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忠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手术
  • 4篇丁胺
  • 4篇镇痛
  • 4篇胍丁胺
  • 4篇麻醉
  • 3篇术后
  • 3篇剖宫产
  • 3篇鞘内
  • 3篇黏膜
  • 3篇吗啡
  • 3篇RASSF1...
  • 2篇地塞米松
  • 2篇性疾病
  • 2篇血性
  • 2篇药物
  • 2篇上肢
  • 2篇神经元
  • 2篇手术中
  • 2篇水迷宫
  • 2篇剖宫产术

机构

  • 24篇延安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兰忠平
  • 10篇陈雅慧
  • 4篇惠起源
  • 3篇顾楠
  • 3篇袁清霞
  • 3篇孙焱芫
  • 3篇李宝莉
  • 3篇熊利泽
  • 2篇张二飞
  • 2篇赵丹
  • 1篇胡彬
  • 1篇胡彬
  • 1篇符兆英
  • 1篇薛鹏
  • 1篇陈锴
  • 1篇张磊
  • 1篇王春华
  • 1篇倪家骧
  • 1篇余瑞云
  • 1篇吴仲烨

传媒

  • 4篇延安大学学报...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胍丁胺对鞘内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脊髓水平给予胍丁胺对鞘内吗啡镇痛耐受的影响。方法 (1)将24只SD大鼠分为4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5μL)对照组,鞘内注射吗啡(15μg/15μL)组,鞘内给予胍丁胺(12.5μg/15μL)组,鞘内同时给予吗啡(15μg/5μL)+胍丁胺(12.5μg/10μL)组,每组6只。4组大鼠均于鞘内给药后5 min于跖部皮下注射0.2 mg蜜蜂毒致痛,观察并记录1 h内大鼠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2)将24只SD大鼠分为3组:鞘内生理盐水(15μL)对照组,鞘内吗啡耐受组(每天2次鞘内注射吗啡15μg/5μL,连续4 d),鞘内吗啡耐受+胍丁胺组(每天2次鞘内注射吗啡15μg/5μL,连续4 d,第4天同时注射胍丁胺12.5μg/10μL),每组8只。其中半数大鼠于鞘内给药后检测热刺激潜伏期和机械刺激阈值,另半数大鼠于最后一次给药后10 min经足底皮下注射0.2 mg蜜蜂毒致痛,观察并记录1 h内大鼠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鞘内吗啡和胍丁胺联合用药组蜜蜂毒诱致大鼠自发缩足反射次数明显减少(P<0.05)。(2)在吗啡耐受模型上,胍丁胺+吗啡联合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可显著提高大鼠热刺激潜伏期和机械刺激阈值(P<0.05);同样,胍丁胺+吗啡联合用药组对蜜蜂毒诱致自发痛的抑制作用也显著强于吗啡耐受组,1 h内大鼠自发缩足反射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鞘内胍丁胺对吗啡镇痛具有协同作用,同时也可翻转鞘内重复注射吗啡所引起的耐受。
兰忠平顾楠熊利泽孙焱芫
关键词:胍丁胺吗啡镇痛吗啡耐受
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的循证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袁清霞兰忠平
关键词:阿托品麻醉前用药
RASSF1A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RASSF1A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胃癌组织,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各15例,伴肠化生(IM)15例和伴异型增生(DYS)19例胃粘膜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ASSF1A表达的阳性率为56.5%(39/69),低于其在CSG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6.7%(13/15)(P<0.05);从CSG→CAG→IM→DYS→GC这一演化模式过程中,RASSF1A蛋白的阳性率表达逐渐降低(P<0.05);RASSF1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转移相关(P<0.005)。结论:RASSF1A在胃癌中低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系。
陈雅慧兰忠平惠起源陈美霓
关键词:RASSF1A胃癌免疫组化
RASSF1A与CyclinD1在胃黏膜病变组织中表达及二者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RASSF1A蛋白和CyclinD1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05-01/2006-10行手术切除的69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切除标本的组织蜡块.同时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慢性胃炎伴肠化生45例及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57例胃黏膜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胃黏膜组织中RASSF1A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ASSF1A表达的阳性率低于其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χ2=10.4,P<0.05);RASSF1A蛋白的在胃癌癌前病变黏膜中阳性率表达逐渐降低(χ2=28.7,P<0.05),并且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CyclinD1表达的阳性率为84.1%,慢性浅表性胃炎黏膜组织中的几乎不表达;CyclinD1在胃癌癌前病变黏膜中阳性率表达逐渐升高(χ2=11.9,P<0.05);胃癌组与其他各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2.0,19.6,29.4,P<0.01);RASSF1A蛋白和CyclinD1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二者呈负相关(rs=-0.323,P<0.05).结论:胃黏膜在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这一演化模式过程中,RASSF1A蛋白表达减弱,CyclinD1蛋白表达增强;二者的联合检测,对研究胃癌发生发展机制有一定科学意义.
陈雅慧兰忠平惠起源李宝莉杨彦玲
关键词:RAS相关区域家族1A细胞周期素D1免疫组化
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腹腔镜手术后肩痛是腹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主要来源之一,发生率为30%~90%,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患者满意度。与切口痛比较,腹腔镜手术后肩痛对镇痛药物反应差。因此,尽早识别并给予干预措施防治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发生,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腹腔镜手术后肩痛提供参考。
逯夏花庞爱琪兰忠平王春华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术后肩痛干预措施
硬脊膜外地塞米松联合地佐辛优化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剖宫产患者术后,地塞米松硬脊膜外注射对地佐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ASAI^II级,年龄20~35岁,体重70~85 kg。随机分为A、B两组,胎儿脐带剪断后,经硬脊膜外导管给药,A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4 mg;B组给予生理盐水。术毕患者静脉连接静脉镇痛泵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6、12、24、48 h各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地佐辛总用量及患者自身满意度评分。结果 A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地佐辛总消耗量少于B组(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脊膜外地塞米松注射可有效增强剖宫产术后地佐辛静脉镇痛效果,减少地佐辛用量。
赵丹兰忠平
关键词:地塞米松地佐辛剖宫产术后镇痛
第六颈椎横突及周围三点阻滞法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2005年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常采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存在尺神经阻滞不全及并发症较多[1]的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80例上肢手术中运用第六颈椎横突及周围三点阻滞法,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兰忠平袁清霞
关键词:上肢手术中
胍丁胺对体外培养脊髓神经元的影响及在谷氨酸诱导损伤条件下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胍丁胺(agmatine,AG)对培养脊髓神经元的作用及谷氨酸(glutamate,Glu)损伤后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3d后加入不同浓度的AG(0.5~80mg/L)继续培养12、24、36h,接着采用四甲基氮唑蓝法和中性红法分别测定胍丁胺对细胞存活率以及毒性的影响.在加入AG的同时给予2mmol/LGlu对细胞进行损伤,建立体外的损伤模型.然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Neu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四甲基氮唑蓝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和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率,同时对神经元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检测,最后对各组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AG作用浓度低于40mg/L对正常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的存活没有明显的影响,而80mg/L的AG对神经元生长有毒副作用.在给予Glu损伤后,细胞生长状态较差,细胞出现退化,而且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坏死和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或0.01),而同时给予AG干预(AG-Glu组),细胞生长较正常培养的细胞生长状态略差,但明显优于Glu组,而且细胞凋亡和坏死率降低,细胞存活率增高,MDA含量减少(P<0.05).结果提示AG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对神经元的生长没有毒副作用,而在Glu诱导损伤条件下,能够抑制Glu诱导的损伤.其发生机制可能与AG通过拮抗N-甲基-M-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阻断或抑制Glu的氧化毒性的级链反应有关.
兰忠平杨浩顾楠熊利泽孙焱芫
关键词:胍丁胺脊髓神经元谷氨酸细胞培养
改良式肌间沟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120例
2009年
兰忠平陈雅慧
多次吸入七氟醚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多次吸入七氟醚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1 d幼鼠分为四组,每组10只。A组不吸入七氟醚;B组吸入3%七氟醚2 h;C组吸入3%七氟醚2 h,每周1次,共2次;D组吸入3%七氟醚2 h,每周1次,共3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脑海马组织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pase-3)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结果:随着吸入七氟醚次数增加,幼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越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越短(均P<0.05);幼鼠海马组织NOS含量逐渐降低,AChE活性逐渐升高(均P<0.05);幼鼠海马组织中Capase-3蛋白表达逐渐增加,Bcl-2蛋白表达逐渐减少。结论:吸入七氟醚次数增加会损伤新生幼鼠对学习记忆的能力。
陈雅慧马芬芬田艺苑邓智中兰忠平
关键词:七氟醚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潜伏期神经元幼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