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小海

作品数:1,029 被引量:1,915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4篇期刊文章
  • 461篇专利
  • 3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7篇电子电信
  • 17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13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生物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17篇图像
  • 187篇视频
  • 136篇网络
  • 111篇分辨率
  • 92篇超分辨
  • 87篇超分辨率
  • 73篇自适应
  • 72篇自适
  • 63篇卷积
  • 62篇神经网
  • 62篇神经网络
  • 60篇视频编码
  • 56篇超分辨率重建
  • 47篇岩心
  • 43篇卷积神经网络
  • 43篇残差
  • 41篇注意力
  • 39篇小波
  • 38篇码率
  • 30篇解码

机构

  • 1,021篇四川大学
  • 27篇成都西图科技...
  • 9篇中国信息安全...
  • 7篇东莞前沿技术...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宜宾学院
  • 3篇成都电子机械...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重庆通信学院
  • 3篇西南电子电信...
  • 3篇河北省地质矿...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成都市第三人...
  • 2篇四川联合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27篇何小海
  • 511篇卿粼波
  • 465篇滕奇志
  • 263篇吴晓红
  • 233篇王正勇
  • 216篇吴小强
  • 190篇熊淑华
  • 173篇陈洪刚
  • 95篇任超
  • 50篇吴炜
  • 45篇杨晓敏
  • 45篇陶青川
  • 38篇罗代升
  • 29篇陶德元
  • 27篇余艳梅
  • 23篇陈默
  • 20篇吕瑞
  • 20篇林宏伟
  • 19篇刘强
  • 15篇杨红

传媒

  • 57篇四川大学学报...
  • 28篇电视技术
  • 27篇计算机工程与...
  • 27篇四川大学学报...
  • 22篇计算机应用
  • 2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1篇科学技术与工...
  • 20篇信息技术与网...
  • 16篇太赫兹科学与...
  • 15篇微型机与应用
  • 14篇计算机系统应...
  • 14篇智能计算机与...
  • 13篇计算机与数字...
  • 11篇光电子.激光
  • 11篇计算机工程
  • 11篇通信技术
  • 10篇数据采集与处...
  • 10篇信息与电子工...
  • 9篇现代计算机
  • 8篇电讯技术

年份

  • 17篇2024
  • 129篇2023
  • 122篇2022
  • 81篇2021
  • 71篇2020
  • 64篇2019
  • 61篇2018
  • 45篇2017
  • 49篇2016
  • 37篇2015
  • 33篇2014
  • 33篇2013
  • 27篇2012
  • 28篇2011
  • 21篇2010
  • 35篇2009
  • 42篇2008
  • 25篇2007
  • 24篇2006
  • 20篇2005
1,0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增强的宽激活残差网络的压缩图像去块效应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的宽激活残差网络的压缩图像去块效应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增强的宽激活残差模块为主要的构建单元,同时以全卷积的方式引入重叠图像块提取和重建,从而搭建起用于去除压缩图像块效应的网络模型;利用前一步...
何小海陈正鑫任超陈洪刚熊淑华卿粼波滕奇志
基于B/S模式的三维岩心浏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岩心图像采集技术和岩心专业处理水平的提高,岩心图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研究人员必要的基础资料之一。传统的基于Web的岩心图像浏览系统需要配置和安装Active X控件实现网页3D渲染展示,且跨平台性差交互功能单一。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B/S模式的岩心相册浏览系统,充分利用HTML5、Canvas的强大优势,按照岩心的扫描深度顺序标识和展现不同筒次的岩心。系统结合了平面式和圆周三维重建式两种展现方式,用于展现纵切面和外表面的岩心图像,提供岩心图像3D重建动画效果及其他丰富的交互功能。
陈岑卿粼波何小海张余强
关键词:岩心图像CANVASWEBGL
分水岭变换在岩屑图像分割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分水岭变换是一种基于区域和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分割方法,被广泛用于灰度图像的分割之中。但传统分水岭变换过分割问题严重,图像的噪声和虚假纹理会淹没真正想得到的边缘信息。针对岩屑图像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分割方案。先在预处理期用形态学开闭重建运算对原始图像平滑处理,在相对保留边缘不受影响的同时,降低噪声的影响。再通过非线性的阈值变换分离出目标和背景,然后在提取出目标的情况下合并过小区域,得到目标的边缘。而由于阈值变换后,区域数量已经明显减少,可以降低区域合并的运算量,提高合并速度。在求取形态学梯度时,选用了一种新的形态梯度形式,消除了形态学处理对分割结果造成的轮廓偏移现象。从实验结果看来,该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沈清波吴炜杨晓敏何小海
关键词:形态学滤波过分割
基于迁移学习的暴恐音频判别方法
2019年
本文从网络和电影中截取暴恐音频片段组成暴恐音频库,由于暴恐音频来源受限,而卷积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为此,将迁移学习技术引入暴恐音频的判别中.首先采用公开的TUT音频数据集进行预训练,然后保留模型权重并迁移网络在暴恐音频库上继续训练,最后在fine-tune后的网络中增加网络的层数,添加了一种类似于残差网络的结构使其能够利用更多的音频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迁移学习方法比未使用迁移学习方法的平均判别率提升了3.97%,有效解决了在暴恐音频判别研究中音频数据集过小而带来的训练问题,且改进后的迁移学习网络进一步提升了1.01%的平均判别率,最终达到96.97%的判别率.
胡鑫旭周欣何小海熊淑华王正勇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多信息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密度估计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现有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到环境干扰、适应性不强等限制,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密度估计方法。首先,根据样本数据的特点生成数据密度图标注与数据增强;然后,为适应不同真实场景的巨大差异,提取图像的色调、色饱和度、灰度(H SG)信息作为训练数据的输入,并利用共享卷积层、结合两个子网络不同卷积深度的特征构建网络模型;最后,对网络输出的密度图进行积分,得到相应的人数。与主流方法对比,在Shanghaitech数据集上进行的相关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良好性能。
赵威吴晓红刘文璨何小海卿粼波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人群密度估计卷积神经网络
一种基于多关系感知推理的图像文本匹配方法
针对图像文本匹配任务,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关系感知推理的图像文本匹配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两个领域。充分挖掘视觉和文本模态的特征,并将不同模态的特征进行对齐是攻克图像文本匹配任务难点的关键。合理利用图卷积神...
何小海张津刘露平卿粼波罗晓东陈洪刚吴小强
一种基于HEVC的快速帧内预测算法
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采用多方向帧内预测,即在已有的H.264/AVC标准帧内预测模式基础上,增加更多方向的预测模式,在提高预测精度的同时,计算复杂度也随之...
He Xiaohai何小海Li Yuan李元Wu Di吴笛Qing Linbo卿粼波
关键词:视频压缩技术帧内预测图像质量
高精度多视频配准算法中静态图像配准算法的选取被引量:1
2012年
在之前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多视频时空配准方法,该方法将Caspi等人提出的多视频配准算法与基于静态图像的配准算法有效地进行了结合.但在结合的同时,如何选取静态图像配准算法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对两类主要的静态图像配准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比较,提出了在我们的多视频时空配准方法中使用基于特征的静态图像配准算法的思路.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思路的合理性.
陈为龙何小海郭黎宋海英
关键词:峰值信噪比
一种基于GAN的HEVC压缩视频视觉感知提升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GAN的HEVC压缩视频视觉感知提升方法。GAN提供了一种接近感知‑失真平衡的原则,在控制失真的前提下,能提高压缩视频序列的视觉感知质量。因此,本发明在提高HEVC压缩视频主观视觉感知质量的工作中,通...
何小海王婷汤博文吴晓红熊淑华陈洪刚滕奇志
一种改进的ViBe目标检测算法被引量:4
2014年
现有Vi Be目标检测算法存在误检率高,得到的结果噪声较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将判定阈值自适应规则与优化结果反馈机制相结合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样本自身统计值作为阈值进行目标检测;接着对检测结果进行去噪、形态学处理等优化处理;最后将优化后的检测结果反馈给背景模型更新过程使检测更精确。与传统的Vi Be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可更精确地提取出运动目标,误判率低,过检率较原始算法降低10%~20%。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牛化康何小海汪晓飞张峰吴小强
关键词:BE目标检测自适应阈值
共10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