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英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电影《阿凡达》的符号学解读被引量:2
- 2010年
- 继《泰坦尼克号》的巨大成功之后,著名导演卡梅隆十年磨一剑于2009年末推出3D大制作《阿凡达》,并创造了全球电影史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新纪录。当然,该片的成功不仅仅表现在制作技术和产业价值上,在以精美的电影符号蕴涵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文明冲突的意指方面也显示出了导演的大气和深邃。同时,
- 于宏英
- 关键词:电影史符号学《泰坦尼克号》人类中心主义
- 电影《云图》的轮式叙事模式
- 2014年
- 电影《云图》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影片在哲学命题与谜题电影的结合上做出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影片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具挑战力的影片"。这主要得益于该片对"轮式叙事模式"的采用。影片讲述的六个故事既按照各自叙事逻辑封闭自传,又共同围绕同一主题公转,并分别在故事的情节线索、人物角色、剧本台词等层面相互渗透,勾连成为一个轮形叙事整体。通过"轮式叙事模式",影片揭示了人类的毁灭与重生母题,也暗喻了人类文明延续的循环性。
- 于宏英
- 关键词:生命轮回
- 从符号生产到道德规约——谈拟态环境建构的主体要素
- 2007年
-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和大众传媒时代,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必须而对的一种新环境.所谓拟态环境是相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言的,是信息生产和传播主体通过各级传播媒介建构出来的一种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形成要素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作为客观物质因素的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
- 于宏英单小曦
- 关键词:环境建构拟态环境传媒时代信息社会社会环境
- 怀特海的整体有机哲学观及其生态美学意义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生态危机加剧,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各门人文学科关注的对象,生态美学研究也应运而生。近来,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生态美学不仅将成为21世纪的美学主流学派之一,也必将是符合更久远...
- 于宏英
- 文献传递
- 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主体理论研究
- 麦茨的电影理论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论界一般把他的电影理论分为前期的第一电影符号学和后期的第二电影符号学或电影主体符号学两个阶段,后者也可称为电影主体理论。从古希腊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哲学、人文学术研...
- 于宏英
- 文献传递
- 高校新闻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对于高校新闻专业来说,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之一。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是整合化训练,其关键在于多样性的知识传授方式,学生实践与教师理论同步输入的新型教学理念,对实践锻炼分配点的精心设计是项目化教学与学生有效联结的保障,而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为学生提供项目化训练的平台,使学生能力与素质有较大的提升则是项目化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难点。
- 于宏英
- 关键词:新闻专业项目化教学
- 怀特海的整体有机哲学观及其生态美学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生态危机加剧,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各门人文学科关注的对象,生态美学研究也应运而生。近来,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生态美学不仅将成为21世纪的美学主流学派之一,也必将是符合更久远的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美学思想。从理论基础上看,
- 于宏英
- 关键词:生态危机美学意义哲学观人文学科生态问题
- 电影语言本体论探析——以麦茨第一电影符号学为讨论基点被引量:5
- 2014年
- 讨论电影语言本体问题既可以从结构主义视角加深对电影本身的理解,也是以后结构主义理论阐释电影的门径和基础。电影语言本体论的核心观点是"电影即没有语言系统的语言"。电影可以被隐喻性地称为语言,但在电影中不存在天然语言中的记号系统或结构。电影是部分的和欠缺记号的系统。电影的影像充满丰富讯息,其内涵丰富但符码却很贫弱,其系统也十分简单。不同于天然语言的语法,电影语言的语法特征表现在叙事内的陈述中。电影语言能指和所指的表意功能被归为电影修辞格,同时即文化修辞。
- 于宏英
- 关键词: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
- 高校新闻教育“四年实习法”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 2010年
- 高校新闻教育中学生临近毕业学年到单位实习的传统模式无法满足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四年实习法"的提出将最大限度地改变高校新闻教育与就业相脱离的问题,客观上缩短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
- 于宏英
- 关键词:高校新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 中国诗画交融艺术活动的审美心理过程被引量:2
- 2010年
- 诗画交融现象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中得到了精到概括。"诗中画"的"诗"与"画中诗"的"画",指的是作为物化形态的诗、画作品,可称为"外文本"。"诗中画"的"画"与"画中诗"的"诗"则是在主体头脑中形成的"画境"与"诗意",是意识中未外化出的联想与想象出的"内文本"。"诗中画,画中诗"是体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两个环节中的审美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主体的感知、移情、记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 于宏英
- 关键词:审美心理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