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美珠

作品数:25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肾病
  • 7篇病理
  • 6篇疗效
  • 5篇肾炎
  • 4篇IGA肾病
  • 3篇肾小球
  • 3篇细胞
  • 3篇疗效观察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狼疮
  • 3篇高糖
  • 3篇高糖环境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尿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乙肝病毒抗原
  • 2篇乙肝相关
  • 2篇乙肝相关性
  • 2篇乙肝相关性肾...

机构

  • 21篇福建省立医院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高美珠
  • 20篇吴家斌
  • 16篇洪富源
  • 11篇张丽
  • 10篇杨国凯
  • 7篇林苗
  • 7篇舒贵扬
  • 7篇魏立新
  • 6篇阮一平
  • 4篇刘卫华
  • 2篇刘卫华
  • 2篇王丽丽
  • 2篇魏立新
  • 1篇舒贵阳
  • 1篇严晓华
  • 1篇李健榕
  • 1篇汪洁
  • 1篇张丽
  • 1篇陈丽
  • 1篇张丽

传媒

  • 7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6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糖环境下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高糖培养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HMC)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HMC,分为对照组、高糖模型组、高糖模型+血管紧张素Ⅱ组。高糖模型组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葡萄糖,终浓度为30 mmol/L;高糖模型+血管紧张素Ⅱ组在高糖模型中加入血管紧张素至浓度为10^(-6) mol/mL。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结果 NF-κB、STAT3的表达量,高糖模型+血管紧张素Ⅱ组最高,高糖模型组高于对照组;高糖环境下,10^(-6) mol/mL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抑制了HMC增殖;细胞凋亡率,高糖模型组最高,对照组次之,高糖模型+血管紧张素Ⅱ组最低。结论高糖环境下血管紧张素Ⅱ会促使STAT3和NF-κB上调表达,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但在一定浓度时会抑制HMC的增殖。
高美珠张丽吴家斌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高糖
血清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检测在膜性肾病诊断的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receptor,PLA2R)抗体及肾组织PLA2R检测对膜性肾病(MN)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7例临床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MN(IMN)或继发性MN(S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PLA2R分布情况。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MN患者,PLA2R抗体水平明显高于SMN患者(P<0.05);肾组织PLA2R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SMN患者(P<0.05)。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24h尿蛋白定量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检测可用于MN,同时进行两指标检测可能提高MN诊断准确率并有助于IMN和SMN的鉴别诊断。
陈丽严晓华高美珠吴家斌魏立新
关键词:原发性膜性肾病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狼疮性肾炎患者48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应用泼尼松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应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腹泻、感染、白细胞降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45.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83%低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显著,优于环磷酰胺,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吴家斌张丽高美珠刘卫华林苗
关键词: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狼疮性肾炎
妊娠合并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转归
洪富源吴家斌杨国凯魏立新张丽高美珠舒贵扬
高糖环境通过激活P13K/Akt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向M2分化
2017年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诱导巨噬细胞向M2分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永生化巨噬细胞系Raw264.7至80%融合时,加入含4.25%葡萄糖浓度的无血清培养基,以甘露醇制备相同渗透压的培养基做为对照,培养4、8、12h后收集细胞蛋白。应用Western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M2表面标记CD206、Arg-1及P13K/Akt通路激活状况,应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抑制PI3K/Akt通路观察下游目标蛋白Arg-1的表达。结果体外高糖环境下Arg-1自8h起分泌较多,CD206在12h大量表达。高糖培养基培养Raw264.7至8h,PI3K/Akt通路显著激活。PI3K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抑制P13K/Akt通路的激活,随之Arg-1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体外高糖环境可通过激活P13K/Akt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向M2分化,且其作用与单纯高渗透压无关。
阮一平汪洁吴家斌洪富源高美珠
关键词:高糖P13K/AKT通路巨噬细胞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评估IgA肾病病情变化的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间的关系,探讨该比值评估原发性IgA肾病病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02例IgA肾病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并取得完整的随访资料,收集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一般资料和尿蛋白/尿肌酐比值(ACR)、24h尿蛋白定量(UTP)等临床生化指标,分析ACR与UTP的关系,并探讨该比值评估原发性IgA肾病病情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随着CKD分期的增加,患者血肌酐、尿酸、胱抑素C、ACR、UTP、平均动脉压(MAP)、钾、磷水平则越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血红蛋白则越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xford分类中S、E和T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例随访患者中有6例存在肾脏功能临床进展,所有患者ACR与UTP之间呈正相关(r=0.799,P=0.000)。ROC曲线分析,预测UTP值≥0.15g/24h、0.30g/24h和1.0g/24h的ACR判别值分别为125.15mg/g、154.44mg/g和760.31mg/g,相应的AUC值为0.84、0.84和0.90。CCA模型显示从尿蛋白入手,ACR相关系数为+0.7440,高于UTP相关系数+0.3224。经单变量分析ACR(OR5.57,95%CI0.80-421.80,P=0.032)和UTP(OR9.62,95%CI0.89-472.40,P=0.023)为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较24h尿蛋白定量更可靠地反映原发性IgA肾病病情变化,对临床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家斌洪富源杨国凯张丽刘卫华高美珠阮一平林苗
关键词:24H尿蛋白定量IGA肾病病情变化
Liddle综合征1例及国内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我国Liddl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其早期诊断,提高临床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例Liddle综合征及国内杂志发表文献共23篇,总共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男37例,女21例,比例为1.8:1,年龄14—71岁,平均(31.4±15.2)岁,首发症状,高血压39.7%(23/58),乏力、低钾临床表现8.6%(5/58),同时出现高血压、低血钾12.1%(7/58),无症状体检发现39.7%(23/58);发病年龄10~59岁,平均(22.3±10.4)岁,发病到确诊时间0~30年,平均(8.2±9.6)年;血压130~290/70~240mmHg,平均(收缩压195.96±39.66,舒张压123.67±29.1mmHg);合并脑卒中20.7%(12/58);10.3%(6/58)仅低钠饮食或补钾即维持正常血压和血钾,55.2%(32/58)低钠饮食、氨苯蝶啶及补钾后可控制血压和血钾,13.8%(8/58)通过低钠饮食、阿米洛利及补钾治疗,15.5%(9/58)患者需要加用其他降压药方能控制血压。结论Liddle综合征是一种可以得到很好治疗和控制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洪富源李健榕高美珠舒贵扬杨国凯吴家斌魏立新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
伴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病理表现与疗效分析
<正>目的:分析伴蛋白尿IgA肾病病理表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激素治疗有效和无效的两组伴蛋白尿IgA肾病患者36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纳入标准为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且尿蛋白1....
阮一平洪富源吴家斌林苗张丽刘卫华高美珠
文献传递
伴慢性扁桃体炎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
<正>目的:分析伴慢性扁桃体炎的Ig 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伴和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的两组IgA肾病患者60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纳入标准为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排除标准包括肾活检肾小球数量少于8个,继...
阮一平洪富源吴家斌林苗张丽刘卫华高美珠
文献传递
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保护性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比较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两组均以4w为1疗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PA、PAI-1的浓度变化。结果 (1)两组治疗前血清t-PA较健康组低,PAI-1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PA、PAI-1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好转,t-PA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AI-1浓度也均有所降低,但与健康组相比,差异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PA活性高于对照组,PAI-1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使用可以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其改善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t-PA水平、降低PAI-1水平有关。
吴家斌高美珠魏立新舒贵扬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T-PAPAI-1前列地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