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芹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形态发生蛋白
  • 5篇乙型
  • 5篇慢性
  • 5篇骨形态
  • 5篇骨形态发生蛋...
  • 4篇细胞
  • 4篇慢性乙型
  • 4篇骨形态发生蛋...
  • 4篇肝癌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突变
  • 3篇突变分析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BMP-7
  • 2篇血清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纤维化
  • 2篇耐药
  • 2篇干扰素

机构

  • 12篇徐州医学院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6篇丁芹
  • 8篇潘玉
  • 7篇王莉娜
  • 5篇张言超
  • 4篇颜学兵
  • 4篇马会慧
  • 4篇杨绍基
  • 3篇崇雨田
  • 3篇赵玉宝
  • 2篇陈明
  • 1篇罗涛
  • 1篇顾琳
  • 1篇姚春斓
  • 1篇李斯南
  • 1篇符娟
  • 1篇陈昊
  • 1篇黄杨
  • 1篇陈碧
  • 1篇徐清楠
  • 1篇赵力

传媒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全国高等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徐州地区2696例妇科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科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型分布情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PCR斑点杂交技术对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研究HPV在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率、基因型和年龄...
丁芹黄杨张言超潘玉王莉娜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肺纤维化大鼠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纤维化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2只.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A5制作肺纤维化模型.对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动物,每天分别以100 μg/kg、500 μg/kg剂量腹腔注射BMP-7.各组在制作模型后第14、28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组织胶原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肺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及TGF-β1的表达,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BMP-7处理后第14、28天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低于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7使14 d、28 d时肺组织胶原含量较同期纤维化组胶原含量减少(P<0.05).经过BMP-7处理,14 d、28 d时肺组织Ⅰ型胶原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均较纤维化组减弱(P<0.05).BMP-7使肺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较同期纤维化组降低(P<0.05).而且BMP-7的上述作用在大剂量时更明显(P<0.05).结论 在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BMP-7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其可能机制可能与BMP-7抑制TGF-β1在肺组织的表达有关.
陈昊赵力丁芹陈碧罗涛李斯南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肺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胶原
α—干扰素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及TGF—β1的变化
2004年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对进行IFN—α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男性患者20例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及TGF—β1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TGF—β1水平分别为健康对照组的9倍及3倍(P<0.01)。IFN—α治疗后,TNF—α、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1个月与治疗6个月时的水平亦有差别。在治疗6个月后,有应答组TNF—α不能降至正常,但TGF—β1却能降至正常;而无应答组TNF—α、TGF—β1均不能降至正常。有应答组血清TNF—α下降较迅速,治疗1个月时差别即有显著性,且一直持续至治疗6个月,而无应答组TNF—α下降相对较慢,直至治疗6个月时差别才与治疗前有显著性;无论对治疗有无应答,TGF—β1下降均相对较慢,直到6个月时才与治疗前有差别,且与治疗1个月时比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IFN—α抗病毒治疗可降低包括按传统标准对IFN—α无应答在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
丁芹陈明张言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
BMP-7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PCNA表达并上调E-cadherin的表达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H22荷瘤小鼠的抑制作用。方法该实验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1月,选择清洁级昆明小鼠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组、BMP-7组。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逆转录-PCR检测组织内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BMP-7组有大片坏死,有明显的核碎裂、核溶解;环磷酰胺组细胞排列疏松,核质比例减小,瘤内有大片坏死。免疫组化显示BMP-7及环磷酰胺组PCNA的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组(F=34.78,P<0.05)。逆转录-PCR显示环磷酰胺组E-cadherin的表达最高,其次是BMP-7组,生理盐水组最低(F=7.63,P<0.05)。结论 BMP-7能下调H22荷瘤小鼠PCNA表达,并有上调E-cadherin表达的趋势。
潘玉丁芹王莉娜宋正霞颜学兵
关键词:H22细胞肝癌模型BMP-7
BMP-7与内源性拮抗剂Grem1in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莉娜丁芹潘玉宋正霞秦亚楠颜学兵
江苏徐州地区核苷类似物疗效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621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分析
2014年
目的 探讨江苏徐州地区经核苷类似物治疗疗效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耐药基因突变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621份,均为经核苷类似物治疗3个月以上且血清HBV DNA阳性者,采用核酸扩增技术结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进行定量检测,其产物通过测序分析进行耐药突变的检测,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621例患者HBV耐药总变异检出率为75.8%(471/621),其中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分别为88.9% (144/162)、53.7%(108/201)、89.0%(47/53)和88.0% (22/25),服用过2种或者2种以上抗病毒药物者为83.3%(150/180),以上5组间变异率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德福韦酯组与其他各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变异病例数构成比服用过2种或者2种以上抗病毒药物者(31.8%)最高,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分别为30.6%、22.9%、10.0%和4.7%,以上5组构成比比较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拉米夫定组与服用过2种或者2种以上抗病毒药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位点变异率,所检测的25个位点的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位点耐药突变率最高(243例次,39.1%),其次是180位点(184例次,29.6%)、181位点(123例次,19.8%),这3个位点两两比较或者分别与其他各位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4位点、180位点、181位点耐药突变检出率高,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经治患者较少进行HBV耐药突变检测.
丁芹潘玉赵玉宝王莉娜张言超
关键词:乙型肝炎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
骨形态发生蛋白7信号转导与纤维化被引量:3
2006年
纤维化是指由于多种因素损伤器官实质细胞,使其发生坏死,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TGF_β1超家族蛋白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致纤维化的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能控制细胞增生与分化,BMPs/Smads信号通路能够在多个环节拮抗TGF_β1的致纤维化作用,尤其是其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作用。
丁芹马会慧杨绍基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
江苏徐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HBV耐药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变异位点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CHB病人216例,采用核酸扩增技术结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方法检测病人血清HBV DNA,通过测序分析检测病人血清中的HBV基因分型及耐药变异位点。结果本组216例病人中,HBV基因C型207例(95.83%),B型9例(4.17%);病毒变异的85例,无变异的131例,变异率为39.35%;变异位点有rtV173、rtL180、rtA181、rtT184、rtS202、rtM204、rtV207、rtS213、rtV214、rtQ215、rtN236、rtN238。各突变位点中,rtM204和rtL180位点的突变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1.30%和13.89%。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耐药相关的病毒基因位点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9.63%、20.37%、12.96%。结论徐州地区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多见,突变株占检测病毒株的39.35%;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的基因位点突变检出率相对较高,与恩替卡韦耐药相关的基因位点突变检出率相对较低。
赵玉宝丁芹潘玉王莉娜张言超
关键词:基因型突变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分析,初步探讨BMP-7在肝脏炎症和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对56例慢性HBV感染者及5例正常对照肝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按病理诊断分组。其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12例,中度12例,重度6例,重型8例,乙肝肝硬化10例,肝癌8例。进行BMP-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光镜下分布特点,取部分标本进行图像分析。取8例肝癌患者癌结节及3例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BMP-7mRNA的表达。【结果】BMP-7阳性单位在正常人肝脏(7.27±2.88)、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8.50±3.22)、中度(10.96±2.88)、重度(13.11±1.26)有逐渐增加趋势,重型肝炎(7.50±1.21)、肝硬化(8.24±1.79)较中度、重度低;进一步比较BMP-7阳性区灰度有相似结果(P值均小于0.01)。BMP-7在肝脏既有胞浆型表达,也有胞膜型表达。在慢性中度、重度患者及肝硬化结节内为弥漫性表达;但在重型肝炎患者,仅呈灶状表达;在癌周组织有弥漫或灶状表达,在癌结节表达极少。【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BMP-7表达增多,但是在重型肝炎肝组织及肝癌结节中表达减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丁芹马会慧崇雨田杨绍基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肝炎肝硬化肝癌
恩替卡韦与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干扰素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入组69例患者分成两组,即恩替卡韦组(46例)与干扰素组(23例),收集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12、24、36和48周时的血清;并检测血清HBV DNA、HBe Ag、HBe Ab、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结果在治疗12、24、36、48周时,恩替卡韦组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82.6%、97.8%、97.8%和97.8%)显著高于干扰素组(34.8%、43.5%、47.8%和5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4.7、21.9、19.2,P均=0.00);治疗24、36、48周时干扰素组患者HBe Ag转阴率(34.8%、39.1%和43.5%)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4.3%、10.9%和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5.9、5.4,P=0.00、0.01、0.02);治疗24、36、48周时干扰素组患者HBe Ag血清学转换率(26.1%、30.4%和30.4%)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4.3%、4.3%和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0、3.9,P=0.02、0.00、0.04);各治疗时间点恩替卡韦组患者ALT复常率(87%、97.8%、100%和100%)显著高于干扰素组(34.8%、73.9%、73.9%和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7、7.2、10.1、14.9,P均=0.00)。结论 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可获得更高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而干扰素治疗可获得更高的HBe 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
潘玉王莉娜宋正霞颜学兵丁芹
关键词:HBVDNA恩替卡韦干扰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