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曼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家炳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教育
  • 5篇道德
  • 5篇社会
  • 3篇教师
  • 3篇公德
  • 2篇道德建设
  • 2篇职业道德
  • 2篇社会公德
  • 2篇社会问题
  • 2篇思想道德建设
  • 2篇农村
  • 2篇中学生
  • 2篇自我
  • 2篇现代社会
  • 2篇家庭
  • 2篇家庭道德
  • 1篇大跃进
  • 1篇大众教育
  • 1篇当代中学生
  • 1篇道德规范

机构

  • 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市委党校

作者

  • 18篇魏曼华
  • 1篇王成龙
  • 1篇郑新蓉
  • 1篇姚桓
  • 1篇陈少峰
  • 1篇高慧
  • 1篇佟彤

传媒

  • 2篇福建教育
  • 2篇中国教师
  • 2篇时事(高中版...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前线
  • 1篇教育评论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世界教育信息
  • 1篇时事(初中版...
  • 1篇教育学报
  • 1篇湖北招生考试
  • 1篇中小学德育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私立学校地位及其发展空间被引量:1
1998年
私立学校地位及其发展空间魏曼华私立学校作为一种学校教育形式,古已有之。从教育发展史来看,最初的学校只面向社会的统治阶层,更多集中于宫廷与王室,无论对于东西方而言,这时的学校都无所谓公立私立,只是一种贵族特权。作为面向宫廷王室之外范围更大些的教育机构,...
魏曼华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师范教育现代社会幼儿教育办学主体
教育内容城市化: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被引量:8
2004年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此意义上,中国教育的城市化历程也就是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程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取向的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制造了城乡之间的隔膜乃至对峙,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它让人们厌恶农村,离开农村。在“三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今天,在中央提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确有必要反思这种城市化取向的教育了!诸如它的精英论的出发立场,城市本位的课程与教材观,脱离农村实际的技能观,单纯强调科学知识的狭义知识观,遭人诟病的考试观……以上种种,正在有力地消解着鲜活的民间教育形式和本土知识在个体人生教育中的位置,于是,农村教育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远离了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和故事。而农村的孩子也就一直在困惑着,迷茫着……城市化取向的中国教育也许是必然的,但它是否就是惟一可取的形式呢?是否就是中国教育的全部内涵呢?农村教育的复杂性在于,我们既不能仅以“城市中心”的价值观规划农村教育,从而脱离了农村的实际;又不能视农村为现代化历程之外的孤岛而仅仅施以面向农村的教育,从而固化了城乡差距。到底应该怎样在城市化进程中为农村教育保持一份天地,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魏曼华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教育教育内容精英教育大众教育
“高考移民”问题研究之文献梳理
2010年
"高考移民"是我国高等教育升学考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从近年"高考移民"的情况看,虽然涉及的人数不多,但却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是关系到教育公平、社会公正的一个大问题,反映出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期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结构中的深层问题。"高考移民"的出现,有很深刻的社会原因。因此,应该把"高考移民"作为我国教育考试中的社会问题加以研究,即从社会问题的视域对高考移民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魏曼华高慧
关键词:高考移民社会问题教育公平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被引量:1
2004年
姚桓魏曼华刘玉瑛陈少峰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成长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问题
社会公德视域的中西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之比较被引量:9
1993年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社会公德与国民公德心缺乏问题之提出,与中国被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国门,被迫开放,迈向工业化、近代化同时开始。换言之,自中国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之日起,现代工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即被同时提出。作为工业文明的伦理道德观,社会公德应该而且必然是中国社会近代化历史过程中道德目标选择的基础,也必然成为先驱者们力图实现社会改造的热点之一。公德水准标明了社会工业化、近代化的水平,它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的表征。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中西某些传统道德价值做一简略分析,从中透析出人们社会公德之观念选择、行为选择的深层文化原因,为社会公德之高扬与公德的普遍养成清开路障,披沙捡金。
魏曼华
关键词:儒家伦理文化伦理道德观中西传统文化原因儒家伦理道德
专家点评:我看当代中学生的精神气质
2005年
“三太三无”问题应当说“部分”和“不同程度”地在中学生身上存在。像王昊、谢名艳、甘寿亮等同学认识到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追求吃穿等问题。马小皎、敖星星等同学提出的相应解决对策。这些看法都很有见解,充满了批判精神。
魏曼华
关键词:当代中学生点评同学精神气质
社会公德文化的历史沉思
1993年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社会改革,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在这一历史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作为社会核心价值的道德规范体系在调节社会生活,实现社会整合方面的传统权威发生了动摇,社会的道德生活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混乱,人们的行为亦出现了所谓的失范状态.其中,作为最初步最基本规范体系社会公德的缺失成为我国道德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魏曼华
关键词:道德规范体系社会核心价值公德心道德生活历史转型道德基石
贵州省威宁县“特岗计划”实施的经验、成效与问题被引量:5
2012年
威宁县是贵州省招聘特岗教师最多的县,其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特岗计划"实施经验主要是: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特岗计划";从政策上保障特岗教师工资及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在岗位晋升方面提供发展空间。主要成效是:教师来源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化;改善了师资学历、学科、年龄以及性别结构的不合理;缓解了教师总量不足,特别是山区学校教师长期短缺的状况,保障了"两基"达标,提高了教育质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级财政负担。主要建议为:加大特岗教师转编后的资金支持,延长转移支付期限,仅靠县级财政压力巨大;解决特岗教师住房困难问题,使之安居乐业;学前与高中学段纳入"特岗计划";逐步建立规范的特岗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培训。
魏曼华王长中
关键词:特岗教师
终生大事
2004年
在毕业之际,初三同学确实面临着人生的初次抉择。读过来稿,我首先看到城乡少年之间的巨大反差。李老师的发言很中肯:如何能让更多农村少年继续读书,是农村小康建设的新课题!
魏曼华
关键词:初三毕业生进取精神就业
贴标签与全面评价
1998年
魏曼华
关键词:自我评价儿童心理学自我认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