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君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3篇溃疡
  • 3篇出血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性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质子泵
  • 2篇质子泵抑制
  • 2篇质子泵抑制剂
  • 2篇三腔
  • 2篇三腔二囊管
  • 2篇食管-胃底静...
  • 2篇曲张
  • 2篇胃底

机构

  • 6篇嘉兴市第二医...
  • 5篇嘉兴学院

作者

  • 11篇吴君
  • 7篇季霞
  • 6篇阮水良
  • 6篇杨志宏
  • 5篇毕军
  • 5篇陆其明
  • 5篇王波
  • 2篇杜瑛媛
  • 2篇朱华丽
  • 1篇李旭梅
  • 1篇刘德许
  • 1篇丁春晓
  • 1篇沈海燕
  • 1篇陆其民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药业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北部地区药物性肝病165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浙江北部地区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致害药物和临床表现。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调查浙北地区8所医院内科18 965例病人。结果发现药物性肝病165例,占0.87%。抗菌素、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所占比例最高,以纳差、腹胀表现为主。结论重在预防,应加强“药害”意识,尽量避免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杨志宏王波季霞吴君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发病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中与肝功能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诊断明确的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另以30例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血清IGF-1、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
阮水良王波毕军季霞吴君杜瑛媛
文献传递
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价值的再评价
目的为评价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后,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了前后2个6年间有呕血症状并经胃镜确诊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资料391例,住院总人次512人次。...
阮水良陆其明杨志宏季霞吴君毕军朱华丽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三腔二囊管
文献传递
胃镜检查患者的就诊原因和内镜特点
2005年
目的为了解研究接受胃镜检查者的常见症状和胃镜检查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69例胃镜检查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性溃疡(PU)和上消化道恶性肿瘤(MT)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PU检出较多年龄段在31~50岁,与其它年龄段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PU高发病程在2d~1月(P<0.01)。MT高发年龄段在61岁以上,病程在2~3月(两者P<0.01)。总受检者、正常内镜所见者、PU以及MT四者均以上腹部疼痛和不适症状为主,分别占52.6%、58.7%、45.7%、39.0%。结论总受检者、正常内镜所见者、PU以及MT四者间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凡有上腹部疼痛/不适、消化道出血、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状者,均应及时行胃镜检查。
吴君
关键词:胃镜检查就诊原因内镜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进行治疗的94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QOL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吴君
关键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胃食管反流疗效安全性
一次麻醉胃肠镜联合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一次麻醉行胃肠镜联合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45例麻醉下行联合胃肠镜检查的年龄≥65岁患者作为老年联合组,与92例分次检查的老年患者(老年分次组)和126例联合检查且年龄<65岁的非老年患者(非老年联合组)进行对比。比较3组患者的基础疾病、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老年联合组患者中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非老年联合组(x^2=10.254、9.164,P=0.001、0.002)。老年联合组的术后苏醒时间长于非老年联合组(t=1.098,P=0.009),但与老年分次组无统计学差异(t=-2.152,P=0.753)。老年联合组舒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均低于老年分次组和非老年联合组(t=-1.512、3.176,P=0.012、0.000)。老年联合组的生命体征异常变化发生率高于非老年联合组(x^2=4.250,P=0.039),而与老年分次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x^2=0.572,P=0.449)。老年联合组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老年分次组及非老年联合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x^2=0.808、2.392,P=0.369、0.122)。结论一次麻醉行胃肠镜联合检查在老年患者中是可行的,但应掌握适应证,宜在麻醉内镜技术成熟以及监护、抢救设施齐全的医院开展。
陆其明阮水良方芬王波杨志宏季霞吴君丁春晓
关键词:老年麻醉胃镜肠镜
奥美拉唑致白细胞、粒细胞减少1例被引量:7
2011年
【病例】患者,男,30岁。因上腹痛5 d、黑便1 d,于2010年5月3日收住入院。既往有预激综合征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和无高血压病史。查体:BP106/65 mm Hg(1 mm Hg=0.133 kPa),t36.3℃;神清,气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哕音;心率76次·min^-1,律齐;心脏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界不大;双下肢无水肿。ECG基本正常。
李旭梅陆其明吴君
关键词:粒细胞减少奥美拉唑白细胞预激综合征药物过敏史病理性杂音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0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血凝酶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0 mg奥美拉唑钠针静脉注射,每日2次,3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2 IU血凝酶加10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50%,治疗组为9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照组为(46.3±10.2)h,治疗组为(31.7±9.8)h,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再出血率(2.50%)显著少于对照组(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起效快,止血效果明显,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杨志宏吴君陆其民沈海燕
关键词:血凝酶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出血
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价值的再评价被引量:8
2011年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消化内科的急危重症。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但随着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三腔二囊管的使用越来越少。我们回顾性统计了应用SS联合PPI前、后6年的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情况,旨在重新评价目前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时的应用价值。
阮水良陆其明杨志宏季霞吴君毕军朱华丽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质子泵抑制剂急危重症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肝功能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诊断明确的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以30名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血清IGF-1、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结果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组的IGF-1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组的IGF-1浓度在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ld-pugh分级越差,IGF-1浓度越高。在所有80例被检者中IGF-1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呈正相关(r=0.554、0.570、0.479、0.016,P<0.05),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呈负相关(r=-0.257、-0.531,P<0.05)。IGF-1与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胶原(C-Ⅲ)呈正相关(r=0.580、0.655、0.542,P<0.05)。结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IGF-1增加与肝功能减退、肝纤维化程度相一致,可能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阮水良刘德许王波毕军季霞吴君杜瑛媛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日本血吸虫病肝功能肝纤维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