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训

作品数:71 被引量:76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10篇建筑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地质公园
  • 8篇地学
  • 8篇地学断面
  • 8篇地质
  • 7篇盆地
  • 7篇旅游
  • 6篇地壳
  • 6篇岩石
  • 6篇岩石圈
  • 6篇塔里木板块
  • 5篇西北缘
  • 5篇西昆仑
  • 5篇北缘
  • 5篇沉积-构造演...
  • 4篇新疆地学断面
  • 4篇岩石圈结构
  • 4篇剖面
  • 4篇古地理
  • 3篇地层
  • 3篇地壳构造

机构

  • 7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0篇北京市外事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斯坦福大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台湾大学
  • 1篇江西省地质调...
  • 1篇宁夏国土资源...
  • 1篇江西省地质矿...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台湾中央研究...
  • 1篇中央研究院

作者

  • 71篇刘训
  • 20篇傅德荣
  • 16篇王永
  • 13篇姚培毅
  • 10篇肖序常
  • 10篇丁孝忠
  • 9篇姚建新
  • 6篇高锐
  • 5篇闵隆瑞
  • 4篇游国庆
  • 4篇迟振卿
  • 4篇王军
  • 3篇王彦斌
  • 3篇李廷栋
  • 3篇张招崇
  • 2篇何幼斌
  • 2篇李秋生
  • 2篇耿树方
  • 2篇李向东
  • 2篇刘羽

传媒

  • 6篇地质通报
  • 5篇地球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论评
  • 3篇新疆地质
  • 3篇地球学报(中...
  • 2篇中国区域地质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宁夏工程技术
  • 1篇“十五”重要...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全国数字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7
  • 2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贵州旅游开发的一些思索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北部。其地形、地貌极具地域特色,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为开发贵州的旅游事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展望发展优势,必须了解贵州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利用贵州在旅游方面的天时——避暑天堂;地利—...
程慧敏刘训
关键词:旅游开发
西昆仑及邻区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
肖序常王军刘训王永张招崇
该项目按设计各项要求圆满完成野外和室内各项工作,根据前人资料和重点地段考察对本区构造单元作了划分。针对近十数年来有关青藏高原西北构造演化中等的几个较重大问题提出质疑和新认识:对“原特提斯”大洋、“第五缝合带”及西昆仑弧-...
关键词:
关键词:成矿地质背景西昆仑
柯克亚剖面新生代晚期沉积物中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及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西昆仑山前柯克亚剖面厚度约7 000 m,通过对该剖面4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特征进行的详细分析,按地层厚度计算,样品埋深应为3 000~5 000 m,按古地温梯度计算埋深温度至少为60℃,进入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带温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并未发生典型的退火过程,退火程度较弱.径迹长度的双峰态分布显示,样品曾经历部分退火带,形成短径迹,后期经抬升后,古地温低于60℃,长径迹形成.剖面上部厚层砾岩中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的分散性反映碎屑来源较复杂,埋藏受热时间较短,代表碎屑是经快速堆积的产物,与沉积记录反映的磨拉石成因与形成时代相一致.
王永王彦斌刘训肖序常王军张招崇
关键词:裂变径迹柯克亚磷灰石抬升
中国地质图集
马丽芳乔秀夫闵隆瑞范本贤丁孝忠许薇玲刘训姚冬生张德全顾澎涛江世俊赵如石王德华焦淑琴许绍忠
《中国地质图集》是一套8开本的桌面用图,由59幅图组成,分中、英文二种版本。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建国40多年来,尤其是最近20多年来区域地质调查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水平,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当代地学各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观点...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图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分区及有关问题
地质公园的分区既有其重要性,又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为此,对于地质公园分区必须从客观因素出发。本文探讨了有关地质公园分区的一些问题,将中国已有的国家地质公园归为5个大区,并阐述了各区的特点,特别强调了中国西部广大地区发展地质...
刘训程慧敏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条件
文献传递
西昆仑地区的沉积-构造演化
<正> 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著名的“西构造结”东侧。他的形成与发展与整个高原的形成具有密切的联系,属于高原整体的确良部分;同时由于西昆仑和北侧的塔里木盆地紧密相连,两者的发展属于同一构造活动的不同反映。因此可能性...
刘训
文献传递
新疆南部岩石圈结构、构造演化——西藏高原西北缘-天山多学科大剖面调查研究
本文对新疆南部岩石圈结构、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文章根据地震探侧资料并结合地质研究,对欧亚板块与青藏高原西北缘碰撞造山特征和模式提出了新认识:“南北双向水平挤压”是青藏高原西北缘地壳缩短、加厚和隆升的主要原因。
肖序常刘训高锐
关键词:地壳构造岩石圈结构造山模式
文献传递
华南双桥山群和河上镇群凝灰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对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演化的制约被引量:166
2008年
通过西澳科庭大学离子探针中心的远程测试,在双桥山群横涌组和安乐林组斑脱岩中获得大量锆石,其SHRIMP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831Ma±5Ma(横涌组)、829Ma±5Ma(安乐林组),在河上镇群上墅组中获得加权平均年龄767Ma±5Ma。锆石SHRIMP U-Pb年龄表明华南地区广为发育的双桥山群应归入新元古界,该年龄为标定双桥山群在地层柱中的位置提供了准确的年代学依据。
高林志杨明桂丁孝忠刘燕学刘训凌联海张传恒
关键词:双桥山群锆石SHRIMPU-PB年龄新元古代
西藏南部晚侏罗世—白垩纪沉积与构造背景探讨
根据岩石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和沉积相序的分析,结合岩石化学测试数据和粒度分析结果,将西藏南部的晚侏罗世一白垩纪地层划分为5个沉积区,从南往北依次为:喜马拉雅陆棚-外陆棚沉积区;拉轨岗日斜坡沉积区;雅鲁藏布深海盆地沉积区;日...
傅德荣刘训姚培毅
文献传递
天山、西昆仑山中、新生代幕式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被引量:74
2001年
通过对天山独山子—库车公路、西昆仑山新疆—西藏公路出露的7个花岗岩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研究了天山、西昆仑山脉低温(<110℃)热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9.6±0.8)~(89.2±2.3)Ma,平均裂变径迹长度变化范围为(7.9±3.7)~(11.6±1.9)μm。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反映冷却作用时代,地质资料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数据表明,天山在白垩纪存在一次抬升作用,天山和西昆仑山在中新世发生另一次抬升作用。
王彦斌王永刘训傅德荣王军王世成
关键词:西昆仑山磷灰石裂变径迹新生代抬升作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