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海涛

作品数:20 被引量:11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管
  • 6篇动脉
  • 4篇动脉瘤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内皮
  • 3篇介入
  • 3篇急性
  • 3篇病变
  • 3篇成形术
  • 2篇导管
  • 2篇动脉弓
  • 2篇动脉瘤破裂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变

机构

  • 2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市浦南医...
  • 1篇解放军第八五...

作者

  • 20篇鲁海涛
  • 11篇朱悦琦
  • 10篇赵俊功
  • 8篇李明华
  • 7篇魏黎明
  • 4篇王珏
  • 3篇赵玉武
  • 3篇邓江山
  • 3篇程永德
  • 3篇吴正阳
  • 3篇张培蕾
  • 2篇郭芳芳
  • 2篇魏小二
  • 2篇李永东
  • 1篇张蓓蕾
  • 1篇宋晓丽
  • 1篇汪泱
  • 1篇王建波
  • 1篇谢志永
  • 1篇李文彬

传媒

  • 9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快速交换微导管及支架递送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交换微导管及支架递送装置,属于支架递送装置技术领域;该快速交换微导管,包括微导管本体,在所述微导管本体远端位置设定距离的侧壁上设置有快速交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交换口上固定连接有软弹性的可恢复封闭膜...
朱悦琦张一然贺广晨魏黎明邓江山鲁海涛
介入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的回顾性调查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通过对不同时期介入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3 546例出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分为两组。A 组:介入手术常规应用抗生素,即术后静脉滴注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克林霉素2 ~ 3 d,其中血管内手术1 362例,非血管内手术1 146例,本组患者共2 508例。B组:一般情况术后不应用抗生素,其中血管内手术680例,非血管内手术358例,本组患者共1 038例。结果 A、B两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44%和0.39%,其中血管内手术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29%和0.15%,非血管内手术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61%和0.8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且两组间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一般状况良好的择期介入手术患者常规情况下不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鲁海涛王珏张培蕾程永德
关键词:介入抗生素
一种部分阻断血流的球囊导管
本发明公开一种部分阻断血流的球囊导管,包括导管座和安装于导管座的管身,管身的远端节段上设置有多个球囊,管身内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主孔道和相互隔绝的多个侧孔道,导管座上对应设置有主管和多个侧管,多个侧孔道分别连通不同的球囊,...
朱悦琦张一然鲁海涛魏黎明邓江山赵玉武
文献传递
脑动脉瘤及相关血管无创成像和微创治疗新技术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李明华程英升王建波李跃华朱悦琦谢志永顾斌贤李永东李文彬王武张佳胤胡丁君陈元畅鲁海涛魏小二
该项目属医学影像学领域。脑动脉瘤是常见病,破裂后病死率高。传统的诊治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包括常用的插管血管造影(DSA)为有创检查、既有CT血管造影(CTA)和MR血管造影(MRA)敏感性不高、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血管内...
关键词:
关键词:脑动脉瘤微创治疗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人体白蛋白早期干预降低延迟溶栓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人体白蛋白早期干预对延迟溶栓所致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为降低延迟溶栓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模型,然后分别在脑缺血2、3、4 h后拔出线栓形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38只体重320~380 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白蛋白组和联合治疗组(白蛋白+rt-PA),其中假手术组3只,其余每组再分为脑缺血2、3、4 h再灌注亚组,每亚组15只。在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中,20%人体白蛋白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 h时间点经大鼠股静脉给药,剂量2.5 g/kg体重。联合治疗组于各再灌注时间点拔栓后立即自大鼠股静脉注入rt-PA,剂量10 mg/kg。各组大鼠于MCAO后24 h处死,分别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埃文斯蓝(EB)定量检测血脑屏障(BBB)渗漏情况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大剂量人体白蛋白早期干预显著改善了24 h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MCAO 3 h、MCAO 4 h白蛋白组及MCAO 3 h联合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MCAO 4 h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各缺血再灌注时间点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梗死体积有明显缩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MCAO 4 h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分别较对照组下降23%和17.3%。脑出血转化在对照组4 h出现2例、白蛋白组4 h、联合治疗组4 h各1例。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各缺血再灌注时间点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EB含量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的MMP-9在梗死灶边缘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大剂量人体白蛋白早期干预,可降低实验动物延迟溶栓后的BBB的通透性,减小梗死体积。
鲁海涛赵俊功李明华李永东张培蕾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大脑中动脉阻塞溶栓人体白蛋白血脑屏障
一种复合式支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支架装置,包括:用于靶向定位的球扩式支架、用于与血管壁贴合的外覆膜材、自膨胀式支架以及可移动的用于撑开球扩式支架的球囊,外覆膜材的长度大于球扩式支架的长度,外覆膜材绕设于球扩式支架的外周部,自膨...
鲁海涛李明华朱悦琦
文献传递
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大脑前脑动脉A1段先天性发育不良对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形成和破裂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脑血管造影的253例ACoA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患者年龄、性别、A1段发育不良和动脉瘤大小等风险因素,预测ACoA动脉瘤破裂可能相关因素。结果253例患者共确诊253枚ACoA动脉瘤,其中218枚(86.2%)动脉瘤破裂,35枚(13.8%)未破裂。69.6%(176/253)动脉瘤最大径<5 mm,其中146枚(83.0%)破裂。所有患者中141例(55.7%)表现出A1段发育不良,其中右侧106例(41.9%),左侧仅35例(13.8%)。单因素分析显示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A1段发育不良患病率比较,A1段发育不良与患者年龄和动脉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大小(OR=3.483,95%CI=1.233~9.837,P=0.018)和患者年龄(<65岁)(OR=0.150,95%CI=0.068~0.330,P<0.001)是ACoA动脉瘤破裂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ACoA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且通常在形态较小(<5 mm)时也易破裂。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可能是ACoA动脉瘤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但它与动脉瘤大小和破裂风险无关。ACoA动脉瘤破裂的最强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65岁)和动脉瘤大小两个因素。
鲁海涛邓波刘卫东顾文权孟令平李明华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颅内动脉瘤发育不良
胰腺连续动态增强CT术前诊断胰岛素瘤的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胰腺连续动态增强CT(PDCE-CT)术前诊断胰岛素瘤的价值,以提高胰岛素瘤检测敏感性,并分析常规增强CT检测胰岛素瘤的最佳图像采集时间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共计17例患者行胰腺连续动态增强CT,另共计9例患者行胰腺常规增强CT(其中4例患者常规CT增强阴性者进一步行胰腺连续动态增强),比较胰腺动态增强CT与常规增强CT对胰岛素瘤术前诊断的敏感性,探究胰岛素瘤强化峰值(PH)、胰岛素瘤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密度差值(T—P差值)峰值以及T.P差值〉35HU的时间段,并总结胰岛素瘤CT图像特征。结果(1)PDCE—CT与常规增强CT敏感性分别为94.1%(16/17)、55.6%(5/9)。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5,P〈0.05)。(2)PDCE—CT的PH值为(174.6±45.4)HU[时间点为(23.4±13.1)s],T—P差值PH值为(65.8±34.4)HU[时间点为(32.4±12.3)s],T.P差值〉35HU时间段为25.3±14.4~51.3±18.9s。结论PDCE—CT较常规增强CT对于术前诊断胰岛素瘤具有更好的敏感性;行常规增强CT时,在注入对比剂后25.3±14.4—51.3±18.9s时间窗内采集图像对于术前诊断胰岛素瘤价值更大,但个体差异较大。
魏黎明鲁海涛赵俊功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胰腺胰岛素瘤
小猪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小猪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模型,为介入研究提供合适的模型。方法选用8头小猪,实验组(n=4)静脉注射链脲菌素(STZ),对照组(n=4)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PG2h)。待小猪血糖升高2周后行介入操作。全麻后颈部切开,暴露右侧颈总动脉穿刺置鞘,DSA透视下导引导管造影明确下肢动脉情况,选定无明显分支的一段血管作为靶血管,用球囊按照(1.2~1.3)∶1比例对选定血管扩张。3个月后行CTA复查,并取靶血管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注射STZ后血糖升高且稳定,对照组血糖无明显变化。球囊扩张后即刻造影显示靶血管较前扩张,对血管壁损伤明确。3个月后CTA随访显示靶血管无明显狭窄,HE染色显示实验组血管内膜明显增厚。结论本方法制备的小猪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模型简单,成功率高,可以为介入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
宋晓丽郭芳芳吴正阳魏小二鲁海涛朱悦琦赵俊功
关键词:动物模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介入治疗
逆行腔内血管成形术与常规顺行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足背-足底(TDP)或足底-足背(TPD)动脉环逆行腔内血管成形术与常规顺行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接受常规顺行血管成形术的96例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112条患肢,其中27条顺行手术失败患肢接受经TDP或TPD动脉环逆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根据手术前踝-臂指数(ABI)、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后血流评分(TIMI评分)及足背或足底动脉搏动评分,评价比较顺行血管成形术治疗成功组(常规组,71例患者85条患肢)和经TDP或TPD动脉环逆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成功组(逆行组,20例患者22条患肢)术后肢体挽救率及靶血管通畅率。结果逆行组和常规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5.9%和74%(P>0.05),ABI分别由术前0.55±0.21和0.56±0.14改善为术后0.93±0.19和0.89±0.18(P>0.05);逆行组和常规组TIMI评分分别由术前0.1±0.5和0.8±0.8改善为术后2.5±0.6和1.8±0.8(P<0.000 1),逆行组患者远侧足部组织获得更好血流灌注。逆行组和常规组术后12、24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3.6%(14/22)、45.5%(10/22)和52.9%(45/85)、37.6%(32/85)(P>0.05)。术后24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评价显示逆行组和常规组肢体挽救率分别为95.5%和96.5%(P>0.05)。结论与常规顺行血管成形术相比,经TDP或TPD动脉环逆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可获得更好的即刻血流改善情况以及相似的ABI改善情况、一期通畅率及肢体挽救率,可作为顺行血管成形术失败后的有效替补治疗方法。
徐燕军赵俊功魏黎明朱悦琦鲁海涛张蓓蕾朱海云程永德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