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煜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2021年苏州市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了解2021年苏州市大学生吸烟行为现状,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苏州市高校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2021年9—11月苏州市7所本专科院校2 132名大学生,通过自填式问卷的方法进行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苏州市大学生吸烟率为12.76%,其中现吸率为5.07%。主要吸烟动机为社交需要(26.78%)、排解压力(26.42%)、受他人影响(23.17%)、消遣享受(17.43%)等。大学生吸烟主要集中在校外公共场所(25.95%)、不被人注意的角落(20.62%)、楼道走廊(16.45%)、厕所(12.23%)。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因素有8个,其中:男性(OR=6.91, 95%CI:4.49~10.64)、高年级(OR1=1.52, 95%CI:1.01~2.27)、较高的月生活费(OR1=4.24, 95%CI:2.58~6.96;OR2=2.65, 95%CI:1.70~4.12;OR3=4.11, 95%CI:2.39~7.08)、容易紧张(OR1=1.55,95%CI:1.02~2.37)、自控力水平差(OR1=2.47,95%CI:1.56~3.91;OR2=1.88,95%CI:1.13~3.12)、吸烟可致疾病的认知不足(OR1=2.71, 95%CI:1.60~4.60;OR2=2.01, 95%CI:1.16~3.47;OR3=2.13, 95%CI:1.22~3.71)、赞同大学生吸烟(OR1=10.06, 95%CI:4.37~23.17;OR2=3.26, 95%CI:1.46~7.26)、大部分朋友吸烟(OR1=11.27, 95%CI:5.26~24.13;OR2=3.08,95%CI:1.80~5.28)的大学生,其吸烟程度更高(P<0.05)。结论 苏州市大学生吸烟情况不容乐观,吸烟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吸烟行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 马文霞冯煜李良段修磊
- 关键词:大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身心健康
- 成人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体系创新及应用
- 2019年
- 成人腰椎滑脱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发病率占我国总人口的4.7%-5%,其中85%发病年龄在20-50岁,已成为导致人类残疾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腰椎滑脱症机制不明,缺乏早期干预措施;临床治疗常存在融合器移位、椎弓根螺钉断裂或松动拔出和腰骶椎矢状面失衡等并发症。此外,脊柱融合材料的成骨、降解等性能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组在十余项国家和省项目的资助下,历经15年,围绕成人腰椎滑脱症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修复方法,手术治疗方案及脊柱融合新材料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整套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体系,并进行临床转化。
- 陈亮杨惠林杨惠林顾勇朱雪松吴小涛顾勇蔡峰朱雪松唐锦程李斌李斌林子煜钮冰杰蔡峰
- 关键词:外科治疗脱症腰椎成人
-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变化与椎间盘摘除及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背景:腰椎间盘摘除后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再次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多种,但目前对复发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研究并不多。目的:对比研究椎间盘摘除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对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61例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摘除后再发病例,按再次修复方式分为2组,椎间盘摘除组30例;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组31例。在站立位脊柱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两组治疗前后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并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摘除组治疗后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及骨盆投射角未见明显变化(P>0.05);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组治疗后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及骨盆投射角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两组间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组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较摘除组明显增加(P<0.05)。结果证实,椎间盘摘除不能显著改变再次手术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较椎间盘摘除对再次手术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更大。
- 汪凌骏顾勇冯煜张弛车纯庆陈亮
- 关键词:椎间盘摘除术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盘高度
- 异常神经根水肿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亚急性放射痛
- 目的:腰椎减压手术后的神经症状是外科医师长期关注的问题。部分术后神经症状是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的。该研究关注于异常神经根水肿与腰椎手术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
- 冯煜顾勇张志明陈亮杨惠林唐天驷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水肿临床疗效
- 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
- 2016年
- 背景:对于单节段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且脊髓压迫来自腹侧,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无太大争议。然而,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案的选择一直存在分歧。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ACDF)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PCO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资料,其中19例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ACDF组),79例进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PCOL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影像学评估颈椎活动度与颈椎屈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9个月。两组治疗后1周、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同一时间点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ACDF组上肢运动改善率均优于PCOL组(P均〈0.05),PCOL组下肢运动改善率均优于ACDF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CDF组前凸角明显改善(户〈0.05),PCOL组治疗后得前凸角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PCOL组末次随访的颈椎活动度改善(P〈0.05)。结果表明,两种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相近,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更有利于上肢运动的改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更有利于对下肢运动的改善;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有利于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有利于保持颈椎活动度。
- 顾勇汪凌骏张磊冯煜张志明钱明杨惠林陈亮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比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KP)和保守治疗(CTM)的临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5例行BKP治疗(手术组),49例行保守治疗(非手术组)。治疗后进行随访。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评分(VSA)、日常活动评分(ADL)和椎体的前中柱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对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前6周,手术治疗效果好于保守治疗(P〈0.05),手术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明显好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后3个月,2组疼痛及活动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BKP可在早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并缩短卧床时间,改善伤椎后凸畸形,并未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
- 张驰顾勇冯煜车纯庆单中书汪凌俊陈亮
-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临床疗效
- 神经根异常水肿可能是腰椎术后再发放射性疼痛的重要因素
- 冯煜陈亮顾勇张志明汪凌骏
- Ⅱ°~Ⅲ°椎间隙完全塌陷峡部裂型滑脱不同术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椎间隙完全塌陷峡部裂型腰椎滑脱不同术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利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Ⅱ°~Ⅲ°椎间隙完全塌陷L5峡部裂型滑脱的5名志愿者CT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以手术及邻近节段活动度验证有效性,构建原位后外侧融合(PLF-is)、完全复位后外侧融合(PLF-TR)、完全/部分复位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TR/PR)及楔形融合器PLIF模型。500 N垂直预应力下,以10 Nm力矩进行活动,测试参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各模型前屈时活动度(ROM)最大,PLF-TR组最不稳定,其ROM最大值为(2.80±0.77)°,高于PLF-is组最大ROM(0.45±0.03)°(t=10.730,P<0.05),PLIF-PR组最大ROM(0.15±0.02)°(t=12.130,P<0.05),PLIF-TR组最大ROM(0.12±0.01)°(t=12.266,P<0.05)。各模型内固定最大负载均出现在前屈时;均集中于骶骨螺钉后段,其中PLF-TR组为(2008.60±556.61)MPa,高于PLF-is组[885.82±70.13)MPa,t=6.327,P<0.05],PLIF-PR组[(319.67±11.67)MPa,t=9.517,P<0.05],PLIF-TR组[(251.70±8.34)MPa,t=9.900,P<0.05]。邻近椎间隙最稳定的是楔形融合器PLIF组,其最大ROM出现在左旋时仅(5.66±0.02)°,低于PLIF-PR组[(6.22±0.07)°,t=-49.803,P<0.05],PLIF-TR组[5.85±0.04)°,t=-4.052,P<0.05]及PLF-is组[7.97±0.12)°,t=-12.079,P<0.05]。邻近椎间盘负荷最大值出现在PLF-is组的前屈活动中,其值为(4.08±0.20)MPa,同活动方向上高于PLIF-PR组[(1.49±0.04)MPa,t=39.307,P<0.05],PLIF-TR组[(1.33±0.04)MPa,t=41.742,P<0.05]和楔形融合器PLIF组[(1.08±0.04)MPa,t=45.485,P<0.05]。邻近关节突最大应力均出现在左旋时,PLF-is组应力最大为(412.34±4.08)MPa,高于PLIF-TR组[(291.26±0.86)MPa,t=65.667,P<0.05],PLIF-PR组[(309.12±4.02)MPa,t=55.977,P<0.05]和楔形融合器PLIF组[(294.42±0.67)MPa,t=63.954,P<0.05]。结论椎间融合治疗Ⅱ°~Ⅲ°椎间隙完全塌陷峡部裂型滑脱的力学特性优于后外侧融合,在避免邻近节段退变方面也更具有优势。
- 冯煜张文马文霞顾勇蔡峰汪凌骏钮冰杰陈亮
- 关键词:峡部裂滑脱生物力学
- 影像学分析髂腰韧带与L_5/S_1椎间盘突出及L_5滑脱的力学强度关系被引量:4
- 2014年
- 背景:国外与国内研究报道的髂腰韧带形态学特点有很大争议,有关国人髂腰韧带解剖学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的报道并不多见,尚未见全面详尽的统计资料。目的:探讨国人L5/S1椎间盘突出及L5滑脱与髂腰韧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常体检者28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及L5滑脱患者26例,正常组男9例、女19例;单纯L5/S1椎间盘突出组男14例、女12例;单纯L5滑脱组男7例、女19例;其中峡部崩裂性滑脱13例、退变性滑脱13例;Ⅰ度滑脱24例、Ⅱ度滑脱2例。在腰椎正位片上测量并计算出各病例L5横突的相对宽度(RT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组、单纯L5/S1椎间盘突出组、单纯L5滑脱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正常组RT值大于单纯L5/S1椎间盘突出组、单纯L5滑脱组(P均=0.000);单纯L5/S1椎间盘突出组大于单纯L5滑脱组(P=0.000)。男性、女性患者R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者左侧、右侧R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L5滑脱的病例中,退变性滑脱患者RT值小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P=0.004)。提示正常人髂腰韧带强度高于L5/S1椎间盘突出及L5滑脱患者,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高于L5滑脱患者;峡部裂性滑脱患者髂腰韧带强度高于退变性滑脱患者。髂腰韧带力学强度可能与L5/S1椎间盘突出及L5滑脱病变有关。
- 车纯庆陈亮顾勇冯煜张驰单中书汪凌骏杨惠林
- 关键词:植入物髂腰韧带
- 骨水泥注入治疗无神经症状后壁不完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4年随访被引量:3
- 2022年
-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于后壁破裂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是骨水泥强化的手术禁忌,适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亦有部分学者认为骨质疏松容易导致内固定失败,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行微创骨水泥强化治疗。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治疗无神经症状后壁不完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1例无神经症状后壁不完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为57-82岁,均进行椎体球囊扩张骨水泥强化治疗,术后评价骨水泥渗漏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个月、末次随访时,通过X射线片测量椎体平均高度及Cobb角度变化,采用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与结论:①31例患者中3例出现侧壁骨水泥渗漏,患者无明显神经症状;②31例患者获得平均(47.2±24.3)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 d、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椎体平均高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 d、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③结果表明,椎体球囊扩张骨水泥强化治疗无神经症状后壁不完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椎体高度、减轻后凸畸形。
- 汪凌骏顾勇冯煜陈亮林子煜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椎体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