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保华

作品数:185 被引量:993H指数:17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9篇天文地球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海底
  • 25篇地震
  • 21篇勘探
  • 16篇地质
  • 16篇震源
  • 15篇沉积物
  • 13篇地震勘探
  • 13篇海槽
  • 13篇分辨率
  • 13篇高分辨率
  • 13篇冲绳海槽
  • 12篇剖面
  • 12篇热导率
  • 12篇海底沉积
  • 10篇海洋沉积
  • 9篇多波束
  • 9篇声学
  • 9篇海底沉积物
  • 9篇海洋沉积物
  • 8篇近海

机构

  • 149篇国家海洋局第...
  • 46篇中国海洋大学
  • 21篇国家深海基地...
  • 17篇国家海洋局
  • 13篇青岛海洋大学
  • 12篇海洋沉积与环...
  • 11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浙江大学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长安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西安虹陆洋机...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山东拓普液压...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185篇刘保华
  • 38篇裴彦良
  • 35篇李西双
  • 33篇李官保
  • 29篇刘晨光
  • 25篇赵月霞
  • 24篇吴金龙
  • 24篇王揆洋
  • 23篇阚光明
  • 22篇郑彦鹏
  • 20篇韩国忠
  • 17篇梁瑞才
  • 10篇李三忠
  • 9篇苏天赟
  • 9篇丁忠军
  • 9篇华清峰
  • 8篇王立明
  • 7篇刘敬喜
  • 6篇张维冈
  • 6篇焦湘恒

传媒

  • 2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2篇海洋学报
  • 8篇青岛海洋大学...
  • 7篇石油地球物理...
  • 6篇海洋地质动态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5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海洋与湖沼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海洋科学
  • 3篇高技术通讯
  • 3篇我国专属经济...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学前缘
  • 2篇海洋测绘
  • 2篇首届海洋资源...
  • 2篇1994年中...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7篇2011
  • 11篇2010
  • 12篇2009
  • 12篇2008
  • 9篇2007
  • 13篇2006
  • 13篇2005
  • 11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底沉积声学参数原位测量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沉积声学参数原位测量装置,包括一个下方为重力取样管的重力取样器、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和设置在重力取样器的重力取样管上方的内含控制程序的中央控制装置,有至少四个发射换能器和至少四个接收换能器经由支撑架固...
李官保刘保华阚光明郑进鸿刘敬喜张德玉梁军汀卢杰
文献传递
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在多波束底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快速、有效的识别。通过比较,证明了该方法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海底底质类型。
唐秋华周兴华丁继胜刘保华
关键词:LVQ神经网络多波束测深系统底质分类
基于DPHP理论的海洋沉积物热导率检测系统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高效精确地对海洋沉积物热导率进行探测,对热脉冲双探针测量理论-DPHP(dual-probe heat-pulse measure-ment theory)理论,以及基于该理论的测量系统的设计和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方便灵活的微型热导率原位测量探头,该探头直径仅为2.5cm,长20cm.经过在实验室验证,其平均测量速度40s,热导率精度可以达到0.05.测量速度和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丁忠军李官宝刘保华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热导率
多次插值切割法分场的一个实例被引量:23
1997年
根据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胜利石油管理局的研究结果,胜利油田某区的磁性层可分为浅、中、深三层。本文采用了多次插位切割法对该区的航磁异常进行了划分。具体作法是:①首先采用4次插值切割法,计算出区域异常,然后用磁异常减去区域异常得到局都异常,这就是浅部异常。经过化极垂向一次导数和垂向二次导数的验证,吻合很好,说明浅部异常的可信度高。②将新的区域异常继续进行6次插值切割法,再次计算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将此局部异常作为中部异常,区域异常作为深都异常。在浅、中、深部异常划分的基础上,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工作,包括:①确定了第四系地层中的9处玄武岩、凝灰岩或干扰磁性源的分布范围、顶深和磁化率;②确定了沙三段地层中的玄武岩体的合理分布范围、顶深和磁化率,并得到区内两口钻井资料的证实;③推断了一条基底断层。
汪炳柱徐世浙刘保华阎汉杰张建世刘新华
关键词:磁法勘探插值磁异常
海底沉积声学在海洋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海底沉积声学理论与技术在海洋工程地质研究的发展历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海洋工程地质大规模调查逐渐发展,同时也成为促进海洋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驱动力.本文立足于海底沉积声传播模型、海底声反射和散射模型等海底沉积声学...
郑杰文刘保华阚光明孟祥梅李官保刘晨光
关键词:海洋工程地质
文献传递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被引量:24
2009年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是华北地区一条显著的地震带。利用最新获得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资料研究了渤海海域内该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研究表明:在渤海,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主要由沙西断裂、埕北断裂、沙南断裂、沙东北断裂、柏各庄断裂、石臼坨3号断裂、渤中2号断裂和BZ29断裂等一系列NW走向断裂组成,走向在290°—310°之间;在浅罢沉积物中各断裂由多条次级小断裂组成;晚第四纪以来主要表现出强烈的垂向运动特征,具有正断性质;海域各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Q3)末期-全新世(Q4)初期,并具有相同的活动趋势,在20ka B.P.和60ka B.P.左右活动强烈,统计计算显示平均垂向活动速率分别为0.15mm/a和0.1mm/a,近20000a以来的垂向活动速率超过0.06mm/a。
李西双刘保华华清峰赵月霞刘晨光
关键词:晚第四纪活动性
南黄海中西部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自南黄海中西部海底取回的沉积物样品,对该海域海底沉积物的声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研究区海底沉积物的压缩波速为1359695m/s,剪切波速为12.50.9m/s;颗粒较细的沉积物与较低的压缩...
孟祥梅刘保华阚光明李官保
关键词: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声学底质分类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研究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自组织(Self Organizing Map,简称SOM)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泥、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快速、有效识别。通过实验示例,将SOM神经网络的分类结果与传统海底地质取样获取的真实底质类型进行分析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唐秋华刘保华陈永奇周兴华丁继胜
关键词:SOM神经网络多波束测深系统
基于液压驱动贯入的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探测系统
基于液压驱动贯入的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探测系统,包括框架,发射及接收换能器,换能器贯入装置,其特征是该贯入装置是滑轮组合机构的液压贯入驱动装置:包括由液压泵驱动的液压杆,固定于液压杆上端的上、下动滑轮,固定于框架上部的...
刘保华阚光明赵月霞李官保韩国忠刘敬喜郑进鸿
南黄海陆架沉积物中褶皱的形态及成因被引量:1
2006年
更新世以来南黄海陆架具有构造活动性强、沉积厚度大(100-300m)、褶皱变形保存完整等特点,是研究未固结沉积物中褶皱变形的理想“实验室”.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揭示了南黄海陆架沉积物中具有不同几何形态的三种褶皱:(1)断层相关褶皱(包括断层扩展褶皱和断层牵引褶皱);(2)横向弯曲褶皱;(3)复合作用褶皱.对褶皱的成因和几何形态的研究表明,控制未固结沉积物中褶皱形成的因素是基底断层及其形成的断块,而不是区域应力场.大量孔隙水可能对沉积物的几何形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沉积物中断层扩展褶皱和牵引褶皱在形变程度上具有连续性,说明两者在成因上存在联系.断层扩展褶皱可能引发的地震活动和变形带在海洋工程地质评估中应受到重视.
李西双李三忠刘保华赵月霞
关键词:沉积物褶皱作用基底断层海洋工程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