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进 作品数:9 被引量:176 H指数:8 供职机构: 日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瓜蒌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67 2004年 目的研究瓜蒌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方法利用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追踪方法 ,采用 Sephadex L H- 2 0柱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 ,通过 IR、1 H- NMR、1 3C- NMR、MS等波谱分析手段研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棕榈酸 (I) ,5 ,5 '-双氧甲基呋喃醛 ( ) ,N -苯基苯二甲酰亚胺 ( ) ,4 -羟基 - 2 -甲氧基苯甲酸 ( ) ,4 -羟基 -烟酸 ( ) ,香叶木素 - 7- O- β- D-葡萄糖苷 ( ) ,腺苷 ( )。结论化合物 、 、 均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化合物 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 ,化合物 ~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化合物 、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刘岱琳 曲戈霞 王乃利 姚新生 北中进关键词:瓜蒌 血小板聚集 活性成分 沙棘叶中鞣质类成分及其抗炎和抗肥胖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研究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和抗肥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MCI CHP20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生成的抗炎活性和抑制3T3-L1脂肪细胞三酰甘油蓄积的抗肥胖活性评价。结果从沙棘叶中分离得到18个鞣质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6-三-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1,3,6-三-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2)、1,4,6-三-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3)、1,3,4,6-四-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4)、1,2,3,6-四-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5)、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6)、1-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苯甲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7)、1-O-没食子酰基-2,3-(S)-六羟基联苯甲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8)、1,3-二-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苯甲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9)、1,6-二-O-没食子酰基-2,3-(S)-六羟基联苯甲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10)、木麻黄鞣亭(11)、1,2,3-三-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12)、1,4,6-三-O-没食子酰基-2,3-(S)-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13)、hippophaenin B(14)、pedunculagin(15)、木麻黄鞣宁(16)、鞣花酸(17)和松醇(18)。结论化合物2、3、5、6、8、10、12和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沙棘叶中的鞣质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和抗肥胖活性。 杨志刚 郑文惠 张凯雪 孙丽丽 包芳 张柳 矢作忠弘 北中进 松崎桂一关键词:沙棘叶 鞣质 抗炎 抗肥胖 胡桃枝的化学成分及抑制一氧化氮生成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1 2006年 以体外测定各化合物对抑制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RAW264.7大鼠巨噬细胞NO的生成量为活性指标,从核桃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2乙氧基胡桃醌(1),3乙氧基胡桃醌(2),regiolone(3),(4S)4hydroxyαtetralone(4)和大黄素(5)。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抑制大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作用。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作为天然产物得到。 李贺然 杨志刚 王珏 北中进 徐丽珍 杨世林关键词:胡桃 萘醌 小花鬼针草中酚酸类成分及其抑制组胺释放活性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 研究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 Willd.)全株的化学成分,寻找抑制组织胺释放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抑制组织胺释放实验探讨活性。结果 分离鉴定了6种酚酸类化合物,分别是奎尼酸(1)、咖啡酸(2)、2,3,4-三羟基异戊酸-2(3)、原儿茶酸(4)、对羟基桂皮酸(5)、3,5.二[1.O-(5-咖啡酰)喹宁酸基]-4.咖啡酰喹宁酸(6)。结论 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新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抑制组织胺释放活性。 王珏 王乃利 姚新生 北中进关键词:药物化学 柱色谱法 小花鬼针草 奎尼酸 组胺释放 昌都锦鸡儿异黄酮类成分及其抑制NO生成活性 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从昌都锦鸡儿根茎木部心材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异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为7,2'-二羟基-8,4'-二甲氧基异黄酮(1),4'-羟基-7,3'-二甲氧基异黄酮(2),5,7,4'-三羟基-2',5'-二甲氧基异黄酮(3),樱黄素(4),阿夫罗摩辛(5),奥刀拉亭(6),染料木素(7),蓝花赝靛素(8),红车轴草素(9),6,7,3'-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0)。其中,化合物1~3,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2,6,7具有一定的抑制大鼠巨噬细胞NO生成活性,其IC50分别为48.12,25.32,62.71,43.59μmol·L-1。 孙晓东 房士明 臧小单 杨成雄 李贺然 北中进 杨学东关键词:豆科 异黄酮 金钗石斛中联苄类和酚酸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60%乙醇提取物中联苄类和酚酸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与结构的关系。方法综合运用现代色谱学和光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6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氧自由基清除... 张雪 续洁琨 王珏 王乃利 栗原博 北中进 姚新生关键词:金钗石斛 酚酸类成分 抗氧化活性 文献传递 小花鬼针草中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及其抑制组胺释放活性(英文) 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研究小花鬼针草B id ens p arv if lora全株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抑制组胺释放活性方法寻找生物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1D NM R,2D NM R等波谱法鉴定了化学结构,通过组胺抑制实验探讨抗炎活性。结果分离鉴定6种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及其甲酯,分别是3,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3,5-d i-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Ⅰ)、3,4-二氧咖啡酰奎宁酸(3,4-d i-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Ⅱ)、4,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4,5-d i-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Ⅲ)、4-氧-咖啡酰奎宁酸(4-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Ⅳ)、5-氧-咖啡酰奎宁酸(5-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Ⅴ)、4-[3-(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酰氧基]-2,3-二羟基-2-甲基-丁酸{4-[3-(3,4-d ihydroxy-pheny l)-acry loy loxy]-2,3-d ihydroxy-2-m ethy l-bu tyric ac id,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Ⅵ为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抑制组织胺释放活性。 王珏 王乃利 姚新生 北中进关键词:小花鬼针草 咖啡酰奎宁酸 薤中抗凝和抗癌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28 1998年 从百合科葱属植物薤(Aliumchinense)鳞茎的抗凝和抗癌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IR,EIMS,1HNMR,13CNMR,1H1HCOSY,HMBC,HMQC和NOESY谱),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25R,S)5αspirosta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25R,S)5αspirosta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6acetyl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2),(25R,S)5αspirostane2α,3βdiol3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 姜勇 王乃利 姚新生 北中进关键词:抗凝活性 抗癌活性 甾体皂甙 差向异构体 云南石仙桃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NO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 研究云南石仙桃全草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测定所得化合物抑制大鼠巨噬细胞中NO的生成量,以确定云南石仙桃中抑制NO生成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微板紫外比色法,体外测定各化合物对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RAW 264.7大鼠巨噬细胞NO的生成量.结果 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反式-3,3',5-三羟基-2'-甲氧基二苯乙烯(trans-3,3',5-trihy-droxy-2'-methoxystilbene,Ⅰ)、顺式-3,3'-二羟基-5-甲氧基二苯乙烯(cis-3,3'-dihydroxy-5-methoxystilbene,Ⅱ)、反式-3,3',5-三羟基二苯乙烯(trans-3,3',5-trihydroxystilbene,Ⅲ)、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5-methoxybibenzyl,batatasin-Ⅲ,Ⅳ)、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3,4'-dih州roxy-3',5-dimethoxybibenzyl,gigantol,Ⅴ)、3,3',5-三羟基联苄(3,3',5-trihydroxybibenzyl,Ⅵ)、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贝母兰宁,2,7-dihydroxy-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coelonin,Ⅶ).结论 化合物Ⅱ、Ⅳ、Ⅵ具有较强的抑制大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作用.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郭晓宇 王珏 王乃利 北中进 姚新生关键词:兰科 云南石仙桃 二苯乙烯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