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学忠

作品数:238 被引量:812H指数:15
供职机构: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9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4篇手术
  • 52篇颅内
  • 50篇手术治疗
  • 47篇外科
  • 45篇血管
  • 37篇动脉瘤
  • 35篇肿瘤
  • 35篇显微手术
  • 29篇显微手术治疗
  • 28篇动脉
  • 28篇外科手术
  • 28篇显微外科
  • 25篇入路
  • 23篇颅内动脉
  • 21篇静脉
  • 20篇动静脉
  • 20篇脑血
  • 20篇畸形
  • 17篇动静脉畸形
  • 17篇细胞

机构

  • 223篇沈阳军区总医...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9篇六安市第二人...
  • 5篇解放军第41...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安徽省六安市...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38篇魏学忠
  • 85篇薛洪利
  • 79篇梁国标
  • 46篇于春泳
  • 41篇李志清
  • 32篇宋振全
  • 28篇冯思哲
  • 27篇许在华
  • 27篇熊剑
  • 25篇李智勇
  • 22篇孔令权
  • 20篇赵明光
  • 19篇梁勇
  • 19篇韩松
  • 18篇唐新华
  • 16篇高旭
  • 14篇林军
  • 12篇潘冬生
  • 12篇杜鹏
  • 11篇吕博川

传媒

  • 39篇沈阳部队医药
  • 19篇中华神经外科...
  • 16篇中国临床神经...
  • 16篇中国临床康复
  • 13篇中国微侵袭神...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局解手术学杂...
  • 4篇首届中国中青...
  • 4篇中国医师协会...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现代康复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14篇2011
  • 2篇2010
  • 13篇2009
  • 13篇2008
  • 22篇2007
  • 15篇2006
  • 22篇2005
  • 28篇2004
  • 11篇2003
  • 15篇2002
  • 14篇2001
  • 7篇2000
  • 8篇1999
  • 8篇1998
2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Ⅰ期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对12例胸椎结核患者行术前、术后常规抗痨治疗,Ⅰ期行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5岁,平均病程15个月。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植骨融合、局部后凸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病灶清除彻底,植骨融合良好。手术时间120~210min,平均170min;术中出血量200~1000ml,平均510ml。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28.7±9.2)°,术后平均(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无内固定并发症,无后凸矫正丢失,无结核复发。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恢复为E级。结论:单纯Ⅰ期后路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后凸畸形矫正明显、融合率高等优点。
丁少成曹家俊魏学忠周本学王凤民
关键词:病灶清除外科手术
枕下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为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提供基本的解剖标志和重要的解剖参数,以利于术中保护重要结构。方法选用颅骨干性标本15例及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0例(40侧)进行湿微解剖测量。结果枕骨髁为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枕骨髁长径,左侧24.47±3.32(18.19~30.30)mm,右侧25.16±2.39(20.66—29.02)mm。枕骨大孔后缘中点至枕骨髁后缘距离,左侧27.66±2.45(23.00~31.48)mm,右侧26.27±1.83(23.68—29.64)mm。枕骨下三角为显露椎动脉的重要标志,枕骨下三角由三条肌肉形成,即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枕骨下三角内有椎动脉及肌支、椎静脉丛和第一颈神经。测量寰椎横突孔外缘至椎动脉入颅处距离,左侧16.87±2.08(12.64~20.1)mm,右侧16.79±1.90(12.44~20.22)mm。结论以上测量指标为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参考。
熊剑章翔周晓平纪荣明岳志健魏学忠
关键词:枕骨髁远外侧入路显微解剖椎动脉
立体定向手术对阿片类药物依赖病人近期智力水平的影响(附24例分析)
2007年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手术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智力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2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阿片类药物依赖病人,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瑞文测验-联合型图册法检测其智力水平,统选知觉辨别、类同比较、比较推理、系列关系、抽象推理五单元分别施测,比较手术前、后智力变化。结果手术前智商(IQ)均数为79.46,术后近期IQ均数为85.92,术后IQ平均提高6.46。多数病人智力水平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核心智力近期无不良影响,手术治疗成瘾性脑病不会损害病人智力。
吕博川李智勇杜鹏魏学忠薛洪利
关键词:阿片相关性障碍放射外科手术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65例报告)被引量:34
2001年
目的 提高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报告 6 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肿瘤全切除率为93 8% ,手术死亡率为 3 1%。术中一侧或双侧嗅神经的保留率为 86 %。仔细辩认和分离垂体柄 ,防止损伤后发生尿崩症 ,垂体柄的保存率达 95 4%。术中颈内动脉或其它血管破裂出血 ,可行显微缝合。大多数病人术后视力得到满意的恢复。结论 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 ,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
魏学忠刘波李智勇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病例报告
129例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正>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29例(占同期动脉瘤手术治疗的14.5%)共138个动脉瘤(单发125例,多发4例)手术病例,对于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案制定以及术中处理技巧等...
林军魏学忠梁国标薛洪利梁勇许在华李志清高旭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手术方案
文献传递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慢性进行性舞蹈病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初探
2002年
李智勇梁国标魏学忠杜鹏
关键词:立体定向手术运动功能恢复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磁共振波谱分析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在诊断海马硬化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通过对23例颞叶癫痫病人的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FLAIR)序列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诊断海马硬化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23例颞叶癫痫病人,术中皮层电极及深部电极、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外侧型癫痫6例,海马硬化型17例,分析其术前磁共振T1、T2、FLAIR序列、MRS检查结果。结果6例颞叶外侧型癫痫海马区T1、T2、FLAIR序列、MRS检查均无异常,17例海马硬化型中6例T1、T2显示异常,7例FLAIR序列高信号,16例MRS显示氮-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ntate,NAA)峰明显下降,其中1例显示双侧NAA峰下降。结论MRS可在MRI出现改变之前发现海马硬化,其诊断海马硬化灵敏且特异性高,FLAIR序列优于T2加权相,MRS与FLAIR序列是海马硬化术前诊断一个可靠的方法。
袁冠前魏学忠王英才李秀梅杨本强
关键词:颞叶癫痫海马硬化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高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脑血管造影临床体会被引量:4
2008年
于春泳梁国标薛洪利李志清魏学忠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高龄
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为获取较纯净的人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cAVM)血管内皮细胞,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Tie受体及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cAVM病变进展中的作用,为cAVM的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完整cAVM新鲜标本18例(SpetzlerⅡ~Ⅲ级),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者10例、癫痫4例、头痛3例、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组织块贴壁法对cAVM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内皮细胞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VEGF,Tie1,Tie2,Ang1,Ang2阳性表达。结果:相差显微镜下,培养的活细胞具有单层“卵石样”排列的典型特征,FⅧ-RA免疫阳性表达率超过95%,证实为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中VEGF,Tie2和Ang2表达显著,而Tie1及Ang1的表达较弱。结论:cAVM内皮细胞可以获取和培养繁殖,可供研究血管新生和脑血管畸形发病机制的体外模型;VEGF,Tie受体及Ang1和Ang2可能与cAVM的形成、扩展和破裂出血有关。
赵明光高永中浦佩玉魏学忠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内皮生长因子
半月节后根甘油阻滞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甘油注射阻滞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方法 在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致三叉神经痛模型基础上,经颞下窝入路显露三叉神经半月节,实验组行半月节后根甘油注射阻滞术,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电镜改变和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 甘油注射组神经纤维轴索变性萎缩,神经传导功能明显下降,10周后神经轴索再生。结论 甘油注射阻滞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能是通过破坏粗的有髓神经纤维而发挥阻滞作用,这种破坏作用是可逆的。
徐伦山魏学忠章翔邹咏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甘油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