  • 16篇放线菌
  • 14篇细胞
  • 8篇细胞毒
  • 8篇细胞毒活性
  • 8篇抗真菌
  • 7篇色谱
  • 7篇天葵
  • 7篇青天葵
  • 7篇黄酮
  • 6篇代谢产物
  • 6篇皂苷
  • 6篇指纹
  • 6篇指纹图
  • 6篇生物碱
  • 6篇抗炎
  • 5篇凋亡

机构

  • 124篇暨南大学
  • 1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广州白云山和...
  • 1篇清华大学研究...
  • 1篇江西省中医药...
  • 1篇安徽省休宁县...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 1篇厦门医学院

作者

  • 129篇周光雄
  • 28篇张英
  • 28篇叶文才
  • 19篇姚新生
  • 13篇林壁润
  • 12篇刘百联
  • 11篇程淼
  • 10篇周兴栋
  • 9篇高昊
  • 8篇孟令杰
  • 7篇戴毅
  • 7篇石建功
  • 7篇沈会芳
  • 7篇叶春玲
  • 6篇黄美燕
  • 6篇徐文
  • 5篇韦柳斌
  • 5篇覃芳敏
  • 5篇王国才
  • 5篇陈芳

传媒

  • 18篇中草药
  • 17篇天然产物研究...
  • 13篇暨南大学学报...
  • 9篇中药材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国海洋药物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3篇第十二届海洋...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药学教育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成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11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2
  • 1篇1999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采收期水栀子果实中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栀子苷含量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建立水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的水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栀子苷含量的变化趋势。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测定采用80%甲醇超声提取,通过UPLC-DAD法测定。色谱条件:Aglient Pro120 EC-C18(50 mm×4.6 mm,2.7μm)色谱柱,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5%~20%B;5~17 min,20%~27%B;柱温15℃,流速0.8m L/min,检测波长440 nm。栀子苷含测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栀子项下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通过实验,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分别在49.5560~955.6000 ng、5.9045~1180.9000 ng线性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7%、99.67%(n=9)。表明建立的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稳定性、重复性、分离度均好;随着采收期的延长,样本中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逐步增加,而栀子苷含量先降低后再逐步增加到一个平衡值。本研究为水栀子药材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刘和平许彦尚强闵建华周光雄
关键词:栀子苷
基于雨课堂的药用植物学混合式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21年
药用植物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基于雨课堂的药用植物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着眼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充分融合了雨课堂、国家精品课程SPOC和微信群的特色和优势,教学过程从线上延伸至线下,涵盖了课前预习、课中解惑和课后练习、讨论、自我检测、反思和实践的完整过程。授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将线上答疑和线下实践充分融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用促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促进课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张英张英吴孟华吴孟华马志国周光雄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混合式教学
大叶紫珠的化学成分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层析色谱技术,从大叶紫珠70%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文献数据对照方法,将其分别鉴定为7-O-乙基愈创木基甘油(1)、松柏醛(2)、胡萝卜苷(3)、3,12-O-β-D-二吡喃葡萄糖苷-11,16-二羟基松香醇-8,11,13-三烯(4)、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2α,3α,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6)、2α,3β,23,29-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7)、阿江榄仁树葡糖苷Ⅱ(8)、2α,3β,23,29-四羟基-12-烯-齐墩果酸-28-O-β-D葡萄糖苷(9)、悬钩子皂苷R1(10).其中,除化合物2和5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孟令杰覃芳敏袁红娥刘百联邹惠亮程淼张英周光雄
关键词:马鞭草科大叶紫珠化学成分
满山白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汪青青张英朱正兰周光雄
关键词:满山白杜鹃花属木脂素
菱角皮提取物中鞣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菱角皮醋酸乙酯提取物中鞣质类化合物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反相C18柱(4.6 mm×200 mm,5μm),甲醇-0.5%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0.8 ml/min,在276 nm下进行检测。结果菱角皮醋酸乙酯提取物中鞣质类化合物1,2,6-三没食子酰-β-D-葡萄糖的含量为85.7 mg/g,加样回收率为92.49%;1,2,4,6-四没食子酰-β-D-葡萄糖的含量为244 mg/g,加样回收率为96.41%;初步探讨了菱角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条件。结论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菱角皮醋酸乙酯提取物中鞣质类化合物的含量,简便、快速、准确;初步得到分离菱角皮提取物各特征峰的色谱条件,为以后建立指纹图谱和制定菱角皮药材及其活性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符少莲周光雄黄美燕
关键词:果皮鞣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肾脏和动脉血管并发症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肾脏和主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8周龄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一个月后给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于成模后4周及8周观察血管功能指标和肾脏功能指标,并对肾脏和血管的病理改变进行观察。结果模型组于成模后4周及8周出现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肾功能改变和血管功能改变。肾脏光镜下见肾小球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水肿,管腔内有大量蛋白管型和细胞管型;肾盂区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动脉血管电镜下见内皮细胞局部损伤严重;内皮细胞与内弹力板连接处空隙增加等。结论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可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4周及8周后观察肾脏及大血管相继出现病变,是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研究的理想模型。
叶春玲庄岚卢超霞周光雄钟玲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学主动脉糖尿病血管病变
红树林细菌Bacillus sp.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红树林细菌Bacillussp.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综合运用多种波谱学手段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一株红树林细菌Bacillussp.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和一个混合物,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oleoyl-threonine(1)、大豆素(2)、尿嘧啶(3)、胸腺嘧啶(4)、腺嘌呤核苷(5)、腺嘌呤脱氧核苷(6),混合物鉴定为环(脯-甘)二肽(7)和1,5-dideoxy-3-C-methyl-arabini-tol(8)。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属菌株中分离得到。
唐金山高昊洪葵姜苗苗周光雄王乃利姚新生
关键词:柱色谱法芽孢杆菌属化学成分发酵液
HPLC-ELSD法测定不同储存时间党参药材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建立党参药材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测定不同储存时间的党参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方法采用80%甲醇超声提取,通过HPLC-ELSD法测定不同储存时间的党参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色谱条件:Shodex Asahipak NH2P-50 4E(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77∶23)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1.0 m L/min,ELSD检测器。结果通过实验,不同储存时间的党参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均能很好分离,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分别为2.409~24.09μg(r=0.9999)、1.456~14.56μg(r=0.9995)、1.15~11.5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73%(RSD=0.26%)、97.85%(RSD=1.98%)、99.08%(RSD=1.09%)。结论表明该方法简便,稳定性、重复性、分离度好,可用于党参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分析,储存0、3、6、12个月的不同时间党参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差异明显。
刘和平周光雄许彦尚强高进陆文岐
关键词:党参果糖葡萄糖蔗糖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No.172221)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一株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No.172221)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综合运用多种波谱学手段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到8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麦角甾-3β,5α,6β-三醇(1);麦角甾-3β,5α,6β-三醇-3-Ο-β-D葡萄糖苷(2);N-苯甲基氨基甲酸(3);1,3-丙二醇苯乙酸酯(4);环(脯-亮)二肽(5);环(脯-缬)二肽(6);脯氨酸(7)和腺嘌呤核苷(8)。结论化合物1和2为甾体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5和6为常见的细菌代谢产物环二肽类。
马菁菁唐金山高昊洪葵周光雄姚新生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次生代谢产物甾体类化合物
木荷茎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对山茶科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茎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采用NMR、质谱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木荷茎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camelliagenin A(1)、Al-barrigenol(2)、barringtogenol C(3)、2,6-二甲氧基苯醌(2,6-dimethoxybenzoquinone,4)、2,4,6-三甲氧基苯酚(2,4,6-trimethoxyphenol,5)、丁香酸(syringic acid,6)、松柏醛(coniferyl aldehyde,7)、丁香醛(syringaldehyde,8)、山柰酚(kaempferol,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10)、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11)和acernikol(12)。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2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徐文周光雄戴毅姚新生
关键词:木荷山茶科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