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景城

作品数:67 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3篇肾病
  • 28篇儿童
  • 26篇综合征
  • 20篇病理
  • 16篇肾炎
  • 15篇肾病综合征
  • 13篇肾小球
  • 11篇病理分析
  • 10篇小儿
  • 10篇ALPORT...
  • 8篇原发性
  • 8篇基因
  • 7篇临床病理
  • 6篇蛋白尿
  • 6篇文献复习
  • 6篇复习
  • 5篇遗传性
  • 5篇原发性肾病
  • 5篇原发性肾病综...
  • 5篇肾小球硬化

机构

  • 57篇北京大学第一...
  • 8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濮阳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厦门市第一医...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内蒙古包钢医...

作者

  • 66篇刘景城
  • 43篇杨霁云
  • 41篇肖慧捷
  • 36篇姚勇
  • 27篇黄建萍
  • 26篇丁洁
  • 18篇管娜
  • 15篇王芳
  • 13篇张敬京
  • 12篇钟旭辉
  • 8篇俞礼霞
  • 7篇王素霞
  • 5篇张宏文
  • 4篇刘晓宇
  • 4篇张焱
  • 3篇朱赛楠
  • 3篇苏白鸽
  • 3篇张琰琴
  • 3篇余自华
  • 3篇黄建萍

传媒

  • 15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实用儿科临床...
  • 5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2012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慢性马兜铃酸肾病3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最多的中草药肾损害是含马兜铃酸的药物所致的马兜铃酸肾病,儿童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报道尚少,本文报道3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以增加对儿童本病临床与病理的认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儿进...
张焱姚勇黄建萍刘景城肖慧捷杨霁云
文献传递
儿童紫癜性肾炎血清IgE的监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IgE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8例门诊确诊患儿,取病程急性期和缓解期静脉血检测IgE、IgA、IgG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结果紫癜性肾炎患儿的血清IgA、IgG、IgE和ECP均有增高,但是以IgE增高患儿比例最大,急性期占75%,缓解期约占47%,其次为ECP(急性期占34%,缓解期约占11%),而IgA、IgG增高的患者比例较低。结论IgE对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中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作用。
王春芳夏艳刘景城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IGE
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了解儿童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对 2 9例伴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并依受新月体累及的肾小球比例分组比较 ,≥ 5 0 % (A组 ) ,9例 ;<5 0 % (B组 ) ,2 0例。结果  (1)临床方面 :2 9例均有血尿 +蛋白尿 ,尿蛋白≥ 1g/ 2 4h者 2 2例 (76 % )和肉眼血尿 86 % ,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者均不及半数。A组以肾病综合征和急进性肾炎为主 ,持续性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均较B组明显 (P<0 0 5 )。B组无症状性血尿 +蛋白尿者 6 5 %。 (2 )病理方面 :新月体形成累及肾小球 5 %~ 85 % ,A组为 5 2 %~ 85 % (其中新月体型IgA肾病 10 % ) ,B组 5 %~ 4 0 % ,以细胞性为主。均有系膜增生和小管 间质病变 ,球囊粘连易见。两组比较 :A组系膜增生严重、小球硬化和小管灶状萎缩明显 (P <0 0 5 ) ,B组球囊粘连多见 (P <0 0 5 )。 (3)免疫荧光 :均有IgA +IgM +C3沉积 ,合并IgG沉积者 18例(6 2 % ) ,其中 5例 (17% )为“满堂亮”(A组占 4例 )。未见一例单纯IgA沉积。结论 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临床均有血尿合并蛋白尿 ,以持续性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为主 ;以弥漫性系膜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 ,易见球囊粘连和小管 间?
姚勇刘景城肖慧捷黄建萍杨霁云
关键词:新月体形成原发性IGA肾病并发症病理特点肾小球肾炎
小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8例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了解小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38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S)或蛋白尿 ,病理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患儿 ,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FSGS年龄 ( 8.9± 3.7)岁 ,男∶女比为 1 92 ,临床诊断为孤立蛋白尿 3例 ,蛋白尿伴血尿 1例 ,NS34例 (单纯型 16例 ,肾炎型 18例 )。临床伴血尿 2 4例 ( 6 3% ) ,高血压 11例 ( 2 9% ) ,肌酐清除率降低7例 ( 18% )。病理分型为门型 17例 ,周围型 14例 ,Tip型 7例。 38例FSGS中 ,2 1例伴有系膜细胞增生。临床疗效 :34例NS中 ,激素初治敏感 12例 ,观察期末对激素治疗敏感者 6例。 4例非NS中 ,3例激素治疗无效 ,1例不详。应用CTX共 18例次 ,4 4 %缓解或部分缓解 ;应用甲泼尼龙加环磷酰胺冲击或口服环孢霉素A治疗 12例 ,83%缓解或部分缓解。结论 小儿FSGS学龄儿童多见 ,临床多表现为NS ,血尿常见 ,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相对少见 ,病理可表现为多种病变 。
黄建萍张敬京刘景城陈英南姚勇肖慧捷杨霁云
关键词:小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理特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散发性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NPHS2基因突变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散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NPHS2基因及其突变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23例散发性SRNS儿童和53例尿检正常成年人。应用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NA序列测定法检测NPHS2基因突变。结果 发现1例患儿为1082T>C突变,该突变引起NPHS2基因编码蛋白podoein第361位亮氨酸变成脯氨酸,而检测对照人群106条染色体,未发现1082T>C。此外,还发现6种NPHS2基因多态性,分别为288C>T、ⅣS3-46C>T、ⅣS3-21C>T、IVS7-74C>G、954T>C和1038A>G。结论 首次证实了中国儿童散发性SRNS存在NPHS2基因突变,其发生率为4.3%(1/23);且1082T>C为新发现的突变,ⅣS3-46C>T和ⅣS3-21C>T为新发现的多态性。
余自华丁洁黄建萍姚勇肖慧捷张敬京刘景城杨霁云
关键词:基因突变IVS激素耐药DNA序列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先天性梅毒致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及文献综述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传染胎儿所致[1]。先天性梅毒可以合并肾损害,此类病例因临床症状不典型.
肖慧捷刘景城钟旭辉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小儿肾病与过敏体质的关系的研究
刘景城苏白鸽姚勇王芳管娜肖慧捷
皮肤基底膜Ⅳ型胶原α5链染色正常的男性X连锁Alport综合征临床及基因特点分析
张琰琴丁洁王芳张宏文肖慧捷姚勇钟旭辉刘晓宇管娜俞礼霞刘景城杨霁云
儿童狼疮性肾炎91例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同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91例儿童LN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91例LN患儿中男22例,女69例。男女比1:3.1;起病年龄6.0~155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占44.0%;59例行肾穿刺活检。Ⅳ型LN占59.3%。免疫荧光呈“满堂亮”者占72.0%。6例肾脏免疫荧光不典型,其中3例IgM沉积为主,1例IgA为主。2例呈“寡免疫”。3例临床表现与肾脏病变程度不平行,临床为肾病综合征,病理为Ⅱ型。本组在疾病初期LN缓解率高达937%,随访271%反复,多与小坚持正规治疗有关。结论L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复杂多变,部分患儿很不典型,考虑与其特殊的发病机制有关;早期积极和坚持长规范化治疗对于改善LN的预后非常重要。
钟旭辉黄建萍陈彦刘景城杨霁云
关键词:儿童狼疮性肾炎病理免疫荧光
Schimke免疫-骨发育不良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报道2例Schimke免疫-骨发育不良(Schimke immuno-osseous dysplasia,SIOD)患儿,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8~12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2例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结果2例患儿均表现为激素耐药肾病综合征,病理表现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脊柱骨骺发育不良,T细胞免疫缺陷及特殊面容,符合典型SIOD诊断。结论对于激素耐药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伴有特殊面容、身材矮小、T细胞免疫缺陷等其他系统异常应该考虑到SIOD的可能性,以尽早诊断,避免过度治疗。
李建国季丽娜陈大坤曹力杨霁云刘景城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免疫缺陷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