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俊青

作品数:124 被引量:36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9篇正畸
  • 11篇下颌
  • 10篇支抗
  • 10篇矫治
  • 10篇骨细胞
  • 9篇神经嵴
  • 9篇口腔
  • 8篇种植体
  • 8篇纳米
  • 8篇安氏
  • 8篇成骨
  • 7篇上颌
  • 7篇锥形束CT
  • 7篇腭中缝
  • 7篇畸形
  • 7篇分化
  • 6篇蛋白
  • 6篇凋亡
  • 6篇牵张

机构

  • 11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苏州卫生职业...
  • 2篇镇江市第四人...
  • 2篇常州市口腔医...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第...
  • 1篇南京陆军指挥...
  • 1篇解放军第35...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宿迁市妇幼保...
  • 1篇奥塔哥大学
  • 1篇高邮市中医医...

作者

  • 124篇马俊青
  • 48篇王林
  • 20篇张卫兵
  • 13篇潘永初
  • 13篇张昊
  • 12篇倪洁丽
  • 12篇张阳
  • 11篇王震东
  • 8篇李琥
  • 7篇谷妍
  • 7篇陈文静
  • 6篇夏阳
  • 6篇严斌
  • 6篇黄优
  • 6篇李强
  • 5篇章非敏
  • 5篇江宏兵
  • 5篇赵春洋
  • 5篇王琰玲
  • 4篇倪媛媛

传媒

  • 25篇口腔医学
  • 22篇口腔生物医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2017全国...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第三届全国斑...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2篇第十次全国口...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18篇2016
  • 5篇2015
  • 16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低摩擦力口腔正畸弓丝及其制备方法
表面低摩擦力口腔正畸弓丝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方法制得:奥氏体不锈钢弓丝表面覆盖有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的纳米类金刚石涂层,工艺参数为:直流偏压60V,射频电源功率100w,依次通入反应气体C<Sub>2</S...
马俊青张昊王林张阳倪洁丽郭舒瑜
文献传递
大鼠髁状突发育和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髁状突形成和发育过程,以及凋亡相关因子(Fas)和一氧化氮(NO)凋亡途径在其发育中作用。方法收集胎鼠及幼鼠的颞下颌关节标本,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昔酞转移酶分析法(TUNEL)和Fa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检测髁状突发育特征。结果胚胎15.5d时髁状突和关节窝已基本出现,胚胎17.5d时髁状突出现完整的软骨细胞分层和软骨内成骨,胚胎19.5d时出现清晰的关节盘,各期均可见凋亡的软骨细胞,凋亡细胞在关节软骨表层细胞中所占比例高于深层细胞,Fas阳性细胞分布大致同凋亡细胞,而iNOS阳性细胞较少,主要分布在肥大层。结论髁状突的发育与软骨细胞凋亡密切相关,Fas和NO凋亡途径在其发育中均起到一定作用。
马俊青黄优张卫兵潘永初王林
关键词:髁状突发育凋亡FAS一氧化氮
江苏地区正畸患者Bolton指数不调原因调查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我国江苏地区正畸患者中导致Bolton指数不调的几种常见原因。方法收集江苏省三个地区的正畸患者共1672人,分析其中先天缺牙、多生牙、过大牙、过小牙、融合牙、双生牙、釉质发育不良以及单纯Bolton指数不调等因素的比重。结果全牙Bolton指数不调者占总数的22.61%;单纯Bolton指数不调所占比例最多,先天缺牙者其次,过大牙、双生牙、釉质发育不良等较少。结论Bolton指数不调在正畸患者中有相当的比例,对于不同原因所致不调应对症治疗。
张春利马俊青潘永初吴国华黄优
关键词:正畸先天缺牙
安氏Ⅰ类拔牙正畸治疗牙槽嵴高度变化的CBCT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比较成人和青少年安氏Ⅰ类正畸患者经减数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槽嵴高度,探究减数治疗对成人及青少年安氏Ⅰ类患者牙槽骨高度的影响及差异。方法研究纳入成人和青少年安氏Ⅰ类拔牙正畸患者共40例(成人20例,青少年20例),均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通过术前及术后CBCT分别对青少年及成人患者的20颗牙颊、舌侧牙槽嵴高度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在测量的3200个根面中,成人在正畸治疗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降低明显;成人矫治前有210个根面骨开裂,拔牙矫治术后为477个,青少年矫治前骨开裂有14个,拔牙矫治术后为40个。结论正畸拔牙矫治将导致成年患者牙弓前部牙槽骨高度降低,而青少年组拔牙矫治前后各区段牙槽骨高度未见明显变化。
刘玮玮马俊青
关键词:拔牙矫治牙槽嵴高度锥形束CT
小型支抗种植体
2005年
支抗是长期困扰正畸治疗的难题之一。本文对各种小型支抗种植体的应用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马俊青王林
关键词:支抗种植体正畸治疗骨界面
Rap1b在斑马鱼神经嵴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研究Rap1b 与斑马鱼颅面部发育的关系.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取由神经嵴发育而来的颅面部组织做实时定量PCR,观察不同时期Rap1b 的mRNA 表达情况.再通过Rap1b整体原位杂交观察其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
倪洁丽于蕾马俊青陈文静
关键词:斑马鱼神经嵴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三维形态结构的比较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采用三维影像技术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7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下颌平面角高角30例,均角58例,低角29例),拍摄锥形束CT,采用Mimics 10.0软件重建影像,测量并比较髁突的位置和形态、关节窝形态以及关节间隙等14个项目.结果 相对于均角和高角患者,低角患者髁突相对于颅底更偏后下[低角、均角和高角患者髁突与S点的垂直向距离分别为(20.67±1.99)、(20.56±1.85)、(20.29±2.00) mm;髁突与S点的近远中向距离分别为(9.15±1.61)、(8.45±1.41)、(8.49±1.32) mm],关节窝较深[深度分别为(7.83±1.06)、(7.58±0.82)、(7.30±1.00) mm],关节结节后斜面较陡[斜度分别为(28.91±3.94)°、(27.05±3.68)°和(27.19±3.84)°],髁突更前倾[角度分别为(69.16±4.48)°、(66.68±5.02)°和(66.22±6.57)°],髁突更短[高度分别为(17.50±2.84)、(18.11±2.60)和(18.87±2.01)mm]且更粗[长轴长度分别为(19.43±2.04)、(19.17±1.84)和(18.54±2.14) mm],髁突在关节窝中后位的比例较大(分别为26%、4%和0%).结论 不同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关节窝形态以及髁突形态、位置均有一定差异,临床分析关节结构和功能时应关注这种差异性.
车蓓张昊钱才梅张阳王林马俊青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扩张早期大鼠腭中缝细胞凋亡现象的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大鼠腭中缝在扩张力作用早期的细胞凋亡现象,探讨细胞凋亡在腭中缝骨改建启动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用4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5只,随机分成对照0、12、d组和实验加力1、2 d组,每组各5只。用两眼簧扩弓器施加扩张力(约50 g/0.49 N)于实验加力组大鼠的腭中缝。于加力后1 d、2 d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腭中缝组织形态学的改变,TUNEL法观察腭中缝组织中凋亡细胞的变化。结果加力1 d后腭中缝组织明显扩宽,腭中缝边缘的骨细胞凋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加力2 d后腭中缝边缘细胞大量增殖,凋亡骨细胞数有所减少,但仍多于对照组。结论细胞凋亡在扩张腭中缝组织改建的启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巫云霞王林张卫兵马俊青吴蓉宁张文健
关键词:细胞凋亡腭中缝扩张力骨改建
口腔正畸弓丝表面盐浴氮碳共渗改性方法
口腔正畸弓丝表面盐浴氮碳共渗改性方法,方法步骤为:弓丝表面预处理:依次在乙醇、丙酮、蒸馏水中进行超声清洗10min,去除油渍;将预处理后的弓丝采用奥氏体不锈钢专用渗剂进行盐浴氮碳共渗,盐浴温度565℃,处理时间10~30...
马俊青王林张昊倪洁丽郭舒瑜
文献传递
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进行鼻-齿槽塑形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观察鼻-齿槽塑形治疗(presurgical nasal-alveolar molding,PNAM)对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出生10天~3个月的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进行鼻-齿槽的整形,测量治疗前后的双侧上唇裂隙宽度、前鼻突到唇裂距离、鼻小柱长度及唇裂交角,并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3~4个月的PNAM治疗后,双侧上唇裂隙宽度、前鼻突到唇裂距离明显减小,鼻小柱长度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唇裂交角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鼻外形左右基本对称,鼻翼外形恢复不明显,鼻小柱位于面部正中位置。结论 PNAM塑形治疗能有效减少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的上唇裂隙宽度,压低前鼻突,伸长鼻小柱,改善鼻外观,降低手术难度。
顾启慧王宇婷侯伟韶青华厉丹丹马俊青王震东
关键词:新生儿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