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瑞昔布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以非小细胞肺癌为诊断收入院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对照组予以参麦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瑞昔布。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补液等支持对症治疗。分别于患者手术前、术后第2天及第7天进行细胞免疫因子、体液免疫测定,并进行VRS疼痛分级评估。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因子CD3+、CD4+、CD8+、CD4+/CD8+、NK细胞均呈现术后第2天下降、第7天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及上升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液免疫Ig A、Ig G、Ig M呈现术后第2天下降、第7天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及上升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手术后第2天、第7天VRS疼痛等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更显著改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对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刘洋王生郭平选王振华李军刘海
- 关键词:帕瑞昔布参麦注射液免疫功能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术前焦虑和苏醒期谵妄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在儿科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儿科麻醉与成人麻醉在心理、生理和药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如术前焦虑就是儿科手术麻醉中较常见的问题,包括术前与父母分离困难、麻醉面罩佩戴欠配合等,严重的术前焦虑可导致术后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苏醒期谵妄(ED)是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给患儿带来痛苦,甚至危及其生命。
- 彭晓静刘海张辉王太郭平选刘冰冰赵剑秋张建新韩庆波
-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术前焦虑谵妄小儿儿科麻醉儿科手术
- 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妇儿全身麻醉的临床研究
- 彭晓静高建超岳海龙曹立瀛郭平选王太刘海蔡立松张辉张建新赵剑秋刘宝军
- 该研究得出结论:小儿隐睾手术前60min予单次剂量为0.5μg/kg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可以明显减轻术后谵妄表现,以0.5μg/kg为基本用量单剂量注射对小儿是安全的。妇科手术麻醉诱导前单次缓慢(10min...
- 关键词:
- 关键词:全身麻醉单次静脉注射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 席文娟郭平选蔡立松么安亮田国华王蕊刘冰冰赵剑秋王静刘海
- 课题为2013年度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委员会重点科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30596。由唐山开滦总医院承担完成。该课题属于临床麻醉学研究范畴,该研究旨在将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镇痛药物
- 内毒素亲和吸附剂SPV对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肠壁通透性与细菌移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内毒素亲和吸附剂SPV对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肠壁通透性与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8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休克组(每时间点各5只,共20只)以及SPV低、中、高剂量组(将蒙脱石散0.3 g、硫酸多黏菌素B 0.5 mg、维生素B_6 5 mg溶于生理盐水中制成总体积为5 mL的SPV溶液,即为低剂量;中、高剂量药物成分是低剂量的2、3倍。各剂量组每时间点各5只,共60只),各给药组大鼠分别灌胃SPV溶液5、10、15 mL,正常组和休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5 mL,均给药1次。末次给药30 min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股动脉插管放血术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复苏后1、4、8、16 h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D-乳酸的活性或含量以及计算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休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DAO活性均显著增强,血清内毒素、D-乳酸的含量以及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休克组比较,SPV各剂量组大鼠血清DAO活性(1~16 h各时间点)均显著减弱,血清内毒素、D-乳酸的含量(1~16 h各时间点)以及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SPV低剂量组4~16 h各时间点,SPV中、高剂量组1~16 h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且SPV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1~16 h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SPV低剂量组(P<0.05);而SPV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亲和吸附剂SPV可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的肠壁通透性,并抑制细菌移位。这种作用与其降低血清内毒素、DAO、D-乳酸的活性或含量,下调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有关。
- 刘海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二胺氧化酶内毒素D-乳酸细菌移位
- 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的变化及其对肠黏膜损伤的意义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对大鼠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的水平及其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休克1h组、休克4h组、休克8h组、休克16h组,每组各10只。建立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采用比色法来测定大鼠血清中的二胺氧化酶(DAO)活性;采用光度法来测定大鼠血清中的内毒素、D-乳酸水平。切取大鼠回肠末端组织,观察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检测对照组与休克1h组相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液和回肠末端组织。结果各组大鼠静脉血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肠上皮组织结构完整,无水肿,绒毛无脱落且形态正常。休克1h组肠黏膜组织结构完整,肠绒毛形态不规则;休克4h组部分肠上皮脱落,局部存在水肿,无明显炎细胞浸润;休克8h组上皮组织脱落增多,局部水肿明显,固有层内可见明显炎细胞浸润;休克16h组上皮组织大面积脱落,水肿严重,固有层内炎细胞浸润较8h组更加明显。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即发生肠屏障功能障碍,血清D-乳酸、DAO和内毒素是肠黏膜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且其水平与肠黏膜组织的病理改变程度呈正相关。
- 刘海彭晓静郭平选王太张建新席文娟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肠黏膜损伤
- 内毒素亲和吸附剂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损害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内毒素亲和吸附剂(EAA)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损害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通过创伤和放血构建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在建模前30 min,低中高3个剂量(EAA 5,10,15 m L+15,10,5m L 0.9%Na Cl)实验组分别于大鼠消化道内灌注。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肠道绒毛形态变化以及肠黏膜损伤程度。复苏后4,8,16 h对大鼠的内毒素、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0.03±0.01比较,模型组的肠黏膜损伤指数为5.4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4 h后,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3个剂量实验组的大鼠肠黏膜损伤指数分别为3.45±0.75,2.53±0.68,2.02±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内毒素、NO、TNF-α水平分别为(456.52±21.56)pg·m L^(-1),(108.41±9.56)ng·m L^(-1),(77.58±10.65)ng·m 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4 h后,高、中、低3个剂量实验组的大鼠内毒素、NO、TNF-α的水平分别为(280.41±15.42),(254.63±17.56),(221.53±13.53)pg·m L^(-1);(90.43±8.42),(63.54±7.53),(49.52±8.41)ng·m L^(-1);(77.58±10.65),(62.58±5.12),(42.51±4.53)ng·m L^(-1)。与模型组比较,3个剂量实验组的大鼠内毒素、N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NF-α水平只有中低2个剂量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浓度EAA能够有效缓解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保护大鼠肠功能。
- 刘冰冰刘海张建新彭晓静郭平选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肠损伤
- 术前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静脉全麻隐睾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术前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静脉全麻隐睾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隐睾固定术患儿40例,年龄5~7岁,体重18~26 kg,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儿在术前60 min静脉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对照组患儿在术前60 min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30 min后对二组患儿与父母分离表现进行父母分离焦虑量表(PSAS)评分;入室时对患儿进行镇静情绪评分(Ramsay)。麻醉诱导时,二组患儿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芬太尼4μg/kg,所有患儿均在睫毛反射消失后给予顺本阿曲库铵0.1 mg/kg后4~6 min完成气管插管,然后麻醉机机械控制通气,潮气量控制在8~10 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16~20次/min,吸入氧流量2 L/min,吸呼比1∶2,调整呼吸参数维持PETCO2于30~35 mmHg。麻醉维持采用静脉微量泵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丙泊酚5 mg/(kg·h)。在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手术结束后患儿由麻醉医生送至麻醉恢复室(PACU),苏醒期进行儿科麻醉谵妄量表(PAEDS)评分。结果患儿PSAS评分情况,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麻醉期间,未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二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并发症共6例,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5例;40例患儿中8例出现麻醉苏醒期谵妄(占20%),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入手术室前60 min,对患儿进行单次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注射时间10 min,对减轻小儿术前焦虑无明显作用,但可以有效降低苏醒期谵妄发生机会及严重程度,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 彭晓静刘海张树波张辉王太郭平选闫镝李金秋孟伟张建新张永生鄂慧良
- 关键词:静脉麻醉术前焦虑
- 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损伤早期诊断敏感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损伤早期诊断敏感指标的变化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休克1h组(N=10)、休克4h组(N=10)、休克8h组(N=10)、休克16h组(N=10),每组各10只。建立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采用比色法来测定大鼠血清中的二胺氧化酶活性;采用光度法来测定大鼠血清中的内毒素、D-乳酸水平。切取大鼠回肠末端组织,观察组织结构病理变化。对照组大鼠与休克1h组相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液和回肠末端组织进行检测观察。实验数据采用SAS 9.4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方差齐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采用Dunnett's T3检验。休克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采用SNK法。P<0.05(双侧)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着休克时间的延长,各观察组血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含量逐渐上升,且彼此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肠上皮组织结构完整,无水肿,绒毛无脱落且形态正常。观察组大鼠中,休克1h组肠黏膜组织结构完整,肠绒毛形态不规则;休克4h组部分肠上皮脱落,局部存在水肿,无明显炎细胞浸润;休克8h组上皮组织脱落增多,局部水肿明显,固有层内可见明显炎细胞浸润;休克16h组上皮组织大面积脱落,水肿严重,固有层内炎细胞浸润较8h组更加明显。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即发生肠屏障功能障碍,血清D-乳酸、DAO和内毒素是肠黏膜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且其水平与肠黏膜组织的病理改变程度正相关。
- 刘海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D-乳酸二胺氧化酶
- 内毒素吸附剂SPV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内毒素吸附剂SPV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0.5 mg多黏菌素B、5 mg维生素B6、0.3 g蒙脱石散溶于生理盐水中制成5 ml溶液,即SPV低剂量;中、高剂量药物成分为低剂量的2、3倍。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SPV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股动脉插管放血术复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建模前30 min SPV各剂量组大鼠ig相应剂量的SPV。复苏后1、4、8、16 h,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SPV高剂量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特征和损伤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出现坏死的病理现象,血清中NO、DAO、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PV中、高剂量组大鼠复苏后1、4、8、16 h肠黏膜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血清中NO、DAO、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吸附剂SPV能够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血清中NO、DAO、内毒素及TNF-α水平,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引起的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 刘海赵剑秋彭晓静郭平选王太张建新张辉席文娟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胺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