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鸿谊

作品数:36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冠状
  • 10篇血管
  • 10篇综合征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超声
  • 8篇血管内超声
  • 8篇血小板
  • 7篇消融
  • 7篇急性冠状动脉
  • 7篇房颤
  • 6篇氯吡格雷
  • 6篇冠状动脉综合...
  • 5篇心房
  • 5篇心房颤动
  • 5篇射频消融
  • 5篇急性冠状动脉...
  • 5篇冠脉
  • 4篇血管内超声显...
  • 4篇血小板活性

机构

  • 36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心血管...

作者

  • 36篇吴鸿谊
  • 26篇葛均波
  • 18篇钱菊英
  • 10篇王齐兵
  • 8篇樊冰
  • 8篇聂振宁
  • 7篇葛雷
  • 7篇路艳
  • 7篇陶惠伟
  • 7篇陈松文
  • 7篇张峰
  • 7篇刘学波
  • 6篇林佳雄
  • 6篇刘少稳
  • 6篇程宽
  • 4篇周京敏
  • 2篇赵昕
  • 1篇王翔飞
  • 1篇刘韬韬
  • 1篇严卫

传媒

  • 4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家庭用药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2004年中...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超声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认识被引量:5
2006年
斑块破裂基础上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血管内超声在心导管室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在体观察斑块组成以及识别血栓和斑块破裂,有助于加深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识。但是,心血管事件发生之前常常没有先兆症状,如果我们能够在急性冠脉事件发生之前检出易损斑块,并进行临床干预使之稳定,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将大大减少。血管内超声下,含有无回声区脂质软斑块、薄纤维帽和正性重构被认为斑块易损的标志。当然,我们不仅要关注于局部病变性质的判断和处理,而且要着眼于整个冠状动脉和相关的系统因素。
葛均波吴鸿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内超声
一种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该模型包括对受检对象的年龄、基础血小板活性和CYP2C19基因型三个独立危险因素的数据输入单元、赋值单元、疗效预测单元和报告输出单元,依据上述...
葛均波吴鸿谊钱菊英
文献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功能评价及氯吡格雷疗效的基因学研究
第一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血小板功能评价  目的:血小板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部分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指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
吴鸿谊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功能评价氯吡格雷
文献传递
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不同抗凝方案与围术期血栓事件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不同抗凝方案与围术期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10月连续收治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14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口服华法林抗凝,使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在2.0—3.0至少1个月。消融前停用华法林并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抗凝。2004年7月至2006年1月消融的患者(组Ⅰ)64例,完成房间隔穿刺后,静脉给予普通肝素5000U;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消融的患者(组Ⅱ)81例,完成房间隔穿刺后根据患者体重予以肝素(100U/kg),两组患者消融术中每小时均追加肝素1000U。消融后行低分子肝素抗凝3d并口服华法林治疗至少3个月。结果组Ⅰ有4例患者于围术期出现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组Ⅱ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因消融后第3天自行停用华法林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余严格抗凝的患者均未出现血栓事件。组Ⅰ与组Ⅱ消融术前后达到抗凝要求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4对0/80,P=0.037)。结论消融中根据患者体重调整抗凝强度可以显著减少持续性房颤患者围术期血栓事件并发症的发生。
宋洁琼刘少稳陈松文周京敏林佳雄聂振宁吴鸿谊程宽陶惠伟葛均波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抗凝血栓栓塞
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P2Y_(12)受体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国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氯吡格雷疗效的分子机制。方法入组208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患者,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血栓弹力图检测300 mg氯吡格雷负荷量24 h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流式细胞仪检测P2Y_(12)受体下游信号分子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血小板反应性指数(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rylation-platelet reactivity index,VASP-PRI)和Akt磷酸化(P-Akt)水平。结果 208例患者中85例(40.9%)的基因型为CYP2C19*1/*1(非携带者),无等位基因缺失(loss-of-function,LOF),93例(44.7%)为CYP2C19*1/*2或CYP2C19*1/*3(1个LOF),30例(14.4%)为CYP2C19*2/*2或CYP2C19*2/*3(2个LOF)。氯吡格雷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VASPPRI随着携带LOF数目的增加而增加,而P-Akt只在2个LOF的情况下才会明显增加。VASP-PRI与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有相关性(r=0.672,P<0.001),但是与P-Akt不相关。结论携带2个CYP2C19 LOF的SCAD患者经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更高,并与活性更高的G蛋白偶联受体P2Y_(12)信号通路相关。
徐化洁赵昕吴鸿谊樊冰
关键词:稳定型冠心病CYP2C19VASP血小板反应性
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被引量:3
2013年
阿利吉仑是第一个获准临床应用的肾素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血浆肾素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本文主要介绍阿利吉仑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以及治疗高血压、慢性肾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吴鸿谊周京敏
关键词: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高血压
血管内超声及多普勒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葛均波钱菊英陈灏珠樊冰汪源源张峰吴鸿谊张良惠路艳葛雷刘学波王齐兵严卫
该组率先对疑诊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进行了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相当数量的病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国际上率先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冠脉璇磨手术及激光旋切术,以及适应征的选择。该研究为血管内超声和多普勒在介入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出现规律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素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出现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规律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RATs)的预测因素。方法:首次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497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333例,持续性和(或)永久性房颤164例)在三维标测系统及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包括环肺静脉电隔离、线性消融和(或)碎裂电位消融)。术中记录RAT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RATs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术中共有163例患者[32.8%;阵发性房颤92例,持续性和(或)永久性房颤71例]出现195种RATs,持续性和(或)永久性房颤术中RAT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43.3%比27.6%,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心脏外科术后(P<0.001)、术前有RATs(P=0.010)、持续性和(或)永久性房颤(P<0.001)、左房内径增大(P<0.001)、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18)是房颤术中出现RATs的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心脏外科术后[优势比(OR)=8.14,95%可信区间(CI):1.69~39.1,P=0.009]、术前有RATs[OR=2.15,95%CI:1.35~3.42,P=0.001]、持续性和(或)永久性房颤[OR=1.71,95%CI:1.06~2.76,P=0.029]、左房内径[OR=1.04,95%CI:1.01~1.08,P=0.025]是术中出现RAT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常出现RATs,心脏外科术后、术前有RATs、持续性和(或)永久性房颤、左房内径是术中出现RATs的独立预测因素。
陈松文刘少稳林佳雄聂振宁吴鸿谊程宽陶惠伟周京敏葛均波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
体表心电图指标与阵发性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指标与阵发性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入选78例初次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要求达到完全的肺静脉电学隔离,在部分患者中添加左心房和(或)右心房线性消融。术后在多通道电生理记录仪上脱机测量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即刻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中各导联的P波时限,得到最大P波时限和最小P波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同时测量术前V1导联S波及V5或V6导联R波振幅及QRS波时限,计算Sokolow-Lyon电压(即V1导联S波+V5或V6导联R波振幅)与QRS波时限的乘积,得到Sokolow-Lyon乘积。结果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平均随访17.9个月,有效组64例(82%),复发组14例(18%)。与有效组相比,复发组其术前的P波离散度较大[(37.4±14.2)比(46.2±11.8)ms,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高[(0.67±0.07)比(0.72±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以40 ms为界值,术前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59%,阳性预测值32%,阴度预测值95%。其他的临床及体表心电图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左心房大小,术前最大P波时限、Sokolow-Lyon电压、Sokolow-Lyon乘积等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最小P波时限增大[(84.7±14.3)比(90.4±14.0) ms,P<0.05],P波离散度明显下降[(39.0±14.1)比(32.0±12.7) m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前最大P时限与术后即刻最大P波时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比较术前接受胺碘酮治疗和非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的术前最大P波时限、最小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较为肯定,复发
陶惠伟刘少稳林佳雄聂振宁吴鸿谊陈松文葛均波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线性消融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 评价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和预后.方法 收集入住本院的61例行PCI术的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为80~88(82士2)岁.19例行急诊PCI术,42倒为择期PCI术,观察近期(住院期间)和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和临床预后.结果 61例患者中3支血管病变39例(64%),双支血管病变16例(26%),单支血管病变6例(10%);完全闭塞病变25例(41%);14例(34%)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手术操作成功率97%,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达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其中造影荆肾病6例(10%).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3%,均为心源性死亡,4个月至4年9个月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22%,包括3例心脑源性死亡、2例其他原因死亡.结论 高龄ACS患者行PCI术手术操作成功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病变重,并发症尤其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
钱菊英吴鸿谊张峰葛雷樊冰王齐兵刘学波葛均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肾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