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迈新

作品数:306 被引量:1,346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52篇专利
  • 24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领域

  • 191篇农业科学
  • 35篇生物学
  • 13篇经济管理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3篇罗非鱼
  • 56篇链球菌
  • 53篇养殖
  • 50篇乳链球菌
  • 50篇尼罗
  • 50篇无乳
  • 50篇无乳链球菌
  • 47篇尼罗罗非鱼
  • 25篇池塘
  • 22篇基因
  • 21篇饲料
  • 18篇鱼类
  • 18篇免疫
  • 15篇水产
  • 15篇荷那龙罗非鱼
  • 11篇鳗鲡
  • 10篇多态
  • 10篇药物
  • 9篇芽孢杆菌
  • 7篇杂交

机构

  • 268篇中国水产科学...
  • 68篇上海海洋大学
  • 20篇广东海洋大学
  • 6篇佛山市南海区...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广东省水生动...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淡水水...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广东省水产经...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276篇卢迈新
  • 123篇黄樟翰
  • 115篇高风英
  • 84篇可小丽
  • 81篇刘志刚
  • 76篇朱华平
  • 63篇曹建萌
  • 58篇王淼
  • 52篇吴锐全
  • 46篇肖学铮
  • 46篇叶星
  • 43篇谢骏
  • 37篇衣萌萌
  • 27篇张德锋
  • 17篇孙成飞
  • 16篇董浚键
  • 13篇杨丽萍
  • 12篇田园园
  • 7篇杨淞
  • 6篇黎炯

传媒

  • 18篇淡水渔业
  • 16篇水产学报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篇水利渔业
  • 10篇水产科技
  • 8篇广东农业科学
  • 8篇水生生物学报
  • 8篇大连水产学院...
  • 7篇南方水产科学
  • 6篇上海水产大学...
  • 6篇科学养鱼
  • 5篇海洋与渔业
  • 5篇基因组学与应...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中国预防兽医...
  • 4篇渔业科技产业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渔业科学进展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珠江水产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12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20篇2018
  • 19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19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21篇2010
  • 10篇2009
  • 12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3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粪产碱杆菌Y311筛选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粪产碱杆菌Y311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该菌分离自罗非鱼养殖水环境底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350。该粪产碱杆菌Y311能够在7d内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60.3%,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到...
衣萌萌王淼卢迈新张德锋刘志刚可小丽高风英曹建萌李忠徽
文献传递
南方大口鲶的池塘养殖技术
1994年
南方大口鲶是鲶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一般个体2—3kg,最大者可达30kg,近年来,经过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已将大口鲶驯养成功,使其成为池塘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一、南方大口鲶的形态特征南方大口鲶头长且扁平,眼小,常为圆形。下颌比上颌突出;口裂较深,其末端至少与眼球中部相对,也有略超过眼后缘的。南方大口鲶成体仅有2对须,无第2对下颌须,但8cm
卢迈新
关键词:鱼类养殖
鱼类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随着水产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和减少病害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鱼类抗病育种工作,包括家系与群体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全基因组选育及MHC基因多态性与抗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家系与群体选育作为选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鱼类的抗病育种工作中,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全基因组选育等手段的提出推动了水产领域抗病育种研究的进步,而与抗病表型相关联的鱼类MHC基因的高度多态性,使其在作为抗病育种分子标记候选基因方面备受关注。同时指出了抗病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鱼类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周欣高风英卢迈新
关键词:全基因组选择MHC基因
5种杂交F_1代罗非鱼致死低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在室外人工降温条件下,对莫桑比克罗非鱼(O.massambicus ♀)×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 ♂)杂交F1(下称莫荷鱼)、4个不同品系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 ♀)×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 ♂)杂交F1(如下分别称:尼奥鱼Ⅰ、尼奥鱼Ⅱ、尼奥鱼Ⅲ、尼奥鱼Ⅳ)共五个杂交F1罗非鱼进行致死低温研究,得出各杂交一代的半致死低温和死亡低温范围。实验表明当水温降到 11.4℃时,莫荷鱼首先开始死亡,其死亡低温范围为11.4℃-7.5℃;尼奥Ⅰ的致死低温范围是8.6℃-5.9℃;尼奥Ⅱ8.3℃-5.6℃;尼奥Ⅲ8.7℃-5.8℃;尼奥Ⅳ8.3℃-5.7℃。对五个杂交F1半致死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莫荷鱼对低温耐受能力较差,同尼奥Ⅱ和尼奥Ⅲ杂交F1相比有显著差异(P<0.1),而其它罗非鱼间对低温耐受能力无显著差异(P>0.1)。
杨淞杜诚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
关键词:罗非鱼致死温度
翘嘴红鲌对水产药物的敏感性试验被引量:5
2003年
通过试验确定了 8种水产药物对翘嘴红鱼白鱼苗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鱼苗对这 8种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 :孔雀石绿 >兴棉宝 >硫酸铜 >漂白粉 >敌百虫 >亚甲基蓝 >甲醛 >食盐。并对各种水产药物使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朱华平黄樟翰谢刚卢迈新黄伟星肖学铮
关键词:水产药物鱼苗半致死浓度
荷那龙罗非鱼两种GHS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用RT-PCR和RACE方法,从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 hornorum)垂体中克隆到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cDNA全序列。荷那龙罗非鱼GHSR基因具有GHSR-1a与GHSR-1b两个高度保守cDNA序列。GHSR-1a序列全长1 646 bp,包括225 bp的5′非编码区,266 bp的3′非编码区和1 15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4个氨基酸残基,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结构(transmembrane domains,TM);GHSR-1b序列全长1 877 bp,包括225 bp的5′非编码区,755 bp的3′非编码区和89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98个氨基酸残基,只具有前5个TM,在第6个TM的第4个氨基酸处开始缺失。将GHSR cDNA序列与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这两种cDNA转录本来自同一个基因的不同变体。
高风英王欢叶星卢迈新黄樟翰朱华平
关键词:荷那龙罗非鱼基因克隆基因序列
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选育群体世代间遗传差异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揭示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背景及其选育群体世代间的遗传变异,采用13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了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3个不同选育世代(F2、F4和F6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高要(GY)、惠州(HZ)、茂名(MM)和无锡(WX)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F2、F4和F63个选育世代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呈现出随着选育世代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仍表现为高度多态性(PIC>0.5);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为GY群体>MM群体>HZ群体>WX群体,其中GY群体、MM群体和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3个选育世代;随着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世代增加,世代间遗传距离(D_(a))逐渐增大(F2~F4的D_(a)=0.1556,F4~F6的D_(a)=0.3757),遗传分化系数(F_(ST))也逐渐升高(F2~F4的F_(ST)=0.0364,F4~F6的F_(ST)=0.1111);在UPGMA系统进化树中,3个选育世代群体与HZ群体、GY群体聚为一支,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相近;罗非鱼“粤闽1号”3个选育世代母本的与4个地理群体中的GY、HZ和MM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中等,与WX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大。研究表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出现下降趋势,遗传分化不断加剧,F6与F2、F4遗传分化中等,但仍保持着较高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潜力;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中GY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与选育群体F6的遗传距离适中(D_(a)<0.54),可作为潜在的引种群体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进行杂交,从而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刘志刚曹建萌高风英可小丽王淼衣萌萌卢迈新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微卫星
不溶血无乳链球菌WC1535△cyl及其构建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溶血无乳链球菌WC1535△cyl及其构建和应用;本发明的鱼源无乳链球菌菌株为不溶血无乳链球菌WC1535△cyl,该菌株于2017年7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
张德锋可小丽卢迈新刘志刚曹建萌衣萌萌王淼
文献传递
罗氏沼虾冬季饲养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冬季饲养的环境条件、亲虾越冬、食用虾冬季饲养及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罗氏沼虾冬季饲养。
卢迈新黄樟翰吴锐全肖学铮陆小萏
尼罗罗非鱼Ly75基因克隆、原核表达与抗罗非鱼OnLy75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尼罗罗非鱼淋巴细胞抗原75(OnLy75)的克隆、原核表达和抗罗非鱼OnLy75多克隆抗体制备的方法。公开了OnLy75基因全长序列,该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所述OnLy75的编码序列位于S...
曹建萌卢迈新陈琼高风英刘志刚陈昆平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