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晋瑞

作品数:23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血清
  • 7篇颅脑
  • 7篇颅脑损伤
  • 7篇脑损伤
  • 6篇动脉瘤
  • 5篇动脉
  • 5篇颅内
  • 5篇患者血清
  • 4篇蛋白
  • 4篇蛋白质
  • 4篇血管
  • 4篇伤患者
  • 4篇颅脑损伤患者
  • 4篇脑损伤患者
  • 4篇白质
  • 4篇创伤
  • 4篇创伤性
  • 4篇创伤性颅脑损...
  • 3篇手术
  • 3篇重型

机构

  • 22篇山西省人民医...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任晋瑞
  • 17篇张刚利
  • 16篇吉宏明
  • 9篇贾贵军
  • 8篇张汉伟
  • 7篇任少华
  • 5篇甄自刚
  • 5篇丁新民
  • 4篇胡昌辰
  • 4篇姚晓辉
  • 3篇李荔荣
  • 3篇张燕
  • 2篇闫晓鹏
  • 2篇贾禄
  • 1篇王轶敏
  • 1篇郭建忠
  • 1篇金玉国
  • 1篇吉建民
  • 1篇郝旭东
  • 1篇贺宇波

传媒

  • 7篇中国药物与临...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肠源性囊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脊髓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形态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至2011年9例脊髓肠源性囊肿病例。临床表现为病变相应部位的神经根性疼痛和脊髓压迫症状。均行磁共振( MRI) 检查, 表现为长T1;长T2囊...
贾贵军吉宏明张刚利任晋瑞
关键词:脊髓肠源性囊肿显微外科手术
文献传递
LGT蛋白质组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病情评估的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LGT蛋白质组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初步分析其对病情判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多种临床因素对LGT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技术检测105例TBI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LGT蛋白质组的表达,比较LGT蛋白质组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并分析手术、濒死等因素对LGT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结果在TBI患者血清中存在LGT蛋白质组的表达。在不同损伤程度患者中,重型TBI组和轻中度TBI组LGT蛋白质组丰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型TBI组LGT蛋白质组丰度明显高于轻中度TBI组(P<0.01),重型TBI组LGT蛋白质组阳性率明显高于轻中度TBI组(χ2=9.825,P=0.002)。手术后LGT蛋白质组丰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濒死患者血清蛋白指纹谱明显低平,波峰减少显著,无LGT蛋白质组的表达。结论 TBI患者血清中存在LGT蛋白质组表达谱。LGT蛋白质组丰度的变化反映了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LGT蛋白质组的表达和手术、濒死等因素密切相关,对患者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张刚利任晋瑞吉宏明张汉伟
关键词:颅脑损伤蛋白质组生物学标记
Toll样受体4/核因子-кB信号通路在人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过程中的激活被引量:5
2016年
颅内动脉瘤病理过程与免疫炎症反应密不可分,但炎症反应的起源或机制仍不太清楚。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IL-8]、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主要调节子。
贾禄吉宏明任少华李荔荣甄自刚任晋瑞丁新民
关键词:TOLL样受体4核因子-КB信号通路血管细胞黏附分子(TNF)-Α
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血管壁的局部病理性扩张,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第3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1].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夹闭及血管内介入栓塞2种方式.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及材料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步,2002年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SAT)公布的结果:外科手术难度及创伤大,介入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致残率及致死率明显小于前者,进一步明确了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和地位.
甄自刚任少华赵建伟丁新民任晋瑞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出血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LGT蛋白质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LGT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步分析其在TB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9例TBI患者和30名门诊体检者血清用蛋白质指纹仪及WCX2蛋白质芯片检测血清LGT蛋白质组,共检测212人次。在指纹图上,质荷比(M/Z)为相对分子质量11100~11900之间出现一峰簇样指纹标志且蛋白峰值>5%为阳性诊断标准,依据LGT蛋白质组动态变化共分为4组,观察4组中的病死率。计量资料采用SNK-q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入院初LGT蛋白质组丰度在重度颅脑损伤组[(13.5±9.3)%]和轻中度颅脑损伤组[(5.2±4.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0.5)%,P均<0.01];重度颅脑损伤组LGT蛋白质组丰度明显高于轻中度颅脑损伤组(P<0.01),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无表达。LGT蛋白质组丰度与预后呈负相关(r=-0.415,P<0.01),死亡组LGT蛋白质组丰度[(15.2±12.2)%]明显高于存活组[(8.5±6.4)%,P<0.01]。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组病死率70%,持续阴性组病死率为5%,LGT蛋白质组经治疗由阳性转成阴性组病死率为8%,LGT蛋白质组经治疗由阴性转成阳性组病死率为43%。结论 LGT蛋白质组为TBI患者病理状态下合成的一组蛋白质,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TB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任晋瑞张刚利吉宏民张汉伟
关键词:颅脑损伤蛋白质阵列分析生物学标记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60例对照者血浆Hcy、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相关危险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瘤组平均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两组中血浆Hcy升高分别有38例(48%)和9例(15%)(X2=16.239,P〈0.001);颅内动脉瘤组平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05);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浆Hcy水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是颅内动脉瘤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3.961[P=0.019,95%可信区间(CI):1.255~12.500]。结论高Hcy血症与颅内动脉瘤发病有密切关系,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关。
任少华任晋瑞张刚利丁新民郝旭东张汉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化学发光法
颈枕三维塑型模拟在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2015年
寰枢椎脱位多见齿状突相对于环椎前弓向上、向后脱位,导致颅颈交界区不稳定,产生延颈髓压迫及严重的继发损伤。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14年1月采用颈枕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手术,结合三维塑型技术,治疗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21例,疗效较为满意,初步总结临床经验如下。
贾贵军吉宏明张燕姚晓辉张刚利任晋瑞
关键词:颅颈交界区畸形颈枕齿状突复位内固定术环椎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LGT蛋白质组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血清是否存在LGT蛋白质组的表达,初步分析其对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治...
任晋瑞
关键词:颅脑损伤蛋白质芯片生物标记物
文献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变化规律,结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系...
任晋瑞吉宏明张刚利张汉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文献传递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48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13年7月对4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其中34例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动脉瘤夹闭26例,切除5例,包裹1例,孤立2例),14例行血管内治疗。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计分将本组治疗结果分为好(4-5分)、差(2-3分)及死亡(1分)。48例中好36例,差3例,死亡9例。结论根据术前分级,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指向、瘤颈宽度,以及医院的设备条件,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能取得较满意效果。
贾禄丁新民任少华张刚利甄自刚任晋瑞姚晓辉张轩吉宏明
关键词:后循环动脉瘤椎动脉带膜支架血管内治疗显微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