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先宝

作品数:101 被引量:220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2篇导管
  • 61篇动脉
  • 59篇动脉瓣
  • 59篇主动脉
  • 59篇主动脉瓣
  • 44篇主动脉瓣置换
  • 41篇置换术
  • 38篇主动脉瓣置换...
  • 23篇主动脉瓣狭窄
  • 20篇二尖瓣
  • 17篇反流
  • 15篇术后
  • 15篇瓣膜
  • 14篇心动图
  • 12篇心脏
  • 10篇置入
  • 9篇修复术
  • 9篇血管
  • 9篇二尖瓣反流
  • 8篇植入

机构

  • 101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复旦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国际...
  • 2篇宁波健世科技...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01篇刘先宝
  • 75篇王建安
  • 35篇蒲朝霞
  • 23篇何伟
  • 19篇朱齐丰
  • 13篇孔敏坚
  • 12篇余蕾
  • 12篇王力涵
  • 12篇游向东
  • 11篇黄朝旭
  • 10篇黄品同
  • 10篇胡泼
  • 10篇何宇欣
  • 9篇严敏
  • 9篇冯燕
  • 9篇周琦晶
  • 8篇董爱强
  • 6篇高峰
  • 6篇周丽明
  • 5篇林剑靖

传媒

  • 13篇中华心血管病...
  • 1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0篇心电与循环
  • 8篇中华超声影像...
  • 7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中华心脏与心...
  • 1篇上海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西医学

年份

  • 11篇2023
  • 15篇2022
  • 15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1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5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生成素1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血环境下生存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缺血清状态下的保护作用,探索一种改善MSCs生存能力的方法.方法 建立体外缺血清的凋亡模型,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MSCs的生存能力,双苯并咪唑染色评估MSCs的凋亡,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blot)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细胞生存通路的表达.结果 MSCs在缺血清处理24h后.生存能力降至(72.7±5.8)%,Ang1能够明显改善MSCs的生存能力,并呈剂量依赖性,在50μg/L时达到了高峰,生存能力提高至(92.3±1.5)%(P〈0.01);Ang1能够降低MSCs的凋亡率,从(24.9±3.9)%降至(11.0±2.4)%(P〈0.01);缺血清明显降低了MSCs的Akt磷酸化水平,但Ang1能够明显增加MSCs的Akt活化;应用P13K,Akt通路阻滞剂Wortman-nin后,Ang1的保护作用消失,MSCs的生存能力从(92.3±1.5)%降至(73.9±4.7)%(P〈0.01),凋亡率从(11.0±2.4)%回升至(26.5±2.6)%(P〈0.01). 结论 Ang1能够改善MSCs的生存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13K/Akt生存通路有关.
朱美飞刘先宝王建安江荣林吴建浓雷澍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生成素1
浅谈“低血压”
2017年
高血压大家广为熟知,而对于低血压,可能有所耳闻,但却知之甚少。那低血压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处理呢?顾名思义,低血压,与高血压相对应,是指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在诊断上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成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 Hg即为低血压。低血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平时说的低血压主要是指慢性低血压。
刘先宝
关键词:低血压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平卧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冠状动脉阻塞研究进展
2022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线治疗手段。冠状动脉(冠脉)阻塞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本文就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冠脉阻塞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特殊人群的冠脉阻塞及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阐述。
戴晗怡朱齐丰刘先宝王建安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阻塞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传导阻滞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21年
心脏传导阻滞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最常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之一,部分传导阻滞会随着时间而自行消退,但其发生率并未随着器械迭代而降低,对患者预后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传导阻滞的预防和管理策略仍处于探索阶段。该文阐述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发生率、预测因素、管理、起搏器植入的指征和时机,旨在为临床实践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传导阻滞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戴晗怡朱齐丰刘先宝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心脏传导阻滞
二叶式与三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逆重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二叶式与三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室逆重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276例,根据术前主动脉CT图像分为三叶组(161例)和二叶组(115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指标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Vmax)、平均跨瓣压差(PGmean)、有效瓣口面积(EOA)、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变化分数(Δ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结果①与术前相比,TAVR术后1周、1个月、1年三叶组和二叶组Vmax、PGmean下降,EOA增加(均P<0.05);术后1年三叶组与二叶组Vmax、PGmean、EOA、中度及以上瓣周漏、中度及以上人工瓣膜功能不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个月、1年LVEDd、IVSd、LVPWd下降,术后1周、1个月、1年LVMI下降,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二叶组术前LVMI较三叶组低,但两组间术后1周、1个月、1年ΔLV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LVMI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早期发生左室逆重构并持续到术后1年,二叶式与三叶式患者以LVMI为代表的左室逆重构趋势相似,患者同样获益。
黄朝旭蒲朝霞张雨薇周丽明夏向阳刘先宝李晶鲍晓峰王建安
关键词:二叶式主动脉瓣
PI3K/Akt通路在血管生成素1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l)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缺氧缺血清状态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缺氧缺血清的凋亡模型,应用MTT检测MSCs的生存能力,原位末端标记凋亡细胞法(TUNEL)检测...
王建安刘先宝
文献传递
智能手表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心房颤动及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智能手表在诊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及左束支阻滞(LBBB)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股动脉TAVR患者,记录术前、术后12导联体表心电图及智能手表记录的单导联心电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智能手表诊断房颤及LBBB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共入选202例患者,其中男117例,年龄(73.52±7.69)岁。智能手表诊断TAVR术后房颤与LBBB的敏感度分别为88%与84%。在智能手表记录的380份心电图中,判断房颤出现假阳性4次,假阴性6次;判断LBBB出现假阳性10次,假阴性7次。结论智能手表在判断TAVR术后患者房颤及LBBB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提示智能手表可用于监测TAVR术后房颤与LBBB的发生。
党梦秋范嘉祺戴晗怡陈俊李然犀徐建国李程郭宇超刘先宝王建安
关键词:心房颤动智能手表左束支传导阻滞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2022年
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BAV)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而言是一个技术难题。尽管BAV被排除在关于TAVR的随机对照研究之外,但临床实践中仍有部分患者接受了TAVR治疗。多中心注册研究证实了TAVR应用于BAV患者的临床结局与常规三叶式主动脉瓣(TAV)患者类似。本文系统回顾关于TAVR应用于BAV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讨论BAV患者的手术策略及风险预防,旨在促进TAVR在BAV患者中更好地推广应用。
胡泼王力涵刘先宝王建安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
使用J-Valve^(TM)系统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高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1年随访中期结果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分析使用J-Valve^(TM)系统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apical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TAVI)治疗高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中期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连续收治的25例使用J-Valve^(TM)系统经心尖TAVI治疗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资料,分析总结术后全因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5例中男19例,年龄范围为59~83岁,平均年龄(72.3±27.11)岁。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比例达88%,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占92%。患者最常合并的基础病为高血压(占68%),合并冠心病5例,既往心脏手术史3例,术前胸外科医师协会(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评分为1.511%~27.674%,中位STS评分为4.27(2.914~6.033)%。手术均成功置入J-Valve瓣膜,无中转开胸。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2例,CRRT 1例,中度及以上瓣周漏1例。手术早期疗效可观,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中期随访心功能及心室逆重构也有持续改善表现。结论对于高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使用J-Valve^(TM)系统行经心尖TAVI可获得较好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中期预后。
洪泽孔敏坚刘先宝朱贤王建安董爱强
关键词:主动脉瓣反流
不同跨瓣压差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长期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跨瓣压差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长期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TAVR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204例,根据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是否>40 mmHg(1 mmHg=0.133 kPa)分为高跨瓣压差(HGAS)组和低跨瓣压差(LG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于TAVR手术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测量并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血流流速、平均跨瓣压差、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和主动脉瓣口面积。随访3年,观察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LGAS组心包压塞发生率高于HG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AS组患者手术前后LVEF、最大血流流速、平均跨瓣压差、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均小于HGAS组,手术前主动脉瓣口面积大于HG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GAS组第1年、第3年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高于HG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GAS、既往卒中、透析和既往起搏器植入均是3年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TAVR治疗长期预后良好,其中LGAS患者的3年预后劣于HGAS者。
戚鑫瑞戴晗怡许烨铭刘先宝王建安
关键词:长期预后生存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