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松

作品数:38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手术
  • 13篇颅内
  • 11篇动脉瘤
  • 9篇手术治疗
  • 8篇颅内动脉
  • 8篇颅内动脉瘤
  • 7篇肿瘤
  • 7篇显微手术
  • 6篇外科
  • 6篇显微手术治疗
  • 5篇血管
  • 5篇血管内治疗
  • 5篇外科手术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瘤
  • 4篇弹簧圈
  • 4篇显微外科
  • 4篇显微外科手术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机构

  • 38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38篇韩松
  • 23篇梁国标
  • 20篇魏学忠
  • 13篇袁冠前
  • 11篇冯思哲
  • 10篇吕博川
  • 9篇李志清
  • 9篇熊剑
  • 6篇林军
  • 6篇于春泳
  • 5篇高丹丹
  • 5篇董韬
  • 5篇薛洪利
  • 4篇潘冬生
  • 4篇连正华
  • 4篇关靖宇
  • 3篇梁勇
  • 3篇董连生
  • 3篇唐新华
  • 3篇曹鹏

传媒

  • 6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沈阳部队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首届中国中青...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种快速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
韩松冯思哲
颅内硬膜下及深部电极置入98例分析
2013年
癫外科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定位致灶[1]。目前,主要是通过症状学分析、影像学、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脑磁图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技术进行致灶定位。其中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定位方法。
韩松袁冠前吕博川高丹丹梁国标
关键词:并发症
颅内电极埋置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评估原发性癫痫患者电极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种类。方法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2009年到2010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原发性癫痫患者行颅内皮层电极及深部电极置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出现主要并发症为脑脊...
韩松袁冠前吕博川
关键词:癫痫颅内电极并发症
文献传递
深部电极对不典型颞叶内侧型癫痫的定位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深部电极在定位、定侧困难的颞叶内侧型癫痫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16例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怀疑为颞叶内侧型癫痫,但症状学、脑电图、影像等3项检查中有1项或2项不符合典型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改变,或双侧颞部棘波定侧困难者。...
袁冠前韩松吕博川梁国标
文献传递
血管内治疗老年动脉瘤降低致残率的随访分析
2002年
目的探讨老年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要点及降低致残率效果。方法对34例老年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采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2例巨大动脉瘤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成功栓塞34例36个动脉瘤,32例痊愈,1例需人照顾,1例重残,明显降低致残率。栓塞程度:100%栓塞28个(包括载瘤动脉闭塞者),95%栓塞3个,90%栓塞3个,80%栓塞2个。结论老年动脉瘤患者常合并心、肺、肾等其他器官疾病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并发症,脑血管硬化、迂曲明显,但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明显降低患者残疾程度。
梁国标魏学忠李智勇杜鹏韩松唐新华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致残率脑动脉瘤
前颅窝底-鼻腔沟通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前颅窝底-鼻腔沟通瘤的一期显微手术切除、颅底重建及手术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23例前颅窝底-鼻腔沟通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一期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2例术后发生皮下感染,经头皮下置管引流+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痊愈。23例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至3年,症状均明显改善;2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前颅窝底-鼻腔沟通瘤可一期切除并同时修复颅底;颅底的重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处理,硬脑膜的不透水缝合是防治术后颅内感染的关键。
冯思哲韩松董连生梁国标许在华梁勇袁冠前魏学忠
关键词:显微手术颅底重建
MGB双荧光探针检测IDH1基因突变
2017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MGB双荧光探针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与直接测序方法的一致性。方法构建携带IDH1基因的野生型(R132)和突变型(H132)质粒,并使用质粒优化MGB双荧光探针检测。使用预先已知不同比例的IDH1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作为检测模版,确定IDH1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针对56例胶质瘤病人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基因组DNA,分别使用直接测序法和MGB双荧光探针检测法,鉴定比较IDH1基因突变类型。结果使用MGB双荧光探针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IDH1基因突变。直接测序检出突变阳性率为26.79%,MGB双荧光探针法检出突变阳性率为30.36%。Kappa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P<0.001,K=0.956)。结论 MGB双荧光探针法检测胶质瘤基因组DNA中IDH1基因突变灵敏可靠,操作方便快捷,适合于临床快速分子诊断分析。
韩松陆宇董韬于春泳李晓明曹鹏潘冬生冯思哲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基因突变
神经外科患者癫痫反复发作处理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出现癫痫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6月收治的9例癫痫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加重的原因、发作特点及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9例患者中3例合并胶质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软化灶;7例有癫痫病史,2例既往无癫痫病史;7例为额叶癫痫,2例颞叶癫痫。癫痫发作加重的原因:减药3例,新诊断的脑肿瘤2例,手术f颅内电极置入术11例,原因不明3例。癫痫发作类型包括部分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发作频率从间隔3min至间隔数小时发作一次。患者经给予多种抗癫痫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包括口服与注射给药,癫痫得到控制.其中添加左乙拉西坦口服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出现癫痫反复发作多呈药物难治性,发作不易控制,其处理应使用对部分性癫痫发作有较好疗效的多种抗癫痫药物联合用药,剂量应高于常规初始剂量,包括静脉注射及肌注给药,以尽快控制癫痫发作。左乙拉西坦因口服吸收快、起效迅速及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对癫痫反复发作有较好的疗效。
袁冠前高丹丹林军韩松吕博川梁国标魏学忠
关键词:癫痫反复发作
丙泊酚颈内动脉注射行Wada试验1例
2011年
男,37岁;因间歇性意识丧失、抽搐发作8年于2010年3月入院。病人发作前有先兆,可听到"嗡嗡"声,抽搐持续1~2 min。神经心理测试:右利手;临床记忆量表:记忆商71;瑞文标准推理测验(CRT):智商73。头部MRI示:左侧颞叶前部、外侧裂区呈不规则流空信号影。
袁冠前吕博川韩松薛洪利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WADA试验丙泊酚
丙泊酚代替异戊巴比妥颈动脉注射行Wada试验研究
目的 Wada试验在国外是神经外科手术特别是癫痫外科的一项常规检查,用以判断语言与记忆的优势侧,从而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和预测手术后的影响,但国内因为没有异戊巴比妥,使Wada试验长期以来不能在临床开展。我们用丙泊酚代替异...
袁冠前韩松吕博川梁国标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