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汉伟

作品数:107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1篇手术
  • 25篇外科
  • 22篇入路
  • 21篇肿瘤
  • 17篇外科手术
  • 16篇垂体
  • 14篇切除
  • 13篇手术治疗
  • 13篇显微外科
  • 13篇腺瘤
  • 13篇垂体腺瘤
  • 12篇内镜
  • 11篇血管
  • 10篇神经内镜
  • 10篇锁孔
  • 10篇显微外科手术
  • 9篇脑损伤
  • 8篇颅脑
  • 7篇神经外科
  • 6篇单鼻孔

机构

  • 107篇山西省人民医...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中医学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厦门市中山医...
  • 2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07篇张汉伟
  • 42篇张刚利
  • 37篇吉宏明
  • 27篇王树荚
  • 23篇陈胜利
  • 23篇张世渊
  • 11篇贾贵军
  • 11篇王春红
  • 10篇张子屏
  • 9篇任少华
  • 9篇胡涛
  • 8篇郭建忠
  • 8篇任晋瑞
  • 8篇陶乐
  • 7篇沈波
  • 6篇王彩萍
  • 6篇吉宏民
  • 6篇苏池新
  • 6篇赵建伟
  • 6篇延鹏翔

传媒

  • 17篇中国药物与临...
  • 1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5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山西职工医学...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医学综述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医院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首届中国中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4篇1996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rnold-Chiari畸形的手术治疗——MRI对中远期疗效的评价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术式的术后临床及MR影像效果,探讨Arnold-Chiari畸形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复习1992年至2002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14例Arnold-Chiari畸形病例的临床及MR影像资料、手术记录,通过与术后1a至10a的随访结果相比较,分析各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与影像学效果。结果MRI所见与临床效果高度一致。临床效果:轻、中度畸形组病例分别采用术式1(后颅窝减压成形术)、术式2(后颅窝减压成形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的短期、中期、长期有效率均为100%。重度畸形组病例采用术式3(术式2+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的短期有效率为92.2%,中期有效率为97.1%,长期有效率为96.4%。影像效果:术式1的中、长期有效率为100%;术式2的中期有效率为100%,长期有效率为94.4%;术式3的中期有效率为95.7%,长期有效率为91.6%。结论对Arnold-Chiari畸形的手术治疗应根据影像显示的畸形程度采取相应的术式。彻底的后颅窝减压是影响疗效的最关键因素。对巨大的广泛性脊髓空洞病例,在后颅窝减压及小脑扁桃体切除的同时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畸形复杂、严重,年龄大、病程长是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杜崇禧任少华张汉伟徐成牛汝朴
关键词:手术治疗MRI
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手术
1995年
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手术张汉伟,王树英由于MRI在临床的应用,使得脊髓空洞(syri-ngomyella,SM)的诊断更加容易和准确,我院1988~1992年收治53例,其中35例进行了外科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
张汉伟王树英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显微外科手术
器械托盘在头部显微手术中的妙用
1997年
器械托盘在头部显微手术中的妙用MagicalUseofInstrumentTrayontheHeadMicrosurgery石贞仙张汉伟①ShiZhenxian,ZhangHanwei(Shanxi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
石贞仙张汉伟
关键词:显微手术器械托盘
LGT蛋白质组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病情评估的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LGT蛋白质组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初步分析其对病情判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多种临床因素对LGT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技术检测105例TBI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LGT蛋白质组的表达,比较LGT蛋白质组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并分析手术、濒死等因素对LGT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结果在TBI患者血清中存在LGT蛋白质组的表达。在不同损伤程度患者中,重型TBI组和轻中度TBI组LGT蛋白质组丰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型TBI组LGT蛋白质组丰度明显高于轻中度TBI组(P<0.01),重型TBI组LGT蛋白质组阳性率明显高于轻中度TBI组(χ2=9.825,P=0.002)。手术后LGT蛋白质组丰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濒死患者血清蛋白指纹谱明显低平,波峰减少显著,无LGT蛋白质组的表达。结论 TBI患者血清中存在LGT蛋白质组表达谱。LGT蛋白质组丰度的变化反映了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LGT蛋白质组的表达和手术、濒死等因素密切相关,对患者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张刚利任晋瑞吉宏明张汉伟
关键词:颅脑损伤蛋白质组生物学标记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垂体腺瘤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对300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其中微腺瘤60例,大腺瘤228例,巨型腺瘤12例。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255例,近全切32例,大部分切除13例;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原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前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均降至正常。MRI检查显示无肿瘤复发。结论: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深部照明好,鼻腔结构损伤小,切除肿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张世渊郭建忠陶乐张汉伟吉宏明王树夹沈波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外科手术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体会
2009年
目的:探讨颅内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3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27例患者行放疗或联合放化疗,20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27例,部分切除8例,加作去骨瓣减压术15例。术后症状改善19例,无变化或加重16例。随访20例,肿瘤全切除患者和部分切除患者的存活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多发肿瘤患者和单发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治疗效果较差,综合治疗可以延长寿命。
张刚利贾贵军李荔荣吉宏明张汉伟
关键词:淋巴瘤手术化学疗法疗效
亚低温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与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57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4例)、亚低温加醒脑静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判定疗效。对于除植物生存和死亡以外的101例病人,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治疗后3个月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3组病人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醒脑静组的病死率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3组的恢复良好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加醒脑静组良好率最高。在凝血功能异常上,常规治疗组和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的凝血功能异常较少。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醒脑静组的Barthel指数分别和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低温和亚低温加醒脑静组的Barthel指数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可降低病人病死率,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可以提高病人恢复良好率,二者结合的疗法是一种有希望的颅脑外伤综合治疗措施。
张刚利陈胜利吉宏明贾贵军张汉伟王树荚
关键词:亚低温脑损伤醒脑静注射液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5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5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3例,2例鞍区部分残留,无1例死亡。结论:对中年女性在中颅窝底或海绵窦有肿瘤时,应考虑系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术中严格按界限整块切除,禁忌分块切除,对较小者或术后可疑残留者可辅以放射治疗。
赵建伟甄自刚李荔荣张汉伟苏池鑫王树荚
关键词: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
VEGF、PCNA、Ki-67、P53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VEGF、PCNA、Ki-67、P53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垂体腺瘤中VEGF、PCNA、Ki-67、P53的表达,并计数MVD,结合影像、手术及病理结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垂体腺瘤中VEGF、PCNA、P53表达在非侵袭性与侵袭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非侵袭性与侵袭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x^2=0.020,P〉0.05);(2)垂体腺瘤中VEGF、MVD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病理分型之间有一定关系,在垂体腺瘤PRL病理型组中有统计学意义(x^2=9.396,P〈0.05),PCNA、P53、Ki-67的表达在病理分型PRL、GH组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VEGF、PCNA、P53的表达在非侵袭性与侵袭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Ki-67的表达在非侵袭性与侵袭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Ki-67更多地反映恶性肿瘤的增殖性及预后;(2)VEGF、MVD在垂体腺瘤PRL病理型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CNA、P53、Ki-67在病理分型PRL、GH组中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血管密度的改变不能完全代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或者仅在垂体腺瘤某些病理型中可以代表一定的侵袭性。
吉宏明贾贵军张钢利张汉伟
关键词:侵袭性垂体腺瘤KI-67核抗原P53蛋白
扬长避短 适才施用
2008年
科主任是医院的骨干,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选拔和任用科主任,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院管理者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一道难题。其用心和目的就在于选拔和任用到称职的科主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干部和骨干队伍,加速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张汉伟
关键词:医院建设医院管理工作医院管理者科主任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