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泉 作品数:30 被引量:310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资源及捕捞前景 被引量:11 1992年 菲律宾蛤仔(俗称蛤蜊)是青岛胶州湾的一种主要经济贝类。从潮间带到水深10米左右的水域均有蛤仔栖息。蛤仔肉质鲜嫩,深受人们的青睐。据资料记载,早在本世纪30年代已有群众出海捕蛤。近年来,因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引起国内外市场对蛤仔的需求日益增加。蛤仔成为青岛市的“拳头”水产品之一。目前,由于蛤仔价格不断上涨。 吴耀泉 潘辉明关键词:蛤仔 贝类资源 捕捞 灵山岛浅海岩礁区底栖生物的群落特点 被引量:5 1994年 浅海岩礁环境系高生产力区,在中、高纬度海域中,由大型海藻和大叶藻(Zostera-marina)所构成的初级生产力常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数倍(Miller et al.,1971)。同时,此种环境又是以大型藻类或有机碎屑为食物的珍贵海产品鲍鱼(Haliotis)、刺参(Siichopus)、海胆(Strongylocentrotus)等的洒息场所和采捕作业区;还是一些优质鱼类星鳗(Astroconger mytiaster)、鲈(Lateolobrax japonicus)等的藏匿场所和游钓渔业的渔场;重要经济藻类石花菜(Gelidium)等也在此环境中定着、生长。所以,浅海岩礁的资源开发前景很好。为了促进上述珍贵海产品的增、养殖生产和发展游钓渔业, 崔玉珩 孙道元 张宝琳 郑振水 吴耀泉 杨宗岱 李锦和 王洪发关键词:底栖生物群落 马粪海胆 出现率 刺参 棘皮动物 胶州湾水域筏式养殖规模与生态调控关系之浅见 被引量:8 1997年 吴耀泉关键词:贻贝 养殖 胶州湾水域 筏式养殖 生态调控 莱州湾主要无脊椎动物资源及其群聚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4 1995年 于1984年4-11月在莱州湾水域进行资源调查。分析表明,主要22种虾、蟹和头足类的捕获量为372400尾,8843kg;动物种类多样性H值为1.80-2.36。其中春季(5月)H值较高,为2.362夏季(8月)的为189;秋季(11月)的仅为1.80。显示种类多样性为中等偏低,种类群聚结构较简单。这3个季度月的种类多样性等值钱分布趋势是,莱州湾中部和黄河口北侧的H值,一般高于邻近水域。 吴耀泉关键词:无脊椎动物 群聚 多样性 中国近海菲律宾蛤仔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13 1995年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又称蛤仔)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密度为最高。近年来由于水产品需求量日益增长及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蛤仔已成为我国渔业捕捞和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之一。80年代以来,随着蛤仔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内开始重视对蛤仔的生态调查和研究。本文根据作者1989—1990年对胶州湾水域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和资源量的系统调查资料,以及国内的有关报道(刘永峰等,1979;庄启谦等,1981;林笔水等,1983;齐秋贞,1987;李明云等,1987;吴耀泉等,1992),对分布在我国的蛤仔生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为保护蛤仔资源、合理捕捞和发展蛤仔增养殖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吴耀泉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壳长 中国近海 生态研究 栖息密度 潮间带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渔场环境及饵料分析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青岛胶州湾的一种主要经济贝类,也是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作者于1989至1995年对胶州湾蛤仔的渔场环境,包括底质、水温、盐度、潮汐和潮流、溶解氧,以及基础饵料... 吴耀泉关键词:渔场环境 基础饵料 文献传递 长江口区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为执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对长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研究项目,我所曾于1985-1986年间在长江口及邻近水域进行周年逐月的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调查。其中,底栖生物作为重要生态环境指标,已相继作了报道。根据三峡工程建设... 吴耀泉 李新正文献传递 谈谈港湾浅海筏式养殖区“老化”与贝类排泄物关系 被引量:11 1996年 贻贝、扇贝和牡蛎是港湾浅海筏式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筏式养殖贝类面积已达10万余亩。其中扇贝养殖生产发展最快,仅引进海湾扇贝养殖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鲜贝达12—13万吨。近年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养殖区水域容纳量的限度,出现盲目地扩增筏架和挂笼。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大水体得不到充分交换,造成港湾浅海水质恶化。特别是养殖贝类的排泄物对水质污染问题,迄今尚未引起生产单位的足够重视。因为养殖区潮流受阻,沉积底层的有机物逐年增多,溶解氧的含量也随之下降。导致养殖贝类的病害相继发生。 吴耀泉关键词:筏式养殖 贝类 排泄物 胶州湾底栖生物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2 1996年 胶州湾底栖生物组成复杂,数量丰富,其中有些种为捕捞对象,如菲律宾蛤仔等开发潜力很大,有些种为鱼、虾类天然饵料,如多毛类的长吻沙蚕、索沙蚕,软体动物的金星碟铰蛤等。底栖生物对渔业资源的补充和开发利用以及增、养殖和海洋生态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早在30年代,张玺教授等(1936) 孙道元 张宝琳 吴耀泉关键词:栖息密度 底栖生物 菲律宾蛤仔 多毛类 棘皮动物 胶州湾中国对虾资源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3 1996年 胶州湾是我国黄海南部对虾的重要产卵场之一,每年4月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亲体陆续进入胶州湾,进行产卵活动。繁殖的幼对虾生长迅速,至8月下旬虾群平均体长可达13cm左右,成为秋汛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近年由于捕捞力量加强等诸多因素,湾内对虾的年渔获量由70年代的2—5t,减至80年代的1—2t。 吴耀泉 张宝琳 孙道元关键词:中国对虾 生态特征 幼虾 捕捞对象 黄海南部 捕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